APP下载

记叙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策略

2020-10-20周宏雁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记叙文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语文记叙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指出明确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是进行“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前提;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是实施“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抓手;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是实施“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关键;珍视学生的阅读个性,是实施“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保证。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记叙文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9-0058-03

阅读是初中生获取知识、了解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记叙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根据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以记叙文为教学对象,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记叙文是初中生最为喜闻乐见的文体,教师可把它作为群文阅读的对象,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记叙文是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叙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初中以后的记叙文存在一定的复杂性,通过人、事、景的生动描写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学色彩强的记叙文还以散文、小说等形式出现。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不是按照文体进行编排,而是以单元主题编排。如果初中语文教师在把握阅读材料文体特性的同时做好单元群文整合,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同一主题的课文的多样性,无疑会启发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事半功倍。下面笔者对初中语文记叙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教学要点进行论述。

一、明确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是进行“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前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主题”选编课文的。这样的编排方式以“主题”为贯穿单元的主线,使课内精读、课内自读和课外阅读成为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语文教材在拓展知识面、培养阅读能力和陶冶情趣等方面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整合主题单元的多篇阅读材料,根据主线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孤立地分析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方式,应把单元中的各篇文章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整合教学。比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由6篇写亲情的文章组成,包括《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它们的文体特征,即这几篇课文都是记事或写人的记叙文,前4篇是现代文,包括散文和散文诗;后两篇是文言文。这6篇文章的中心主题是“亲情”,它们可以通过文体的重组、主题的重组、人物形象特点的重组、表达方式的重组等整合在一起。上课时,一节课一个主题地进行探讨,小到字词赏析、遣词造句,大到人物形象分析、思想主题探讨,还可以通过比较异同点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更深内涵的思想内容。教师要重点讲授记叙文记事的方法,这是把本单元写作训练的要点融合到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这些常见的记叙文表达方式散落在课文里。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文体特征,做好群文阅读,再进行反复多次的整合教学,学生自然会获得相关的积累,习得具体的阅读方法,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而对于文学性强的记叙文,如小说、戏剧等,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就更为便利。例如,要进行古典小说的教学,教师可以选取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刘姥姥进大观園》以及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进行专题整合,按照时代背景的不同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对某一朝代或某类专题作品进行深入研读。教师还可以对某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整合教学,例如教学《朝花夕拾》时,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纵向阅读书中的《狗·猫·鼠》《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鲁迅先生及其作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立体丰富的认知。

初中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课标和教材,立足于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改变以往“单篇教授”的教学形式,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整合,凸显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和各单元主题,提高阅读效率,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是实施“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抓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阅读中的“学”“思”结合需要教师的引导。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整合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归纳记叙文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获得阅读乐趣。

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具体的阅读方法,授之以“鱼”,让他们尝到甜头,比如赏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言行外貌的描写或通过发生的事件,发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另一方面,教师更应该授学生以“渔”,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体悟,例如分析《孔乙己》中的外貌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引导学生从中看出孔乙己身材高大、有劳动能力,但脸色青白说明他经常挨饿、营养不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经常挨打……再引导学生深思为什么有文化的孔乙己会如此落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是实施“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关键

对学生来说,记叙文群文阅读犹如一个关卡众多的通关游戏。教师可为学生布置每一关卡的具体任务,让学生一步步过关。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让学生完成的任务。

(一)圈点勾画批注

圈点勾画批注依循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先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再到重点语句的理解,最后到全篇内容的把握,可从记叙要素、表达方式、作品内容、段落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写出心得体会,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

单元整合学习接近尾声,学生利用自习时间,自主阅读课文,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

“群文阅读记录表”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自主阅读,记录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教师可以根据此表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并给予合理的阅读建议。学生通过填写阅读记录表,还可以培养自己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画知识树

学生可通过画单元知识树的方式完成对整个单元的回顾和阅读概览。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知识树的树干为“家国情怀”,树叶为单元里的几篇文章,果实则是每篇文章表现的主题。描述单元知识树,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再一次整理和总结本单元的群文在记叙文文体上的具体特征。学生通过这个做法可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四)教会阅读

学生在完成记叙文的群文阅读后,从中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一篇,以一名同学为对象,对其讲述自己的阅读收获。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教授他人,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再一次回顾群文阅读,强化对文本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采用“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的操作方式:

1.“主题回顾”。回顾课文,提炼单元的主题,并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呈现出来,这样做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阅读概览”。在回顾课文的基础上,借助“阅读记录表”,把阅读延伸到课外,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

3.“片段分享”。选取某个片段分享阅读心得,营造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在分享中,学生的感悟不管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自己的独特感悟,而同学的共鸣、教师的肯定则会让学生颇有成就感。

四、珍视学生的阅读个性,是实施“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保证

在记叙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探索中,教师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心态:课时有限,但急于扩大阅读面,忽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往往在学生对一篇文章还未完全读懂的情况下,教师又接着让学生读新的一篇,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对读过的文章进行“深思”和“反刍”,从而失去了最佳的自我提升机会。

比如,笔者教学《木兰诗》后,就有学生质疑:“木兰从军这么多年,与士兵朝夕相处,那么多士兵中就没有人看出她是女子吗?”“‘可汗是少数民族人民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汉族人民对君王的称呼,诗中木兰从军时是应‘可汗之征,归来时却受‘天子之赏,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学生提出问题的背后,说明是有着个人的思考。如果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和深入讨论,定会激起很多学生的探究兴趣。无奈,当时笔者为了完成完整的教学,担心课堂过于开放难以收拢,以直接给予答案的方式匆忙结束了这一课。虽然学生对答案较为满意,但是给学生深入阅读的契机还是失去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记叙文阅读障碍更多地反映在对文本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的理解上。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比较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产生一些感受和体会,同时,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相比小学生也更为大胆自如,教师作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学生阅读成果的聆听者,应该放开手,信任学生,多关注和珍视学生的多元理解,尊重他们的阅读体会,而不是一味地将课文讲深、讲透。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单篇独学的陈旧模式,借助教材单元主题的编选优势,大胆整合,让群文阅读成为学生扩大视野和发展素养的有效載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珍贵的课堂时段内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与群文的相遇和碰撞中,具体任务是其阅读通关的动力,自我感悟是其获得自尊自信的阶梯,语文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阅读体验,鼓励他们多思考、讨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他们进行自主阅读,获得心灵成长和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崔照斌,于巧言.浅谈有效精选群文阅读记叙文的策略与研究[J].新课程(中),2016

[2]王林.跨越一本教材的语文教学——谈班级读书会的组织与开展[J].小学语文教学,2006(1)

[3]黄兰.初中语文如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J].语文天地,2016(20)

[4]黄凤萍,王顺德.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下),2017(2)

作者简介:周宏雁,女,仫佬族,广西罗城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南宁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