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2020-10-20韦孟华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命素养能力

【摘要】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及教育信息化2.0背景,以教学《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为例,论述以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提出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优势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组织、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信息化2.0 混合式教学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9-0028-04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大提高与大转变。

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理论、人文主义学习理论等,其中混合式教学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很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得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结合起來,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教学的变革,使混合式教学优势明显。本文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建构主义理论,以教学《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为例,探索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实施路径。

一、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混合式教学现实意义

(一)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发展目标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是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强有力支持。同时,实施混合式教学能够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

(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学科与人的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通过本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培养学生四方面的关键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科语言,层次清楚、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的能力。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

(三)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随着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中,传统的“黑板+粉笔+PPT”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当前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授者、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仅要把精力放在传授知识上,也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的方法上,为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创设情景,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根据认知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化发展,培养创新型教师。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的今天,探索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推动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策略

为有效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课题组以教育信息化2.0理念和技术作为研究技术路线,围绕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开展混合式教学研究,力求达成以下三个研究目标:一是探索适合本城区初中生实际的,混合式教学基本途径、方法及评价指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指标等,形成混合式教学的策略(教学原则、方法、手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等)。二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素养,使学生在四方面关键能力得到提升。三是推动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知识传授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学会运用先进教学理论与信息化技术指导教学实践,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教师。

通过三年反复探索,课题组成员总结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实施“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环节、七步骤”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环节一:课前“一至二步骤”

1.教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提出自主学习的问题/任务

技术与手段: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清单或学习支架、评价指标。

2.探究问题(主要能力培养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自主阅读课文——初步认识。

(2)个人/分组收集、分析资料——深入分析。

技术与手段:网络、书籍、采访、问卷调查、学法指导等。

(3)小组归纳、概况、总结——初步结论。

技术与手段:PPT演示文稿、微课,或微视频、思维导图工具、问卷星、QQ直播等。

(二)环节二:课中(一课时)“三至六步骤”

1.聚焦主题,揭示矛盾(课堂导入)

技术与手段:PPT演示文稿、微课或微视频等。

2.解决矛盾,深入分析(核心)

主要能力培养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科语言、层次清楚、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的能力。

技术与手段:问卷星、希沃白板5、班级优化大师、学生评价表等。

(1)个人/小组学习成果分享交流。

(2)评价:自评、他评(提问、质疑、评价)、师评。

(3)突破重难点、疑惑点。

技术与手段:微视频、微课、案例、讨论等。

3.形成观点

主要能力培养点: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技术与手段:PPT演示文稿、希沃白板5、思维导图工具等。

(1)学生小结。

(2)教师点评补充。

(3)检测反馈。

能力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与手段:问卷星、希沃白板5、希沃手机助手、班级优化大师等。

(三)环节三:課后“七步骤”

能力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与手段:问卷星、班级优化大师、微信、QQ、学习APP等。

1.知识点的巩固;

2.实践、体验。

(四)《生命可以永恒吗》课例

1.解读理念

围绕主题“生命可以永恒吗”,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教与学的过程,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产生偏差。如果学生的思维矛盾、困惑得不到及时疏导,将在一定程度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3.内容目标

(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2)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4.教材解读

(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2)能力目标: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

(4)教学资源:调查问卷、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学习成果。

(5)教学重、难点: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5.解读方法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做好相关理论知识的储备和积累;为学生提供学习清单、学习支架、学法指导及支持学习的各种工具;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美观、实用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学习任务、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清单进行学习。

(2)教学、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分享。

(3)教学手段:希沃白板5。

6.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师出示“有关初中生对生命认识的调查问卷”数据;指出数据反映的问题,导入课题;聚焦主题,揭示矛盾。

教学目标:培养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

(2)教学环节1

A.师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分享交流;

B.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汇报成果,适当补讲或开展教师预设活动;

C.展示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

D.邀请其他小组提问;

E.其他小组倾听、质疑、提问;

F.参与教师预设活动。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的特性,感悟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解生命接续的内涵。

(3)教学环节2

师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小组汇报的学习成果(PPT演示文稿)。

生自评、互评小组汇报的学习成果(PPT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基于自身生命价值观对他人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4)教学环节3

师播放视频《80后王越笑对死亡与亲友生前告别》,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问学生,总结归纳。

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5)课堂小结: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建构本课知识框架。

(6)课后巩固练习

师出示检测题,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分析答案内容。

生完成检测题,相互交流得出答案;小组代表讲解题目。

(7)课后作业:制作家族图谱。

(8)板书设计

生命可以永恒吗

一、生命有时尽    二、生命有接续

1.生命的特征;    1.个体生命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

2.正确看待死亡。  2.个体生命在人类生命接续中中担当使命;

3.人类生命的解读包括精神文明的传承。

三、成效与建议

(一)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生命可以永恒吗》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App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课前,教师运用问卷星进行学情调查;利用QQ群发布学习支架、导学案、搜索方法、评价表;利用“腾讯会议”或“Q群直播”进行在线答疑。学生在“腾讯会议”或“Q群直播”和教师进行线上互动交流,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教师将课件、微课的简单制作方法教会学生,学生相互协作将学习成果制作PPT并录制微课,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动手能力均得到提高。

课中,教师借助希沃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等平台以拍照上传笔记、随机点名回答问题,或抽查背诵等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在讲授完新课内容之后,留出时间讲评上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先是通过教师制订的作业评价反馈表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小结点评,然后将录制好的作业讲评微课发送给学生,提高作业讲评的效率。

课后,教师利用问卷星设置选择题作业,并生成问卷链接及二维码,学生进入班级Q群扫码或点击链接即可填写提交。教师利用QQ群的作业布置功能,将主观题作业发送给学生(并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发送给家长),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生手写完成作业后,可拍图或录制作业书写过程视频,通过微信群、QQ群、班级优化大师等多种形式提交作业。

(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得到提升

在《生命可以永恒吗》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课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清单,对“生命的特征”进行合作探究:通过阅读课本,查找生命具有哪些特征;采用查詢网络、查找书籍、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加以说明;结合收集的信息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体会。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学会独立搜集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分析总结提炼观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课中,教师设置学习成果分享、评价环节,要求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及自评,其他小组对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以自己收集的资料阐述生命的具体特征,其他学生在倾听过程中进行信息整合,相互借鉴、分析判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大胆质疑。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能提出问题、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还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点燃思维的火花,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评与互评环节中,学生积极表现、大胆发言,能运用学科语言,层次清楚、逻辑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展示自我风采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拓展学习空间,将学生的视角引入最熟悉的家庭生活中,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尝试制作家族图谱。思维导图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教师在延伸课本知识的同时,再次让学生应用思维导图,以加深对“生命有接续”的理解,通过观察与分析自己的家族状况绘制图谱,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激生命的情怀,又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他们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学习兴趣浓厚,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同时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和实践体验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升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科语言,层次清楚、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的能力等关键能力。

(三)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转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和解惑者。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科知识,更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反思与建议

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反思:一是在合作学习上,内宿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制作微课等,而外宿生由于家庭居住点较为分散,学生合作学习较困难,个别组的合作学习成果仅由一个人制作完成;二是学生制作课件和微课的水平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加强指导;三是合作学习需要一定时间,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课程比较繁重,如何协调好合作学习时间,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应从七年级开始,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到了八年级,学生就可以熟练应用各项技能,节省时间。学校应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坚持每周上一节课;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获取、处理、表达信息的方法,教会学生制作课件、微课、微视频等。学校还要在课余时间开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方便学生查询资料,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创造条件。

注: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17B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韦孟华(1966— ),壮族,广西上林人,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法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以思维为前提的有效教育研究。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生命素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