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员工安全心理影响因素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

2020-10-20南京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0

煤气与热力 2020年9期
关键词:燃气个体矩阵

蒋 云(南京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0)

1 概述

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决定整个燃气供应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燃气企业的一线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安全管理,对于保障燃气公司安全运行和用户稳定供气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人的活动违反客观规律是大多数事故的发生的主导因素。Larsson等人[1]通过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习惯研究分析,认为建筑工人心理气候与其安全行为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个体的行为模式受个体心理所支配。

截至目前,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对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12]。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个体的认知能力、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力、传记特征、企业生产任务性质及组织特征等方面,他们侧重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层次分析法、心理测量表法等建立心理安全水平测量体系,而且多数研究针对矿山、建筑等。田云祥等人[2]对城镇燃气风险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了分析,但缺乏有效的统计,仅停留在行为表现层面,对个体的心理因素触发机制未进行深入探讨。目前对燃气行业一线人员的安全心理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个体安全心理的重要度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鉴于此,本文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专家咨询和现场调查,对现有的心理安全水平影响因素进行提炼和补充,然后集成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构建燃气企业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研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及其对个体安全心理水平的影响程度。通过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得出各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关系,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度,为燃气企业防范一线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2 一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统计分析

在燃气企业运营过程中,各级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均会对企业稳定运行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尤以生产一线员工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主要表现在燃气输送、设备维护、保养及检修等操作环节中。以南京A城市燃气公司2017—2019年一线员工(抢维修工、加气站加气工和运行工、工程管理员、巡线工、通气点火工、厂站操作工等)行为观察统计结果为数据分析源,从劳动防护用品不正确穿戴等10个方面进行统计,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南京A城市燃气公司2017—2019年一线员工不安全行为统计

从上述统计结果来看,劳动防护用品不正确穿戴、工具及材料等物件存放不当、安全消防等设施维护保养不当、有防爆区禁止的行为及工作不在状态属于员工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与员工个体的安全心理水平关系紧密。

3 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

因燃气行业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机制研究较少,笔者对其他行业个体安全心理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合燃气行业特点,归纳出4方面影响因素。

3.1 个体因素

梁振东等人[3]在分析个体特征因素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意向的影响时,指出人格特质、自我效能、事故体验、工作满意度和安全知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有着显著关系。Bergheim等人[4]通过研究分析个体心理资本、个体工作满意度和个体安全认知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工作满意度介导了心理资本与安全认知。邢娟娟[5]通过对北京某煤矿5年内工伤事故分析,得出矿工的生理疲劳会使个体心理麻木,反应迟缓,失误概率增加以及预警能力下降,进而增加事故发生的频率。曹庆仁等人[6]从矿工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认为,矿工的不安全心理主要受个体的记忆状态、行为认知能力、价值观及价值判断能力和个体的行动能力等因素调控。

3.2 组织管理因素

薛韦一等人[7]分析了组织管理因素对矿工安全心理的影响,指出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两个因素显著影响矿工不安全心理水平。黄芹芹等人[8]在对建筑工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干预机制进行研究时,认为从安全氛围、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文化3方面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人不安全心理水平,进而提高员工安全行为水平。宁维卫等人[9]在对铁路交通一线员工安全心理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指标进行探讨时,指出组织支持、社会支持、组织机制和组织风格等对员工心理有着直接或间接作用。

3.3 作业条件因素

邵辉等人[10]在对作业因素如何影响作业人员安全心理进行分析时,认为作业性质、作业强度、作业环境、作业时间均会影响作业人员的安全心理水平。Garcia-Herrero等人[11]以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为中介变量分析作业生产条件与安全事故之间的关系,指出机械设备应用情况和个人与生产设备之间的舒适度等因素会影响作业人员安全心理水平。

3.4 其他因素

梁伟刚[12]在进行员工安全心理预警分析时,指出家人不和、亲人支持等家庭因素对员工安全心理影响显著。佟瑞鹏等人[13]在研究组织安全行为对个体安全行为影响机理时,指出安全监督检查对个体的工作态度、意志、情绪等方面作用影响大,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Dedobbeleer等人[14]在对Brown和Holmes的建筑工人3因素安全氛围模型进行检验时,强调了管理层安全承诺和工人安全事务参与对安全氛围的影响。

3.5 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的选取

结合燃气行业特点,初步选取人格特质、自我效能、事故体验、工作满意度、安全知识、生理疲劳、个体的记忆状态、行为认知能力、价值观及价值判断能力和个体的行动能力等10个因素作为影响燃气企业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的个体因素。选取组织公平、组织支持、制度体系、安全文化氛围、管理者素质和安全教育培训这6个因素作为影响燃气企业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的组织管理因素。选取作业时间、作业性质、作业环境、作业强度和作业设备等5个因素作为影响燃气企业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的作业条件因素。选取安全监督管理、员工参与和家庭环境等3个因素作为影响燃气企业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的其他因素。

根据体系的完整性、层次明晰性、实时性、科学性的原则,笔者随机抽取5名南京A城市燃气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和50名一线员工(包括抢维修工10人、加气工5人、工程管理员10人、巡线工10人、通气点火工5人、厂站操作工10人)进行调研访谈,对初步选取出的燃气企业一线员工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最终从个体、组织管理、作业条件和其他因素等4个方面精炼出19个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影响因素,见图1。

图1 燃气企业一线员工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结构

4 安全心理影响因素DEMATEL-ISM模型

4.1 模型介绍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法)通过对复杂系统中的各要素的逻辑关系分析,确定直接影响矩阵,得出复杂系统中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影响和该因素被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而确定出所研究系统中各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情况,最后判定该因素是否属于原因因素或者结果因素[15]。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法)首先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划分成若干子系统,再通过人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原先复杂的系统构建成一个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16]。

DEMATEL法和ISM法均是对某个复杂系统进行分析与决策的重要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较为常见。本文依据DEMATEL法和ISM法存在的共性,对DEMATEL法和ISM法进行系统集成,可有效降低单独运用ISM法在计算系统可达矩阵时的复杂度和计算工作量,使得系统影响因素的分析过程更加直观明了[17]。具体分析过程见图2。

图2 集成DEMATEL/ISM法的分析过程

4.2 直接影响矩阵X的确定

邀请南京某燃气公司安全管理领域10名专家,运用德尔菲法(Delphi),对19个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判断。将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体系中的各因素记为ai(i=1,2,…,19),并将19个因素组成的集合记为A。

通过量化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建立直接影响矩阵X,见表2。xij=3表示ai对aj存在“强”的影响关系,xij=2表示ai对aj存在“中”的影响关系,xij=1表示ai对aj存在“弱”的影响关系,xij=0表示ai对aj不存在直接影响关系。

表2 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矩阵X

4.3 综合影响矩阵T的确定

对获得的直接影响矩阵X,用式(1)进行规范化处理[17],得到规范化处理后的直接影响矩阵G。

(1)

式中G——规范化处理后的直接影响矩阵

xij——直接影响矩阵X中的元素

X——直接影响矩阵

综合影响矩阵T可在矩阵G的基础上由式(2)可得[17],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综合影响矩阵T见表3。

T=G(I-G)-1

(2)

式中T——综合影响矩阵

I——单位矩阵

综合影响矩阵T通过MATLAB 7.0软件计算得到,见表3。

表3 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综合影响矩阵T

续表3

4.4 整体影响矩阵H的确定

在实际分析计算中,综合影响矩阵T只考虑了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其被影响的程度,而忽略因素本身的影响,所以需要采用整体影响矩阵H来表征系统中所有因素的整体影响关系。整体影响矩阵H的计算公式见式(3)[17]:

H=I+T

(3)

式中H——整体影响矩阵

4.5 可达矩阵K的确定

给定阈值λ,根据整体影响矩阵H便可确定可达矩阵K,由式(4)和式(5)确定可达矩阵K中元素kij取值[17]。

若hij≥λ,则kij=1 (i=1~19,j=1~19)

(4)

若hij<λ,则kij=0 (i=1~19,j=1~19)

(5)

式中hij——整体影响矩阵H中的元素

kij——可达矩阵K中的元素

阈值根据应用领域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此处,经过多次取值后,最终确定阈值取0.10。求得的可达矩阵见表4。可达矩阵中,kij=1代表ai对aj有影响关系,kij=0代表ai对aj无影响关系。

表4 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可达矩阵K

续表4

4.6 建立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

① L1层级中因素的确定

在可达矩阵K的基础上,根据式(6)确定可达集合Ri和前项集合Si[17]。

Ri{aj|aj∈A,kij=1} (i=1~19,j=1~19)

Si{aj|aj∈A,kij=1} (i=1~19,j=1~19)

(6)

式中Ri——可达集合

Si——前项集合

式(7)是一个判断式:

Ri=Ri∩Si

(7)

当i(i=1~19)满足式(7)时,则可认为ai是第一层级L1的因素。

经过计算,L1的因素共11个,包括a1、a2、a3、a4、a5、a12、a13、a14、a15、a16、a19。

② L2层级及其他层级中因素的确定

将L1层级包括的11个因素所在的行和列均从可达矩阵K中划去,其余的因素符号和下标不变,得到一个新的矩阵。在此新矩阵的基础上,得到新的Ri和Si(i=6,7,8,9,10,11,17,18)。用式(7)判断ai是否属于第二层级L2。

经过计算,L2的因素共3个,包括a6、a7、a8。以此类推,确定L3、L4、L5层级中的因素,对所有因素都进行了分级。

得到的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分级见表5。结合可达矩阵K中确定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建立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见图3。

表5 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分级

图3 燃气企业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

4.7 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由图3可知,企业一线人员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体系可划分出5个层级,表层影响因素有人格特质(a1)、生理疲劳(a2)、行为认知能力(a3)、行动能力(a4)、工作满意度(a5)、作业时间(a12)、作业性质(a13)、作业环境(a14)、作业强度(a15)、作业设备(a16)和家庭环境(a19),这11个要素直接影响员工安全心理水平,主要集中在个体因素和作业条件因素。组织公平(a6)、组织支持(a7)、安全文化氛围(a8)为浅层影响因素,对表层影响因素有直接影响。制度体系(a9)和管理者素质(a10)为中层影响因素,同时作用于浅层影响因素。安全教育培训(a11)和安全监督管理(a17)为深层影响因素,对员工安全心理水平影响较为显著。员工参与(a18)为根源层影响因素,它通过不同方式对其他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 结论

从个体因素、组织管理因素、作业条件因素和其他因素4个方面精炼出19个影响燃气企业一线员工安全心理水平的代表性因素。

采用DEMATEL法和ISM法的集成,构建员工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直观展现出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得到影响员工安全心理水平的表层影响因素、浅层影响因素、中层影响因素、深层影响因素和根源层影响因素。安全教育培训(a11)和安全监督管理(a17)为深层影响因素,员工参与(a18)为根源层影响因素。首先,燃气企业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以“员工参与”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模式,积极鼓励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共同发现隐患,共同治理隐患,共同为公司安全管理献言献策。其次,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教育工作旨在提高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水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组应结合相关安全例会、班前班后会等,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对人员的应知应会进行测试,严格确保培训合格率100%。再次,柔化安全监管力度和优化安全监管的方式,让员工在监管环境下不会表现出应付态度。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者素质、提高安全文化氛围、强化组织支持和组织公平等方面也可以进行相关改善与强化,对企业一线员工安全心理的改善具有显著意义。

通过对员工安全心理水平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划分出各因素的层级,为燃气企业健全职工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和防范员工不安全行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猜你喜欢

燃气个体矩阵
对一起燃气泄漏爆炸引发火灾的调查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