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小田块稻田养鱼综合效益分析

2020-10-20王秀龙张晋芳

养殖与饲料 2020年10期
关键词:稻鱼测产养鱼

刘 青 王秀龙 张晋芳

贵州省贵阳市水产站,贵阳550081

1 实 施

1.1 苗种投放准备

因地势限制原因,贵州山区稻田主要以小田块为主。选择地势较平、水资源充足、水质较好且常年不受干旱洪灾影响、保水较好、相对连片的农田作为稻鱼生产用田,每块稻田面积在0.027~0.067 hm2。待冬季作物(油菜等)收割后,约5月中旬开始进行稻田工程建设。田埂加宽截面成梯形(上宽40 cm、下宽60 cm),加高到比田面高出30 cm。田面加水翻土平整,开挖鱼沟鱼凼,鱼沟呈十字形或井字形,宽40~50 cm,鱼凼长宽60~80 cm,沟和沟之间相通,沟和凼之间相通,沟凼总面积控制在稻田面积的10%以内。在进排水口用网具设置拦鱼设备,下端比进出口宽,上端高出田埂,加固不易被水冲走。在插秧前施基肥、农家肥或复合肥,种植水稻品种有川优2 号、科优21 号、中优838、宜香优203、颠禾优34 号等。

1.2 苗种投放

6月上旬,待秧苗返青后开始投放鱼种,规格为:鲤100~150 g,鲫50~100 g,每666.67 m2投放10~13 kg,投放前用2%食盐水浸泡消毒,稻田水位以高出鱼种背鳍为宜。

1.3 养殖管理

每天早晚巡查稻田,监测水位和进排水设施,特别注意干旱和多雨天气水位的变化,使水位保持在一定水平。注意鱼种生长情况,是否有病虫害和死亡现象,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捕捞测产

2.1 测产流程

捕捞和测产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步骤如下:测产准备→联系试验户→选点→量面积→割稻脱粒及稻鱼捕捞→称重→记录数据→公布测产数据→测产结束。

2.2 测产方法

1)有效种养面积测算。水稻种植面积+沟坑面积=有效种养面积(666.67 m)2。

2)水稻产量测算。用机械收获后装袋并称重,计算总毛重(kg);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 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含量(%);取去杂后的稻谷1 kg 测定含水率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和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

稻谷亩产(kg)=田块收获水稻谷总毛重×(1-含杂率)×(1-空瘪率)×(1-含水率)/有效种养面积。

3)稻鱼产量测算。稻田放水,将鱼赶到鱼坑鱼凼中,用渔具全部捕捞称重,去皮,得到净重(kg)。

稻鱼亩产(kg)=稻鱼净重/有效种养面积。

4)产值核定。稻鱼价格(元/kg)为测产期间当地稻谷和稻鱼实际价格。

稻田产值(元/666.67 m2)=稻谷亩产×稻谷价格+稻鱼亩产×稻鱼价格。

5)对比试验。选择与稻鱼田块相邻的未养鱼稻田测产对比分析,要求种植水稻品种相同。

3 小田块稻田养鱼测产情况及综合效益分析

3.1 测产情况

测产涉及7 个区(市、县)、12 个乡镇,其中稻鱼共作稻田涉及农户23 户,面积3.64 hm2,未养鱼稻田涉及农户14 户,面积0.53 hm2。

3.2 效益分析

养鱼稻田稻谷产量平均为493 kg/666.67 m2,单价平均5 元/kg,水产品产量平均23 kg/666.67 m2,单价33 元/kg,产值平均3 031 元/666.67 m2;对照组为不养鱼稻田,稻谷产量平均为482 kg/666.67 m2,单价平均5 元/kg,产值平均2 172 元/666.67 m2;相比对照组,稻谷产量平均增加11 kg/666.67 m2,增加率为2%,产值平均增加858 元/666.67 m2,增加率为40%(表1)。扣除人工、肥料、鱼种、管理等成本,养鱼稻田净收益约为2 300 元/666.67 m2,不养鱼稻田净收益约为1 500 元/666.67 m2,约增加800 元/666.67 m2。平均1 个劳动力可以管理0.67 hm2左右,稻田养鱼年净收入可达23 000 元,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表1 稻田养鱼测产对比分析

4 讨 论

示范应用结果表明,稻田养鱼比不养鱼稻田净收益增加约800 元/666.67 m2,增幅较为明显,综合种养效益显著提高,山区小田块稻田养鱼具有可推广前景。稻田养鱼做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稻田中的杂草、微生物等为鱼提供食物,同时鱼粪便又为水稻提供肥料,其投资少,见效快,真正实现了稻田生态可持续循环发展。若在山区水源充足的连片稻田发展产业化模式,需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稳产保田,既要稳定水稻产量,又不破坏农田;二是掌握种养技术,同时要熟悉掌握水稻种植和稻田养鱼技术;三是建立一整套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有条件的可以引进“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养殖管理。

推广建议:一是选择合适的稻田及养殖模式,稻田必须满足水源充足,保水性好,连片为最佳,水产品养殖鱼品种最好选择具有适应性强、耐低氧、经济价值高等特征品种,如鲤、鲫、小龙虾、蛙、鳖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发展“稻+鱼+鸭”、“稻+鳖+鸭”等模式;二是加强稻鱼常规品种繁养技术研究,目前稻鱼养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繁殖技术还有待研究,建议加强繁殖技术研究,增强苗种自给率,解决种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企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模式,在信贷、项目补助上给予支持,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培训本地特色品牌,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稻鱼测产养鱼
稻田里的农耕智慧
——稻鱼鸭共生复合系统
小麦测产迎丰收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养鱼记
鱼经
到2022年,安徽省稻鱼综合种养将达600万亩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