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鸡科学养殖要点

2020-10-20郝瑞芳

养殖与饲料 2020年10期
关键词:棚舍补光土鸡

郝瑞芳

河南省林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南林州45655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食品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土鸡肉质鲜嫩、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土鸡蛋蛋黄比例大且颜色发黄,营养成分高,适口性好,逐渐走进了大众生活。为此,本文将简述土鸡科学养殖要点,以供参考。

1 场地选择

选址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的条件: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通畅,通风良好,布局便于卫生防疫。

2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觅食能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的地方良种鸡,如九斤黄、芦花鸡等。

3 饲养管理

3.1 育雏期饲养管理(0~7 周龄)

1)育雏舍建设。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地势建厂,育雏舍跨度8~10 m,高度2~2.5 m,面积以育雏期末饲养密度8~15 只/m2鸡为宜。

2)育雏方式。网上育雏和笼育。

3)育雏舍消毒。将雏鸡舍内地面、墙壁、屋顶及所有器具进行彻底消毒,清扫→水冲洗,干燥→消毒后冲洗,干燥→二次消毒后冲洗,然后再干燥→甲醛熏蒸消毒,然后晾干,经检验合格后进雏。

4)饲料药品及设备。进雏前准备至少可喂1 周的雏鸡全价料,维生素C 或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消毒药品、常用药物和疫苗等。药物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件的相关要求。开食盘、料桶、饮水器、兽医器械等设备,要全部检修正常,使用前进行清洗、消毒。

5)预温。提前12~24 h 给育雏舍升温,温度达到33~34 ℃。

6)接运雏鸡。雏鸡采用一次性包装贮运。雏鸡到达育雏舍后进行检查清点,选择健康活动、挣扎有力、叫声清脆、收脐良好、羽毛清洁及均匀度好的健康雏鸡分群入舍,淘汰残次雏鸡。

7)育雏舍环境控制。从表1可以看出,育雏温度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从1 周龄内降至31 ℃,以后每周下降2~3 ℃,7 周龄降到18 ℃至脱温。冬季育雏温度比表1高2 ℃左右。

8)湿度。0~10日龄相对湿度60%~65%左右,10日龄以后相对湿度55%~60%左右。

9)网上育雏密度。1 周龄内40 只/m2,以后逐渐降低,到7 周龄时13 只/m2。网上育雏每群以300~400 只为宜。

表1 各日龄鸡育雏温度

10)光照与通风。0~3日龄每昼夜光照时间23 h,光照强度4~5 W/m2,4日龄起每周递减光照时间2~3 h,直到自然光照。通风量:春夏季0.12 m3/(min·只),秋冬季0.03~0.06 m3(/min·只)。

11)饮水和喂料。进雏后24 h 内初次饮水,可用加入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 的接近舍温的温开水。3日后改饮常水,自由饮水,水质符合NY 5027 要求。雏鸡初饮后3 h 内开食。日粮喂干粉料时可自由采食,喂湿料时开食第1 天给3 次,以后每天5~7 次,日采食量根据鸡日龄大小控制在约3~50 g(/只·d)。饲料卫生标准符合GB 13078 的规定。

3.2 育成期饲养管理(30~240日龄)

1)饲养方式及围网建设。以放养为主,白天在放养场地自由活动觅食,适当补饲,夜晚归棚舍内过夜。围网:放养场地确定后,要围网筑栏,选择尼龙网或不锈钢网围成高1.5 m 的封闭围栏,面积以饲养数量来确定,一般每只鸡平均占地不少于8 m2。

2)搭建棚舍。每17 500 m2放养场地要建1 处棚舍,2 处棚舍之间距离不超过70 m,每平方米棚舍容纳15~20 只鸡,1 处棚舍最多容纳700 只鸡。棚舍要避风、遮阳、防雨、防寒、坚固安全。棚舍附近建足够的补饲点和饮水点。

3)育成期饲养要点。

①放养条件。开始放养日龄:一般夏季在50日龄,春秋季在60日龄,冬季在70日龄。放养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5 ℃以上开始放养,至秋后日平均气温低于15 ℃时停止放养。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以1 只/25 m2为宜。

②调教。鸡群当天下午运达牧地,暂不放鸡,直接放入棚舍内过夜,次日早晨放出饲喂。前5 d 仍按育雏期次数喂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喂量。放养初期要不断反复训练鸡群,建立条件反射,形成定时定点补饲,早出晚归的生活习惯。

③饮水。在鸡活动的范围内放置饮水器具,如每50 只鸡准备1 瓷盆水。避免让鸡喝不干净的水。

④补饲。定时定量补饲,不可随意改动,补料可投喂配合饲料和新鲜青绿饲料、农副产品等。夏秋季可以少补,冬春季多补一些;具体如下:30~60日龄日补精料25 g 左右,日补1~2 次。参考配方为:玉米61%、豆粕15%、花生仁饼6%、麸皮7%、细糠5%、鱼粉3%、骨粉1.7%、植物油厩和食盐0.3%。8 周龄后,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和饲喂量,适当增加油脂,但不可加牛油、羊油等膻味浓的脂肪。脂肪的添加量为3%~5%。3~4月龄日补精料量30~35 g,5~6月龄补40~45 g,7~8月龄补50~55 g,日补2 次,早晚各1 次。补饲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30 要求。

⑤补充光照。冬春季节自然光照短,必须实行人工补光。每平方米以5 W 为宜。从傍晚到22:00,从06:00 到天亮可每日光照增半小时,但不能猛然长时间补光。若自然光照超过每日11 h,可不补光。晚上熄灯后,可让一些光线不强的灯通宵照明,使鸡可以行走和饮水。在夏季昆虫较多时,可在栖息的地方挂些紫光灯或白炽灯。

⑥兽害和药害。要采取措施防止黄鼠狼、老鹰等天敌捕鸡。若在果园内放养柴鸡,喷洒农药时一定要使用生物农药。

3.3 产蛋期饲养管理(241~600日龄)

母鸡体重达1.3~1.5 kg 时开产,商品蛋鸡群公母比例为1∶25。白天让鸡在放养区内自由采食,早晨和傍晚各补饲1 次,日补饲量以50~55 g 为宜。

1)科学配料。土鸡产蛋有很强的季节性,主要受营养、温度和光照的影响,科学配料,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提高产蛋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产蛋期饲料以精料为主,适当补饲青绿多汁饲料,参考配方:玉米粉62%、小麦粉17%、豆饼粉12%、鱼粉4%、滑石粉1%、贝壳粉2.6%、生长素0.5%、多维素0.5%、食盐0.4%。也可从饲料厂家购买浓缩料,加入玉米4∶6 进行配比。当产蛋率在50%~60%时,每天每只鸡喂料105~110 g;产蛋率在80% 以上时,让鸡不限量采食。

表2 土鸡参考免疫程序

2)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每天要达14~17 h,亮度以每平方米10 W。一般实行早晚2 次补光,早晨固定在06:00 开始补到天亮,18:30 开始补到22:00,产蛋2~3 个月后,将每日光照时间调整为17 h,早晨补光从05:00 开始,傍晚不变,补光的同时补料,补光一经固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变。

3)预防母鸡就巢。及时捡拾巢内积蛋,做到当日蛋不留在产蛋窝内过夜,预防母鸡就巢。一旦发现就巢鸡应及时改变环境,应将其放在凉爽明亮的地方,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鸡会很快离巢。

4 疾病预防与控制

4.1 隔离和消毒

严格执行各项隔离消毒制度,严禁外人和动物进入。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通道,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消毒。定期对鸡舍、棚舍、放养场地和生产用具进行消毒。消毒药品符合NY 5030 的规定。

4.2 免疫

按鸡群情况和疫情形势制定免疫程序,免疫后定期进行抗体监测,鸡群的免疫应符合NY 5041 的要求。免疫程序可参考表2进行。

开产后每隔2~3 个月免疫1 次新流(H9)二联灭活苗;每隔2~3 个月免疫1 次禽流感H5 灭活苗;每隔1 个月饮水免疫1 次鸡新城疫活苗。

4.3 无害化处理

生产中产生的粪污、污染物、废弃物、病死鸡等有害物严格按GB 16548 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棚舍补光土鸡
长三角地区典型季节规模化奶牛场氨排放特征研究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山楂园套养土鸡模式的应用效果
滦平县合同肉鸡规模养殖模式对养殖效益的影响与发展方向
旱鸭养殖新模式改良土壤探讨
全自动节能补光台灯的设计与实现
土鸡
海南省 补光技术提火龙果产量
LED补光技术对番茄苗期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