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糊控制的扭力梁充液成形工艺研究

2020-10-19袁智军王文渊程鹏志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0年5期
关键词:充液扭力模糊控制

袁智军, 王文渊, 程鹏志

(1.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柳州 530028; 2.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1)

0 引言

在充液成形过程中,管材内的液体压力和侧推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称为加载路径,它与零件的材料、结构尺寸有关。 加载路径是管材充液成形最重要的工艺参数,液体内压力太大、侧推力较小会导致零件过度膨胀产生破裂缺陷,液体压力太小、侧推力较大则会导致管材发生起皱,因此合理的加载路径对提高零件生产效率具有重大意义[1-3]。

1 充液成形工艺原理

管材充液成形技术是以液体作为传力介质, 在模具的约束下,将管材成形为需要的变截面形状,其工艺过程原理如图1 所示。首先在模具中放入管件,随后上下模合模,左右侧推头同时进行密封和充液排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大管内液体压力同时左右推头做轴向推力进给,管件逐渐发生塑性变形,最后推头回退并开模,取出成形的零件。

图1 充液成形工艺原理

由于零件成形过程中, 液体压力和轴向推力对于零件成形的精确数学模型难以建立, 传统的控制方法需要准确建立被控系统数学关系而难以实现, 因此模糊控制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控制方法, 它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可以模拟人的思维方式生成模糊规则,对难以建模的被控系统进行推理及决策[4,5]。 Ge Y 等人使用模糊控制方法对一种膨胀管零件进行了加载路径设计, 获得了很好的成形质量[6]。 本文利用MATLAB 的模糊控制工具箱,可以将扭力梁充液成形的液体压力、轴向推力同破裂缺陷、起皱缺陷建立模糊控制系统,研究扭力梁充液成形加载路径。

2 零件特征及材料分析

2.1 零件特征分析

如图2 所示为某汽车扭力梁零件, 从其截面特征分析可知,该零件是轴线为直线的异形管形截面零件,其零件截面为V 字形,从零件两端至零件中心,管件截面形变逐渐增大,零件壁厚2.7mm。

从零件整体结构分析可知, 该零件使用充液成形工艺,可以一次精密成形,减少工序次数,研究合理的充液成形加载路径制定方法,对于该类零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图2 零件特征分析

2.2 材料分析

零件指定材料为S550MC 的钢材, 该零件化学成分如表1 所示。

表1 S550MC 材料化学成分

此材料是细晶粒钢,有优良的冷成形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中需要强度要求较高的零件上, 其基本物理性能参数如表2 所示。

表2 S550MC 材料基础物理性能

3 加载路径模糊控制优化

3.1 建立输入隶属函数

零件在充液成形过程中,管材内液体压力逐渐增大,管件和模具的摩擦力会同步增大, 导致材料环向流动不均匀,从而出现破裂,因此选取零件的壁厚h 作为衡量某一时刻ti零件管材出现破裂的评价函数,即:

图3 为壁厚破裂缺陷值φ1=h 的隶属函数图,它可以描述每一个输入参数h 所表示的发生破裂的可能性。 一般当管材的减薄率大于20%以上时视为破裂, 设h 的论域为[2.4,3], 集合中心为2.7, 用两个梯形函数(small、large)和一个三角形函数(middle)描述破裂程度。

图3 破裂值h 隶属函数

图4 贴模变化率隶属函数

选取零件环向贴模段长度l 描述管材充填程度,此值越小表明零件填充越不充分,其评价函数为:它可以描述贴模变化率的快慢, 设论域为[0,0.1],集合中心为0.05,区间宽度为0.05,用个梯形函数(small、large)和一个三角形函数(middle)描述贴模程度。

3.2 建立输出隶属函数

充液成形时需要较大的轴向补料量s 来弥补厚度减薄,当补料量过大时,易出现皱纹,因此需要较大的内压力p 将皱纹展平, 故输出控制参数是内压变化量△p 和推头轴向补料量△s。

设模糊子集△p 的论域大小为[0,10]MPa,集合中心点为5MPa,采用三个三角形函数(small、middle、large)描述所需增加载荷大小的程度,输出隶属度函数如图5 所示。

图5 输出参数△p 隶属度函数

设模糊子集△s 的论域大小为[0,10]mm,集合中心点为5mm,采用三个三角形函数(small、middle、large)描述所需增加载荷大小的程度,输出隶属度函数如图6 所示。

图6 输出参数△s 隶属度函数

3.3 模糊规则库设计

为保证充液成形过程中,管材壁厚均匀分布,既不出现过度减薄,也不出现过度增厚出现褶皱,因此指定如下表3 的模糊控制规则库。

表3 模糊控制规则库

图7 规则器观察窗口

4 加载路径分析

表4 模糊控制加载路径设计值

在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 中建立仿真模型,按照表4 内容进行加载路径设计。 对比模糊规则创建的加载路径和线性加载路径的仿真结果如图8 所示,可知模糊控制规则产生的加载路径能够得到更加均匀的零件壁厚。

图8 不同加载路径零件壁厚对比

5 总结

管材充液成形工艺在制造扭力梁零件反面具有较大优势,基于模糊控制规则设计的管材充液成形加载路径设计方法,可以准确预测成形过程中潜在的破裂和起皱缺陷,基于模糊控制规则得到的管材充液成形加载路径,优于普通的线性加载路径成形效果,零件具有更好的壁厚分布。

猜你喜欢

充液扭力模糊控制
一种橡胶扭力半轴组件
矿用胶轮车全液压制动控制系统的模拟分析
充液航天器大角度机动自适应无源控制
T-S模糊控制综述与展望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模糊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的研究
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机滑跑起飞控制方法研究
300T转炉倾动系统扭力杆装置
高速履带车辆不同位置扭力轴刚度变化规律研究
基于Simulation对转炉倾动装置扭力杆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