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2020-10-18姜晓琳王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19期
关键词:认同感德育工作共同体

姜晓琳,王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

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创新传统德育教育内容与形式成为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高校德育体系新认知——共同体的实践》一书通过对理论框架的梳理、现实格局的分析、实现路径的架构,进一步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认知结构,突出德育主体对德育价值意义的建构,探索主体发展相融合、路径和场域相交织、“交互协同”的德育工作模式。全书共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现阶段德育教育的形势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高校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对德育共同体理念下的高校德育体系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至第九部分分别就课堂德育、生活德育、网络德育、角色德育、团队德育、实践德育进行了分析;第十部分从德育共同体的角度出发,详细描述了未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认知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德育教育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高校德育的新路子,为保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由于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在个人主观意识层面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因此,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需要高校德育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同时深化高校德育教育理念的认同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强化德育教育效果。

首先,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高校传统德育教育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相关教学内容多来自于教材,且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导致大学生对德育教育丧失兴趣。并且,传统德育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导致德育教育质量相对偏低。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德育教育应围绕教学大纲丰富教育资源,使之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育方式,利用互联网、微课等平台进行德育教育,可有效利用大学生的碎片时间。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善于发现问题,使高校德育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高校德育体系新认知——共同体的实践》第一部分指出了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创新的首要任务。例如,针对社会广泛讨论的老人摔倒“扶不扶”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由学生自主组织辩论材料,教师仅负责维持纪律和方向性的引导,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应用也是德育教育效果的巩固和加深,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以达到强化德育教育的目的。

其次,深化高校德育教育理念的认同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强化德育教育效果。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校德育教育仅限于课堂,纯理论的德育教育未能使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对其成长的重要意义,最终导致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相对偏低,也对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对此,高校德育教育应当深化多层次的德育教育理念认同感,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大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是其参与社会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同时,基于强烈的认同感,高校德育教育还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强化德育教育效果,这也是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创新的具体表现,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检验高校德育教育的具体效果,发现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高校德育体系新认知——共同体的实践》第五部分提到了生活德育,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最能够体现德育教育的成果。例如,在食堂就餐时,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不喧哗、不插队、不浪费等要求,见微知著,在生活的小事中坚持以德育教育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目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达成共识,德育内容和体系也在逐渐完善,德育方法不断创新,德育载体不断丰富,德育评价更趋科学合理,德育机制不断健全,大德育的框架已逐渐形成,高校德育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猜你喜欢

认同感德育工作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