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创新与探索

2020-10-18王雪萍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河南郑州45000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19期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职业道德

王雪萍(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河南郑州 45000)

师范教育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师范类院校在坚持传统教学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也强化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师德教育已无法满足师范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互联网+”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创新成为现阶段师范类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师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一书以师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为新时期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法论,并指明了方向。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概述;第二章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与具体范畴;第三章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系统性地介绍;第四章对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等交往过程中的道德与礼仪进行了讨论;第五章重点研究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与培育内容和方法;第六章至第九章分别就班主任工作的定义、具体内容、方法、素质和修养进行了全面介绍。

师范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培养质量。师范类院校将师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对提高师范生德育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师范生德育工作,能够实现传统师德教育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进而激发师范生参加师德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互联网+”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创新。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教师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缺乏二次加工与创新,由于无法适应新时期师范生对师德教育内容时代性、创新性的要求,最终导致师范生参与师德教育的积极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综合道德品质的提升。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师范生师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检索相关资讯,可以根据师德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选择最新的教育资源。例如,在2020年6月12日的特大暴雨中,贵州碧峰中学的正安老师不顾个人安危,从山洪中救出了29名学生,完美体现了师德教育中的“无私奉献”精神,《师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第三章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描述就包括“关爱学生”一项。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将更多最新发生的典型事例作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资料,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进行二次加工,以实现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创新。

其次,“互联网+”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模式的创新。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师范生师德教育主要依赖课堂教学,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师范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记忆和理解,由于缺乏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导致师范生对师德教育中的相关疑惑得不到解答。同时,在被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渗透及互联网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师范生师德教育模式将发生明显改变,网络师德教育平台将传统课堂教学转移至互联网,教师在网络课堂中主要负责教学内容的编辑与组织教学,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师范生能够与教师就教学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师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第五章重点介绍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育方法,“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育方法的创新,能够激发师范生参与师德教育的积极性。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开放性为师范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即便走上工作岗位,也能够持续提升个人师德修养。

最后,“互联网+”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监督评价机制的构建。传统师德教育监督评价多通过笔试和面试的方式实现,但这种方式评价机制过于程式化,无法真正反映师德教育的实际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可利用互联网的“泛课堂”特征构建师范生师德教育监督评价机制,弱化传统师德教育效果评价的“对抗性”,实现对师范生师德教育效果的多元化监督与评价,为师范生师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例如,通过观看相关案例,并在网络讨论平台进行匿名讨论,减轻师范生的心理负担,因此其观点能够正确反映师德教育效果,根据实际讨论的结果,教师也能发现师范生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师德教育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以此实现师范生师德素养的综合提升。

猜你喜欢

师范生师德职业道德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