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线加速器放疗对肺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0-10-16金媛朱光涛王发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住院治疗癌痛加速器

金媛 朱光涛 王发辛

1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3)

2 大连九洲世纪医院急诊科 (辽宁 大连 116400)

3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 (辽宁 大连 116033)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肺鳞癌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肺鳞癌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治疗组实施直线加速器放疗。两组均采用小剂量TP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癌痛程度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2%,高于对照组的68.3%,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出现19例,少于对照组的31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癌痛程度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鳞癌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有效控制癌痛,大幅度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水平提高。

肺癌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类疾病,其中肺鳞癌患者占绝大多数[1]。手术是理论上对肺鳞癌进行治疗的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实际临床工作中有相当多的患者的病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晚期阶段,手术治疗的机会已经完全丧失[2]。本文研究肺鳞癌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本院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进行治疗的82例肺鳞癌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9例;病程1~9个月,平均(3.2±0.6)个月;年龄48~73岁,平均(56.8±6.5)岁;临床分期Ⅲ期者27例,Ⅳ期者14例;治疗组中男性34例,女性7例;病程1~8个月,平均(3.1±0.4)个月;年龄46~75岁,平均(56.7±6.3)岁;临床分期Ⅲ期者25例,Ⅳ期者16例。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通过普通模拟机对患者实施治疗体位定位,靶区的范围需要包括复发灶、纵隔淋巴引流区、同侧肺门等三个部分,肿瘤靶区照射的总剂量需要控制在60~62Gy。治疗组实施直线加速器放疗,在治疗前首先要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使其双手以交叉状态置于头顶的位置,通过真空体模对体位进行固定,患者、体模、治疗床的相对位置需要依据移动激光灯准确地标出。实施定位CT扫描检查,将图像输入到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当中。对放疗计划与剂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95%等剂量面覆盖100% OTV靶体积,对肺、食管、脊髓等重要组织及器官的照射剂量进行严格的控制,6MV-X射线的照射剂量需要控制在60~70Gy之间。两组均采用小剂量TP方案,紫杉醇和顺铂各30mg,每星期进行1次治疗,连续治疗6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1)病情治疗总有效率;(2)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情况;(3)住院治疗总时间;(4)治疗前后癌痛程度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为显效:肺癌症状明显减轻,目标病灶完全消失,且维持时间在1个月以上;有效:肺癌症状减轻,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的缩小程度达到甚至超过30%,且维持时间在1个月以上;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要求,或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或改用其他方案进行治疗[3]。

癌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进行评价,最高分为10分,分数越低则说明癌痛程度越轻。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共设36个问题,最高分为100分,分数高则说明生活质量理想[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情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

2.2 放疗相关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19例,对照组31例,比例分别为46.3%和75.6%,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住院治疗总时间分别为(23.37±2.54)d和(16.18±2.07)d,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表2.两组治疗前后癌痛程度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治疗前后癌痛程度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治疗前两项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程度VAS评分低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与手术治疗一样,化疗也是肺鳞癌治疗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实际效果始终不是十分理想。应用放射照射技术对该病进行治疗,可以使肿瘤的控制率水平得以提升,使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5]。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技术对肺鳞癌患者实施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在当前较为多见,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6]。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以充分说明,肺鳞癌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有效控制癌痛,大幅度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水平提高。

猜你喜欢

住院治疗癌痛加速器
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知识快餐店 科学加速器
全民小康路上的“加速器”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意义研究
儿科疗区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救心丸加三七粉可缓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