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关注的革命烈士:宁死不屈

2020-10-16

文史博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民协会烈士农民

1998年3月,中国干部教育协会,中共湘乡市委、湘乡市人民政府在湖南湘乡市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国建起了“沈春农烈士纪念碑”。同年3月28日,湘乡市委、市政府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和纪念碑揭碑仪式、纪念沈春农烈士英勇就义70周年。现在,“沈春农烈士纪念碑”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的革命功绩永垂青史,烈士的革命精神将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鲜为人知的是,沈春农烈士是大革命时期受毛泽东“三个亲自”关注的不可多得的人物。

毛泽东亲自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889年8月28日,沈春农出生在湘乡县湘西二都广口塘(现属韶山市)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后来全家迁往湘乡县二都城前区斑竹冲(今湘乡龙洞乡建时村)。他少年时熟读经史,才识过人,被乡里誉为“举人”,后考入长沙铁道学堂。求学期间,他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与民主思想,倾心于孙中山、黄兴领导的民主革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欢欣不已,剪去头上的长辫子并动员学友剪发以示拥护。后赴云南蔡锷部任职。他目睹封建帝制被推翻后,内忧外患有增无减,常与友辈慷慨陈词:“辛亥革命结果如此,国家和人民的前途,会弄成个什么样子?!”他在云南数年无所作为,怅然返湘,投身教育。1920年左右,他先后在东山高等小学堂、涟滨学校等处任教。1923年春,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共产党员王萼来湘乡公学任教员,王一边教书,一边在知识分子中秘密传播马克思主义,沈春农开始受到影响。

1924年,地下党组织湘乡公学、涟滨学校等校师生300多人举行“五四运动”五周年纪念游行示威,沈春农积极参与并从中受到很大震动。他经常和一些进步人士交往,并从他们那里接触到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受其影响,思想起了急剧变化,开始接受共产主义。

1925年,毛泽东回到韶山,调查研究中国农民问题,在此期间,他在群众中反复宣讲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的道理,传播革命的种子。他的讲解具体生动,通俗易懂,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许多群众。远在湘乡的沈春农和杨幼麟等进步青年一起跑去听讲,并参加了毛泽东以“打倒列强、洗雪国耻”为号召开展的革命活动,后又加入毛泽东组织的“雪耻会”。6月,韶山党支部成立,9月,毛泽东亲自批准沈春农在韶山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沈春农走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道路。

毛泽东亲自指导他投身农运

沈春农烈士遗像和纪念碑

沈春农入党后,以湖南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来到湘乡,在地下党组织负责宣传和组织工作,是当时中共湘乡县地方执行委员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根据党的指示,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当选为县执行委员,担任农民部长。在农民协会还处于秘密串连发动阶段时,沈春农即发动船民和码头工人为支援北伐军的唐生智部运送粮草、做向导,慰劳和救护伤员,使唐部得以乘胜前进,攻下县城。当唐生智部面临敌军反扑时,他又及时派人送信给唐,并发动200多人,为唐部抢运物资,使唐部得以迅速撤退,避免了损失。

1926年7月,北伐军在湖南节节取胜,沈春农领导的农民协会由秘密转为公开,湘乡的农民运动很快出现了新局面。到1926年11月,全县共成立了44个区农民协会,498个乡农民协会,会员达195400人,成为湖南农民运动发展最快的县之一。农民协会成立后,不仅打倒土豪劣绅,积极铲除恶习,破除迷信,反对旧礼教,大办学校,还广泛开展了修路、修塘坝、开荒生产、植树造林等一系列生产活动。这些工作至今还造福着湘乡人民。如现在许多乡镇的老学校,就是那时办起来的。许多公路,如县城—沙田街—长江桥、县城—潭市—谷水、县城—张江渡—横铺子等主要道路就是那时修的基础。1927年1月,毛泽东来湘乡考察农民运动,对湘乡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大加赞赏,在他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有10多处提到湘乡。

根据毛泽东考察湘乡农民运动时所作的指示,为了加强对农运干部的培养,沈春农在毛泽东的亲自指导下,按中共湘乡地方执委和县农协决定,于1927年3月在东皋书院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沈春农任教务主任,兼上政治课。参加学习的有150多人,这些人毕业后分派到各区农协帮助组织农民自卫武装,对农民运动特别是武装农民发挥了重大作用。

1927年3月,县农协成立特别法庭,沈春农任审判长,具体负责审判工作,先后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伸张了革命正气,大长了农民协会威风。

亲自为其家属颁发“光荣纪念证”

1927年“马日事变”后,沈春农和邹祖培等人根据党组织的部署,率领农民武装在云湖桥、姜畲一线与许克祥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后因敌我力量悬殊,又无后援,战斗以失败告终。6月上旬,许克祥部进入湘乡,对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一时白色恐怖笼罩全县,革命进入低潮。根据党的指示,许多地下党员、农协骨干转移外地。但因工作需要必须有少数人留下来进行秘密活动,沈春农临危不惧,留了下来。他先避居邹家冲白莲庵等处。11月间,城前党支部恢复,他又积极参加党的地下斗争,亲友们担心他的安全,劝他去上海避难,两次护送他到湘潭、长沙,等送他的人离开后,他又悄悄地跑了回来。别人责备他不注意安全,他豪迈地说:“砍了脑壳只有碗大个疤!”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避居邹家冲白莲庵时,庵中和尚劝他脱离党组织,隐姓埋名,出家修行,他题诗壁上毅然谢绝:“禅林物色自清幽,二十年前忆旧游。世事沧桑伤胜迹,人间岁月似飞流。奔驰岂为功名计,解放原从主义求。莫教金身修丈六,偷安最是丈夫羞。”

1928年3月26日,早就对沈春农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国民党右派分子、地主恶霸和反革命地主武装相互勾结,在龙洞城前铺附近的螺台山将沈春农抓获,即日押送县城。次日,县长、团防局长亲自审讯,沈春农宁死不屈,敌人恼羞成怒,于3月28日清晨将他杀害于县政府前坪内。沈春农就义时年仅39岁。

新中国成立后,沈春农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54年9月,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毛泽东在设宴招待湘籍代表时,曾询问沈春农大女儿沈谷南其父牺牲时的情况,不久亲自颁发“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上面写道:“沈春农同志在大革命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农民协会烈士农民
耕牛和农民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鞍山烈士纪念馆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全国首个省级职业农民协会在陕西成立
桃调诰农民协会与大革命时期的梧州农民运动
建国初期农民协会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