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020-10-15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科四病房辽宁沈阳11002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氧分压灌洗支气管镜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科四病房 (辽宁 沈阳 110024)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危急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并对两组的疗效、C反应蛋白、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水平、痰菌培养转阴、体温低于37.5°C、肺部啰音消失与痰液减少的改善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饱和度与动脉氧分压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痰菌培养转阴、体温低于37.5°C、肺部啰音消失与痰液减少的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危急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危急重症就是患者的疾病需及早抢救治疗的一种紧急病症,避免病情加重或出现不良后果[1]。在伴随严重肺部感染时,常规吸痰的效果不理想,很难控制感染,导致疗程延长,呼吸机撤机困难[2]。所以及时有效地清除肺内大量黏稠分泌物,使气道阻塞充分解除,成为治疗肺部感染的核心[3]。现对危急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患者中,有男25例,女22例,年龄46~86岁,平均(66.25±20.45)岁。观察组47例患者中,有男24例,女23例,年龄47~87岁,平均(67.23±20.46)岁。两组性别等资料经处理没有明显差异(P>0.05)。获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如抗感染祛痰以及平喘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下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如下:纤维支气管镜采用型号为Olympus P-40型,常规消毒后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与心电。机械通气状态下进行纯氧吸入,针对烦躁不安者予以3~5mL/min静脉推注,或者地西泮10mg肌肉注射,并把5mg的2%利多卡因注入气管套管内,37°C灭菌生理盐水作为灌洗液,少量多次灌洗,每次10~20mL,总量低于150mL,每次吸引时间低于15s,灌洗时间在15~20min内,把支气管与气管内痰液尽可能清除干净。灌洗后用3~5cmH2O呼气末正压予以1~3d的治疗,并对血氧饱和度密切监测,因为部分患者感染严重,需反复灌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水平、痰菌培养转阴、体温低于37.5°C、肺部啰音消失与痰液减少的改善时间。

1.4 判定标准

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包细胞计数基本恢复,通过X射线片检查发现大部分感染病灶吸收表示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一定改善,通过X射线片检查发现一部分感染病灶吸收表示有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表示无效[4]。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软件SPSS21.0对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如总有效率)与计量资料(如动脉氧分压)分别以%、±s表示,检验为χ2、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46/47),与对照组的78.72%(37/47)相比较高(P<0.05)。

2.2 C反应蛋白、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氧分压水平

如表1,观察组C反应蛋白、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饱和度与动脉氧分压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

2.3 临床指标的改善时间

如表2,观察组临床指标的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

3.讨论

急危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一般存在咳嗽反射减弱以及无力排痰等表现,黏稠痰液阻塞气道,使炎症加重,会引发呼吸衰竭的症状出现[5]。临床对此病治疗时的重要环节为痰液引流顺畅,其中气道痰液潴留的有效方法为灌洗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可排出大量炎性分泌物,对毒素与炎性代谢产物的吸收有阻止作用,解除支气管阻塞,使缺氧状态与通气功能得到有效缓解。并且纤维支气管镜还有如下几方面优势:首先,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次,支气管肺泡反复灌洗的目的性较强,灌洗液可对气管产生刺激作用提高咳嗽反射,使炎性分泌物有效排出,促使肺复张,缓解呼吸道症状;再次,可对肺部与支气管病变范围充分了解,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判断有积极影响;最后,适应性广泛,在脓液引流与分泌物清理等处理中均可适用[6]。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与对照组的78.72%相比较高;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氧饱和度与动脉氧分压水平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危急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出现。

表1. C反应蛋白、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水平(n=47,±s)

表1. C反应蛋白、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水平(n=47,±s)

分组 C反应蛋白(mg/L)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mmHg)images/BZ_107_178_2394_1388_2551.png动脉氧分压(mmHg)对照组 65.59±12.43 92.32±8.10 46.66±10.79 83.29±15.88

表2. 临床指标的改善时间(n=47,±s,d)

表2. 临床指标的改善时间(n=47,±s,d)

消失 痰液减少 体温低于37.5°C对照组 7.16±1.06 8.76±1.53 8.54±1.25 7.46±1.35分组 痰菌培养转阴肺部啰音images/BZ_107_1404_2394_2265_2551.png

猜你喜欢

氧分压灌洗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