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境内高句丽墓音乐壁画的内容、分类及特征

2020-10-15王希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安岳集安高句丽

王希丹

经高句丽考古学者研究指出,朝鲜境内迄今为止共发现高句丽壁画墓83座,其中经过正式调查或发掘、报告或图片已发表的约63 座①赵俊杰、梁建军:《朝鲜境内高句丽壁画墓的分布、形制与壁画主题》,《边疆考古研究》2013年第1期,第227页。。结合笔者整理资料可知,截止2020年4月,公开发表的朝鲜境内高句丽壁画墓资料中,包含音乐壁画的高句丽墓共计15座②详细信息参见本文附表《朝鲜半岛高句丽壁画墓中的音乐图像总表》。查阅资料主要包括[朝]全畴农:《关于高句丽古坆壁画上乐器的研究》,奚传绩译,《音乐研究》1959 年第3 期,第85-105 页;第4 期,第87-91 页。赵俊杰:《4-7 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研究》,吉林大学2009 年博士学位论文。赵俊杰、梁建军:《朝鲜境内高句丽壁画墓的分布、形制与壁画主题》,第227-254 页。[韩]李惠求:《朝鲜安岳第三号坟壁画中的奏乐图》(上、下),宫宏宇译,《黄钟》2004年第4期,第111-114页;2005年第1期,第136-141页。[韩]徐海淮:《〈乐学轨范〉唐部乐器图说之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韩]金圣惠:《三国时代音乐史研究》,首尔:民俗馆2009 年版。以及相关报告等。其中尚有肝城里莲花塚、龙冈大墓、天王地神塚、伏狮里壁画墓、安岳2号墓、真坡里1号墓、松竹里1号墓,根据前述文献记载有飞天或行列图,可能存在音乐壁画,尚待继续查阅。,主要分布于平壤市、南浦市、黄海南道和平安南道四个区域,具体如下:(一)黄海南道区域。共计2座。包括位于安岳郡的安岳3号墓、安岳1号墓。(二)南浦市区域。共计9座,包括:位于江西区的台城里1号墓、德兴里壁画墓、玉桃里壁画墓、药水里壁画墓、水山里壁画墓、江西大墓;位于卧牛岛区的龛神塚;位于大安区的大安里1号墓;位于龙冈郡的双楹塚。(三)平壤市区域。共计2座。包括位于中区域的平壤驿前二室墓和位于大城区的高山洞10号墓。(四)平安南道区域。共计2座。包括位于顺川市的东岩里壁画墓和位于大同郡的八清里壁画墓。本文将围绕这些朝鲜境内高句丽墓所见音乐壁画的内容、分类和特征进行探讨。

一、音乐壁画的内容③[朝]全畴农:《关于高句丽古坆壁画上乐器的研究》,奚传绩译,《音乐研究》1959年第3期,第85-104页;第4期,第87-91页。赵俊杰:《4-7 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研究》,吉林大学2009 年博士学位论文。王策:《朝鲜玉桃里高句丽墓葬研究》,吉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朝鲜境内所见带有音乐壁画的高句丽墓中,以安岳3号墓时间为最早,以江西大墓时间为最晚。现以时间顺序,将各墓音乐壁画内容分述如下:

1.安岳3号墓

安岳3号墓为带有前、中(左右各有一侧室)、后室及回廊的多室墓。墓室满绘壁画,以人物风俗为主。所见音乐壁画包括跽坐奏乐图、乐舞图和多幅行列图④[朝]全畴农:《关于高句丽古坆壁画上乐器的研究》,奚传绩译,第98-102页。。其中跽坐奏乐图(见图1)见于前室右壁西南角,乐舞图(见图2)见于后室左壁,行列图见于回廊东壁、后壁及甬道前壁。行列图可具体分为三幅:其一,大行列图(见图3),见于回廊左壁;其二,行列图(见图4),见于回廊左壁拐角处至后壁前部;其三,吹角图(见图5),见于甬道前壁左侧。

图1 跽坐奏乐图

图2 乐舞图

图3 大行列图

图4 行列图

图5 吹角图

安岳3 号墓是目前所知朝鲜境内高句丽壁画墓中音乐壁画最为丰富的一座,包括舞蹈、器乐演奏等多种内容。在跽坐奏乐图(见图1)中,可见四位跽坐乐人,左方第一位乐人击奏建鼓,第二位吹奏排箫,第三位、第四位留存图像模糊,演奏乐器已不可知。乐舞图(见图2)中,三人跽坐奏乐、一人舞蹈。三位乐人从左至右分别演奏琴筝类乐器、圆形音箱琵琶(阮咸)、竖笛类乐器(时称“笛”)。在大行列图(见图3)中,主要为位于前部的建鼓、钟等乐器和位于后部马上奏乐使用的排箫、鼓、铎等乐器。在行列图(见图4)和吹角图(见图5)中主要可见角的使用。

2.台城里1号墓

该墓为带前室(有左右侧室)、后室的二室墓。壁画损伤严重,主题为人物风俗图,后室后壁绘一人,跽坐演奏琴筝类乐器(见图6)。

图6 抚琴人物图⑤[朝]全畴农:《关于高句丽古坆壁画上乐器的研究》,奚传绩译,第103页。郑德渊先生曾在其著作《中国乐器学》中将弹拨乐器分为琴筝族、琵琶族、扬琴族和箜篌族几个子类。其中琴筝族的共同点是有一长方形共鸣体,张以琴弦,平放弹奏。(郑德渊:《中国乐器学:中国乐器的艺术性和科学理论》,台北:生韵出版社1984年版,第201页。)受其启发,笔者在对壁画中的弹拨乐器进行辨别时候提出了琴筝类、琵琶类等概念。(参见王希丹:《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年版。)图6为演奏者跽坐演奏,所执乐器呈横卧类长方形,琴头置于演奏者腿上,琴尾置于地上,琴面看到琴弦数根,其余图像已漫漶不清,综合判断此乐器,可知为琴筝类乐器。因此图片命名中的“琴”为泛指。

3.德兴里壁画墓

该墓为带前室、后室的二室墓。墓道与墓室满绘壁画,以人物风俗为主题。音乐壁画见于前室前壁左侧的行列图和后室后壁的侍从演奏图。

图7 行列图⑥[日]朝鲜画报社:《高句丽古坆壁画》,东京:朝鲜画报社出版部1985年版,图61。

图8 墓主人坐像及侍从奏乐图⑦[日]朝鲜画报社:《高句丽古坆壁画》,图54。

在行列图(见图7)中,上部可见骑马吹奏角、击奏鼗鼓的形象,下部为演奏建鼓。在侍从奏乐图(见图8)中,墓主人身后左侧第一位为女性圆形音箱琵琶(阮咸)演奏者,右侧第二位为男性横笛类乐器(时称“笛”)演奏者。

4.玉桃里壁画墓

该墓为前后两室墓,壁画主题为人物风俗、四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后室左壁绘有歌舞图(见图9)。

图9 群舞图⑧王策:《朝鲜玉桃里高句丽墓葬研究》,吉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3页,图十九。

在玉桃里壁画墓后室左壁第二界栏中,可以清晰的辨认九位舞者(见图9),为首第一位舞者面向右侧,与自第二位舞者起的其他舞者相向而舞。位于第二界栏左侧的七位站立者为歌者或观者,暂不可知。

5.平壤驿前二室墓

该墓为前室带左右两龛的二室墓,前室右壁绘面向右龛的鼓乐手(见图10)。

图10 鼓乐手⑨[朝]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壤驿前二室墓发掘报告》,载《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版,图片XXXVI。

从残留的鼓乐手图像中,从左至右,可见一男子演奏吹角、一男子击建鼓,可能为步行演奏。

6.龛神塚

该墓为前、后二室墓,墓室壁画以人物风俗为主。前室前壁有鼓吹行列图(见图11),惜具体位置不详。

图11 鼓吹行列图⑩[日]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版,第四九八页。

在龛神塚鼓吹行列图(见图11)中可见于马上击鼓、吹角者。

7.东岩里壁画墓

该墓带前、后室的二室壁画墓,壁画几乎剥落殆尽,壁画以人物风俗为主。前室碎块中可见舞蹈场景,惜目前尚未得见。

8.药水里壁画墓

该墓带前室(左右各一龛)、后室的二室墓。前室与后室满绘壁画,主题为人物风俗、四神。音乐壁画为行列图,位于前室前壁左右两侧。

图12 药水里壁画墓行列图1⑪[朝]朱荣宪:《药水里壁画墓发掘报告》,载于《考古学资料集第3 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版,图片LXXII。

图13 药水里壁画墓行列图2⑫[朝]朱荣宪:《药水里壁画墓发掘报告》,载于《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图片LXXI。

在药水里壁画墓鼓吹行列图1(见图12)中可见马上吹角者。鼓吹行列图2(见图13)中可见行走击建鼓、马上播鼗、吹角者。

9.八清里壁画墓

该墓为带前、后室的二室壁画墓,天井部分壁画已经剥落,其他各处也损伤严重。壁画以人物风俗、四神为主。音乐壁画主要见于前室左壁的鼓吹行列、百戏图(见图14)之中。

图14 鼓吹行列、百戏图⑬[朝]田畴农:《大同郡八清里壁画墓》,载于《考古学资料集第3 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3 年版,图2。

由图中可见行走击建鼓者、吹角者,以及一位位于图像中央位置的站立演奏圆形音箱琵琶(阮咸)者。

10.高山洞10号墓

该墓为前室带左右侧室的二室墓。损毁严重,壁画以人物风俗为主。后室前壁纹饰带下方绘两男一女舞蹈。

由舞蹈图(见图15)中可见三位舞者并立而

舞,两边为男性舞者,中间一位为女舞者。

图15 舞蹈图⑭赵俊杰:《4-7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研究》,第220页。

11.水山里壁画墓

图16 行列图⑮[日]朝鲜画报社:《高句丽古坟壁画》,图109。

水山里行列图(见图16)中主要可见行进中演奏鼓类乐器者、吹角者。

12.安岳1号墓。

该墓为铲型单室墓。室内满绘壁画,主题为人物风俗。前室南壁行列图中可见残留的乐器图像,形似建鼓(见图17)。

图17 乐器演奏图⑯[朝]全畴农:《关于高句丽古坟壁画上乐器的研究》,奚传绩译,第103页。

13.大安里1号墓

该墓分为前、后二室墓。墓室壁面满绘壁画,以人物风俗、四神为主。音乐壁画见于前室后壁的行列图(见图18),其中可见马上吹角者。

图18 行列图⑰[朝]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龙冈郡大安里第1 号墓发掘报告》,载《考古学资料集第2 集——大同江与载宁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图片XXI。

14.双楹塚

该墓为前、后二室墓。墓室满绘壁画,以人物风俗、四神为主题。音乐壁画见于墓道两侧的行列图,惜未见图⑱[朝]全畴农:《关于高句丽古坟壁画上乐器的研究》,奚传绩译,第89页。“此外,双楹塚羡道东西两壁的行列图的场面似乎也很热闹华丽。东壁上画的是两辆牛车,……在这些男女的立象中夹杂着鼓手。西壁上画的和东壁上一样,也有牛车,……在这些男女之间也夹杂着鼓手和举鉾跳舞的人。”原文标注的参考文献为[日]关野贞:《平壤西部的高句丽古坟》朝鲜的建筑和艺术、双楹塚(该文注释③)。。

15.江西大墓

该墓为铲型单室墓。壁画精美,以四神为主题。天井绘有伎乐仙人,其中南侧天井(前壁上方)见弹阮咸仙人、弹琴筝类乐器仙人(见图19),北侧天井(后壁上方)见吹横笛类乐器(时称“笛”)仙人、吹角仙人(见图20)⑲[朝]全畴农:《关于高句丽古坟壁画上乐器的研究》,奚传绩译,第85-104 页;第4 期,第87-91 页。[日]平山郁夫、[日]早乙女雅博:《高句丽壁画古坟》,东京:共同通信社2005年版。。

图19 南侧天井伎乐仙人图1⑳[日]平山郁夫、[日]早乙女雅博:《高句丽壁画古坟》,第200页。

图20 北侧天井伎乐仙人图2㉑[日]平山郁夫、[日]早乙女雅博:《高句丽壁画古坟》,第196页。

二、音乐壁画的分类

通过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知,朝鲜境内高句丽墓音乐壁画内容丰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总体可以分为世俗音乐图像和非世俗音乐图像两大类,世俗音乐图像包括乐舞图、行列图和乐器演奏图(残);非世俗音乐图像主要为伎乐仙人图。现分述如下:

1.行列图。主要见于安岳3 号墓、德兴里壁画墓、龛神塚、药水里壁画墓、八清里壁画墓、水山里壁画墓、安岳1 号墓、大安里1 号墓、双楹塚之中。涉及壁画墓共计9 座,数量占据朝鲜半岛高句丽壁画墓中包含音乐图像者一半以上。其中行列图又可分为步行行列、马上行列两种类型。步行行列主要见于安岳3 号墓、德兴里壁画墓、药水里壁画墓、八清里壁画墓、水山里壁画墓,涉及乐器主要为建鼓、鼓、钟、角。马上行列主要见于安岳3 号墓、德兴里壁画墓、龛神塚、药水里壁画墓、八清里壁画墓、大安里壁画墓,涉及乐器主要为排箫、鼓、鼗鼓、铎、角等。

2.乐舞图。主要见于安岳3 号墓、玉桃里壁画墓、高山洞10 号墓和东岩里壁画墓之中。共涉及4 座壁画墓。其中东岩里壁画墓尚不得见,现将剩余三者进行比较。由安岳3 号墓乐舞图(见图2)和玉桃里壁画墓群舞图(见图9)、高山洞10 号墓舞蹈图(见图15)对比可知,前者由伴奏者与舞蹈者共同组成,且伴奏者服饰为汉魏风格;后两者的衣着则具有较为鲜明的高句丽风格,且与集安所见的舞踊墓群舞(见图21)服饰、舞姿有相通之处。值得一提的是,《通沟》中曾指出,舞踊墓群舞图上方有一弹阮咸伴奏者,结合朝鲜半岛八清里壁画墓中所见的世俗奏乐弹阮咸者可知,高句丽舞蹈可能会使用阮咸作为伴奏乐器。但目前在吉林集安地区和朝鲜半岛发现的高句丽舞蹈图中,跽坐奏乐伴奏仅见安岳3 号墓乐舞图一例,且其服饰、舞姿也与其余所见高句丽舞蹈图差异较大㉒王希丹:《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第119页。。

图21 舞踊墓群舞图㉓方起东:《集安高句丽墓壁画中的舞乐》,《文物》1980年第7期,第34页,图一。

3.乐器演奏图(残)。这一分类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分类。对于当前留存的图像中,有许多是残缺不全的,因此无法确切获知其原有乐器演奏图像的类型,可能原属于舞蹈图、行列图等,但目前只能以当下所呈现的残留图像进行分类,不好臆测。因此本类别中包含乐器演奏图以及乐器演奏图残片。主要见于安岳3 号墓、台城里1 号墓、德兴里壁画墓、平壤驿前二室墓、八清里壁画墓、安岳1 号墓。共涉及6 座墓葬。所见乐器主要包括建鼓、排箫、阮咸、横笛、角等。

4. 伎乐仙人图。在朝鲜半岛高句丽壁画墓中,伎乐仙人图目前仅见于江西大墓。仙人演奏乐器包括横笛、角、阮咸和琴筝类乐器。在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中,伎乐仙人图见于舞踊墓、三室墓、长川1 号墓、五盔坟4 号墓和五盔坟5 号墓之中。所见乐器除横笛、角、阮咸、琴筝类乐器外,还有卧箜篌、排箫、细腰鼓、竖笛类乐器等。㉔王希丹:《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第191页。通过两者比较可知,朝鲜半岛目前所见伎乐仙人图数量较少,涉及乐器种类亦较集安为少。

三、音乐壁画的特征

由当今研究可知,高句丽壁画墓主要见于中国东北部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其中涉及到音乐壁画的高句丽墓主要见于中国吉林集安地区与朝鲜半岛地区,中国集安涉及壁画墓7 座,朝鲜半岛涉及壁画墓15 座。除了通过分析可以获知朝鲜半岛高句丽壁画墓音乐壁画自身的特征之外,从对比的角度来看,也可以更为明晰的给予朝鲜半岛地区高句丽墓音乐壁画的特点定位。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如下:

其一,朝鲜半岛高句丽壁画墓中,以产生于公元5 世纪至6 世纪初的音乐壁画数量为最多,同时以南浦市区域高句丽墓所见的音乐壁画数量最多。从产生年代来看,这些带有音乐壁画的高句丽墓约产生于公元4 世纪至7 世纪之间,其中以安岳3 号墓为最早,江西大墓为最晚。通过分析可知,位于黄海南道的安岳郡、南浦市区域于公元4 世纪中叶开始出现音乐壁画;其后的公元5 世纪至公元6 世纪初是目前所见高句丽墓音乐壁画数量最多的时期,主要见于南浦市区域、平壤市区域和平安南道区域;至公元6 世纪上半叶至公元6 世纪末,在黄海南道和南浦市区域仍有音乐壁画产生;至公元7 世纪初至7 世纪上半叶,仅在南浦市区域发现1 座具有音乐壁画的高句丽墓。由此可知,朝鲜半岛所见高句丽墓音乐壁画中,以南浦市区域所见数量为最,且贯穿公元4 至7 世纪。学者赵俊杰曾经指出,4-7 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墓葬绝大多数分布于二区,其中壁画墓数量也占绝对优势。该地区是原乐浪郡领地,平壤更是乐浪郡以及高句丽后期都城所在,人口密集,墓葬数量最多,是历来调查与发掘的重点,因此这里所反映的墓葬数量与其在整个西北朝鲜的地位是相符的㉕赵俊杰:《4-7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研究》,第55页。。从涉及音乐壁画的高句丽墓情况来看,与此说相符。音乐文化的发展从来都与经济、制度的发展、发达密切相关,从音乐壁画反映出的情况可知,南浦市区域所反映的音乐文化内容确实更为丰富。

其二,朝鲜半岛高句丽壁画墓中音乐壁画的内容经历了自身的变迁,既体现了由世俗图像到非世俗图像的转化,也体现了音乐文化元素的转变。朝鲜半岛高句丽墓中的音乐壁画题材可以分为行列图、乐舞图、乐器演奏图和伎乐仙人图四大类,这些类型的出现、发展除了与地域相关之外,同时又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 行列图数量为最,且几乎贯穿朝鲜半岛高句丽壁画墓的全部产生时期。

2.在乐舞图中,见于公元4 世纪中叶的安岳3 号墓乐舞图与其他见于公元5 世纪中叶至6 世纪初的三座壁画墓所见乐舞图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以看到文化元素的变迁。

3. 乐器演奏图(残)的类别比较庞杂,其中较为完整的是安岳3 号墓跽坐奏乐图和德兴里壁画墓奏乐图。德兴里壁画墓是朝鲜半岛所见唯一一幅墓主人身后出现乐器演奏者的图像,类似图像在集安并没有出现;其余的乐器演奏图中,台城里1 号墓所见的抚琴人物图近似于跽坐奏乐图或伎乐仙人图(参考舞踊墓弹卧箜篌仙人图);平壤驿前二室墓、安岳1 号墓所见奏乐图更接近于行列图的残片。通过如上分析可知,在目前所见的乐器演奏图中,朝鲜半岛颇具特色的图像为安岳3 号墓、德兴里壁画墓和八清里壁画墓所见乐器演奏图。安岳3 号墓跽坐奏乐图、德兴里壁画墓奏乐图所见服饰相近,其演奏形式在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中亦不得见;八清里壁画墓百戏图中有一位阮咸演奏者,作为世俗音乐场合中站立的单独乐器演奏者,此壁画在集安亦未得见,但可能与舞踊墓舞蹈图的伴奏者描绘情形相似。

4. 伎乐仙人图的最终出现。集安所见高句丽墓音乐壁画之中,伎乐仙人图几乎贯穿了所有壁画墓的产生年代,并呈现出了自身从无序到有序、文化元素变迁的发展过程。朝鲜半岛所见高句丽墓音乐壁画中,伎乐仙人图目前仅见于产生年代最晚的江西大墓之中,其服饰、图像位置等因素与五盔坟4 号墓、五盔坟5 号墓有相近之处,但所见乐器并不丰富,由于目前资料有限,乐器的讨论仅限于大的类别,无法对细节进行讨论(比如所见琴筝类乐器是否为卧箜篌等)。

结合以往的研究我们可知,朝鲜半岛高句丽墓音乐壁画的数量、内容都远胜于集安高句丽墓音乐壁画的情形。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地方政权,高句丽的音乐历史研究必然立足于中国集安地区、朝鲜半岛地区公元4-7 世纪音乐历史的解读。在过去的研究中,集安高句丽墓音乐壁画的研究获得更多的关注,对朝鲜半岛公元4-7 世纪壁画墓中音乐图像资料的全面清理、研究工作还可进一步展开。本文对朝鲜半岛该时期的音乐壁画进行了粗略的梳理,以期未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研究。历史上的高句丽,其疆域不断扩大,并经历了都城的变迁,在此过程中,其文化的中心不可避免的产生迁移。从音乐历史的角度来看,高句丽的相关音乐文献史料多为“他者”的视角㉖由于高句丽自身并没有留下相关的文献史料,因此目前所见的高句丽相关音乐史料主要来自于中国历史文献和朝鲜半岛、日本后世的文献记载。中国正史中所见高句丽音乐史料自《三国志》始,包括《后汉书》《梁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旧唐书》等。朝鲜半岛后世文献主要包括《三国史记》《高丽史》等。日本文献记载主要包括《日本书纪》《日本后纪》等。这些相关记载都不是出自高句丽自身的记写,因此可称为“他者”的视角。基于此点,以及后世传抄整理、陈述立场等多重原因,对这些史料中所反映的高句丽音乐内容需要进行甄别和辨析,以期获得较为可靠的历史讯息。,而音乐壁画则更为直接的提供了它自身的历史讯息。诚然,音乐壁画所反映的音乐活动又受制于许多其他因素,比如壁画主题、内容布局、丧葬习俗、描绘准确度等等,特别是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在公元5 世纪的政权变革问题、自治领问题等等,都会影响到音乐壁画所反映的音乐历史内涵,这些也都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内容。

我们认为,集安高句丽墓音乐壁画是中国音乐史视域下高句丽音乐研究最为直接、典型的材料。在以往的研究中,通过对集安高句丽墓音乐壁画的对比,我们可知,公元4-7 世纪是高句丽经济文化最为鼎盛乃至走向衰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貌最能够体现高句丽的文化特色,具体体现在歌舞风俗、歌唱记载、乐舞、鼓吹乐、乐器、其他民俗活动中的音乐、音乐图像遗存及音乐交流等方面。然而正是在这一时期之内,高句丽经历了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产生于公元4-7 世纪之间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壁画墓中的音乐壁画,恰恰从音乐历史视角反映了这一情况。曾有学者提出朝鲜半岛北部的壁画墓存在“高句丽化”的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一线条更为具体的存在,以音乐壁画的衍变来说,安岳3 号墓、德兴里壁画墓所呈现的汉魏音乐文化特征与集安所见有着较大不同,其后虽然音乐壁画中的服饰、乐器甚至舞蹈元素逐渐的发生变化,然而“行列图”作为主要音乐壁画类型的情况在朝鲜半岛得以延续,直至最后以非世俗图像内容的四神主题壁画完全代替了世俗图像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如此“重要”的行列图在集安高句丽墓音乐壁画中目前并未得见,可见这一音乐壁画的类型可能与乐浪郡由来已久的汉魏“亚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㉗考古学者王培新曾经指出,从考古发现来看,公元4世纪之前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已经呈现出了汉魏晋文化系统的特点。从总体上看,乐浪文化属于汉魏晋文化系统,同时具有着自身的特征。参见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1 页。因此为了对乐浪地区的文化特征加以区分,本文中将乐浪文化称为相对于汉魏晋文化系统这一“主文化”的“亚文化”。。反观时代更早一些的辽阳汉魏壁画墓情况,其音乐壁画以宴饮乐舞图为主,又与朝鲜半岛所见情形有较大不同,然而从服饰、所见乐器来看,却有着相通之处。

附表:朝鲜半岛高句丽壁画墓中的音乐图像总表㉘相关参考资料已在前处注释注明,整理截止时间2020年4月1日。

猜你喜欢

安岳集安高句丽
集安组织理事会会议闭幕
安岳柠檬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四川:安岳柠檬减产价格创新高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试论抚顺地区高句丽与女真城址之异同
深情
Uncertainties Brought by Free Indirect Speech
集安最美 因为有你
高句丽独特丧葬习俗探析
隋唐为什么要攻打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