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近十年日本动画电影创作的时代个性

2020-10-14

电影文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新海宫崎骏动画电影

周 焱

(西北大学 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2016年8月21日晚,里约奥运会闭幕式现场,日本时任首相安倍晋三亲自参与2020年东京奥运会宣传表演,变身任天堂经典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中的马里奥,接过经由凯蒂猫、“足球小将”大空翼等耳熟能详的动漫角色与游泳名将北岛康介等金牌得主手中的红色皮球,通过哆啦A梦帮助下挖好的“下水道”,由东京“穿越”到里约,完成两座城市的奥运任务交接。安倍在闭幕式结束后表示:“希望借助日本动漫人物的力量展现日本的软实力。”这种对动漫寄以厚望的国家宣传方式,可谓世界独有、史无前例。众所周知,动画产业是日本最具生命力和韧性的产业,也是少数几个没有受到199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仍持续稳步发展的行业。如果说1958年长篇彩色剧场动画《白蛇传》开启了日本商业动画电影之门,那么1963年开播的电视系列动画《铁臂阿童木》则加快了商业电视动画的发展步伐。之后日本动画稳健发展,并于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中期的十年间掀起了“第三次动画热潮”。2007年到2008年间的经济危机,也未破灭其成长神话。2010年日本动画业再次步入正轨,进而在2017年总产值首次突破2兆日元(约1331亿元人民币)。根据日本《2019动画产业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动画产业规模比前年增加190亿日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2.1814万亿日元(约1452亿元人民币)。按照日本著名动画评论家津坚信之的分类,日本动画大致经历了以下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1963—1960年末期)

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播放到动画电视的稳步发展,可谓日本动画的第一次革命。但此时的观众定位只局限于儿童层,并滋生了动画角色商品化的社会现象。

第二次革命(1970年代—1980年代)

《宇宙战舰大和号》(1974—1975)的开播到录像制品的贩卖,引发了日本动画的第二次革命,观众群也由儿童扩展到青少年层。长片剧场动画《风之谷》(1984年)也是在这一时期问世,该作品确立了宫崎骏的导演地位。

第三次革命(1995—2000年代初期)

自1995年《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热映开始到200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深夜动画、DVD的贩卖战略开始影响日本动画产业。1997年《幽灵公主》以193亿日元刷新了日本票房新纪录,观众群也逐渐由吉卜力为首的一般粉丝群扩展到至今为止没有过的女性观众层以及不太区分真人演绎和动画差异的青少年层,甚至延伸到海外观众群。

回顾2009—2019年近十年的日本动画史,可以说是一个后浪推前浪、新旧交替的时代。在日本动画业再次步入正轨的2010年,木偶动画大师川本喜八郎(1925—2010)与天才动画导演今敏(1963—2010)相继病逝,2013年9月6日,宫崎骏则再度宣告引退,次年吉卜力公司宣布解散,吉卜力创办者之一的高畑勋(1935—2018)也因病去世。押井守虽然强悍,但也过了巅峰期。曾在东映辉煌时期的元老级大师大冢康生(1931— )、月冈贞夫(1939— )都已年迈,退居教育二线,这一切都标志着日本动画一个时代的完结。如果说东映动画、吉卜力曾是日本商业动画的标志,那么在宫崎骏宣告引退、高畑勋离开人世后的日本商业动画又将何去何从?“后宫崎骏”“后高畑勋”时代是否来临?谁又将取代他们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动画大师地位?

日本动画业界普遍认为“后宫崎骏”人选,应像宫崎骏本人一样兼顾文化层面与商业层面双方面条件,缺一不可。众所周知,日本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多以大众娱乐方式被海外所熟知,其中动画的作用功不可没。而曾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美国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宫崎骏,当之无愧是日本动画乃至日本文化的代言人,他不仅奠定了日本动画在电影艺术以及大众文化领域中的地位,更开启了日本动画获得世界性评价的新时代,具有无可厚非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同时,宫崎骏的长篇剧场动画也是成功商业动画的代名词。纵观日本电影历代票房收入排行榜,截至2015年,最高票房率前10部影片中有6部来自吉卜力工作室,而其中有5部出自宫崎骏本人之手。

曾在吉卜力执导过动画影片的宫崎吾朗虽继承父业,却无法超越父辈神话。而有着长期原画与导演经历的米林宏昌,在离开吉卜力后执导剧场动画《玛丽与魔女之花》(2017),虽产生了一定的商业效应,但影片从整体上无法摆脱吉卜力的影响,随处可见宫崎骏的身影,并未创建起属于自己的风格,欠缺独特魅力。

一、“后宫崎骏”的理想接班人——新海诚与细田守

业界普遍认为,“后宫崎骏”在某种意义上不应该仅仅是宫崎骏的复制,而是应该与宫崎骏并驾齐驱,甚至超越其存在的导演。即对日本乃至世界动画有着一定影响且具有个人风格魅力的导演。就这两点而言,作为新生代的新海诚与中生代的细田守可谓是最佳人选。

出身于百年建筑世家“新津组”的新海诚(1973— ),原名新津诚,2016年以《你的名字》一举成名。该片讲述的是在都市与乡村各自生活的少男少女在梦中邂逅,穿越时空,身份互换的故事。8月在日本上映仅80天票房就突破184亿日元,一举成为历代日本电影票房排行榜之第二名,与宫崎骏的影片不相上下。12月又在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地区)、泰国、韩国等地上映,备受影迷关注,很快超越《千与千寻》成为日本在海外票房收入最高影片。

早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就曾推出过《星之声》(2002)、《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秒速五厘米》(2007)、《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言叶之庭》(2013)5部动画电影,以及《她和她的猫》(2001)等动画短片,都取得不错的口碑与奖项,在影迷圈有着较高人气。而《你的名字》的成功,则让新海诚一跃扬名四海,尤其是海外知名度的提高。

新海诚的作品在画风上擅长天空云雾、光影街区等背景的描绘,唯美且带有透明感,写实却具有魔幻色彩,光怪陆离的光影处理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内容上则擅长描绘少男少女的情感世界,注重人物内心独白,运用“时间”“距离”“速度”等外部因素,衬托少男少女情感上的内在相思相恋、爱别离苦。其作品所具有的原创性,以及超越自我的创新性,都与宫崎骏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

其作品在视觉上,通常对大量现实场景(东京街区、地铁)进行动画化处理,带来的是真实与超越真实的唯美奇观。据说每部作品在创作中通常会拍摄上万张照片,然后用Photoshop或After Effects之类的软件进行加工处理,合成动画背景。看似简单的操作,却需要的是创作者对于技术、对于“美”的把控。

在新海城的作品中,无论是山川河流、花鸟草虫,抑或是云舒霞卷、斜风细雨,还是都市的高楼林立、地铁的纵横交错……这些司空见惯的风景在经过他的艺术加工后,会变得更加纯粹、鲜明,使现实世界脱胎为超现实的唯美。黑格尔就曾提出“艺术之美必定高于自然之美”之说,并指出“一切出于心灵的东西都高于自然”。显然新海城的作品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

日本著名电影评论家加藤干郎认为动画与实拍电影在风景的处理上,最大的差异是动画“不得不从头创造一切”,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同时就商业角度而言,传统动画中“具有商品价值”的“动画角色”是影片的关键,所以“风景”基本是被忽略、不被重视的存在。而新海诚的影片却没有采用将作为前景形象的“角色”与背景的“风景”分开的二元论。在新的影片中,采用的是“人物与风景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切分的”一体化处理,角色是风景的一部分。可以说新海诚颠覆了传统的动画电影中以故事优先,根据故事选择背景的手法,而是将风景选择优先化,根据风景的动、静来决定故事结构,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风景成功地立体展示剧中人物的“性格”“性情”等心理变化。

新片《天气之子》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全国359家影院上映,上映前三天票房就突破了16.4亿日元,已经超过了《你的名字》128.6%,《天气之子》是目前2019年日本上映的电影中票房最高的电影,也将进入日本电影票房史收入排名前十位。(10部里有7部动画作品,7部里面有5部是宫崎骏的,2部是新海诚的)。

与宫崎骏影片受众年龄层偏低不同,新海诚的作品则更多面向的是青少年与成人。就这点而言,细田守的作品则更具“后宫崎骏”特征,其影片关注更多的是儿童问题与家庭问题。

细田守(1967— ),早年曾入职东映动画,2005年独立后执导的爱情动画电影《穿越时空的少女》(2006)、科幻动画《夏日大作战》(2009)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均获得当年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电影。2011年12月成立地图动画制作公司(STUDIO CHIZU)后,推出原创动画《狼孩子雨与雪》(2012),创下42.2亿日元票房纪录,先后在45个国家地区上映,获得包括锡切斯国际奇幻电影节、横滨电影节、日本电影学院奖、东京动画奖在内的多个奖项。2015年执导的《怪兽之子》,上映仅30天票房就突破38亿日元。该片同样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电影,以及安妮奖、费城电影节、圣·塞瓦斯蒂安等多个国际电影节提名。而新片《未来的未来》(2018)则更让细田守达到人生创作巅峰。截至2019年2月,该片除斩获安妮奖最佳独立动画长片佳绩外,还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成为首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非吉卜力出品的动画,成绩卓越。

虽在影片观众群定位上细田守与宫崎骏有着较多相似之处,但相比宫崎骏作品的欧化,细田守的题材与手法则更具东方性、本土性,显得相当“传统”。家庭的羁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母、亲子、成长问题是其不变的主题。如《夏日大作战》中讲述的是散落日本各地的大家族,因曾祖母90大寿集结于乡村,在女主夏希的带领下,家族共同携手使用花牌战胜网络敌人,阻止导弹挽救世界的故事;《狼孩子雨与雪》中则刻画了因狼人丈夫去世,独自来到北海道乡村抚养两位超能狼孩子雨与雪的坚韧母亲形象;《怪兽之子》讲述的是痛失母亲、失联父亲、拒绝亲戚抚养的少年九太,出走后偶遇怪兽剑客拜师学艺,经历成长和冒险的故事。对于亲情、人情的细腻刻画,都让观众感同身受。

细田守与新海诚二位导演被看作是“后宫崎骏”的理想接班人,其最主要原因是两人与宫崎骏相似,都擅长原创长片动画电影的创作(非漫画、游戏改编),且影片都带有自身作者烙印,极具个人风格,同时也都拥有享誉海内外的高知名度与高票房率。这都让日本业界对他们寄予厚望。

二、“后高畑勋”的最佳人选——片渊须直

如果说细田守与新海诚是“后宫崎骏”的理想接班人,那么片渊须直(1960— )则是“后高畑勋”的最佳人选。

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科电影系的片渊须直,2016年凭借《在这世界的角落》,不仅获选为日本文部省特选电影,还获得包括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在内的无数奖项。影片改编自河野史代的同名漫画,一反高举反战大旗、夸张煽情的战争片套路,截取芸芸众生中从广岛嫁到吴市的平凡姑娘阿玲的日常片段加以白描,以特殊历史背景下百姓朴实无华的日常生活为中心,用娓娓叙述和细腻刻画引发观众的共鸣。影片在类型上很难划分,既非战争片,也非家庭剧;既有令人忍俊不禁的瞬间,又有催人泪下的情节;被看作是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纪实性动画”代表。

这部口碑与票房双赢,前期全靠众筹,且募集金额刷新日本国内众筹总额纪录的影片,2016年11月上映时,仅有63家小剧场放映,但短短一周时间,观众总动员数就飙升到第10位。与前作《新子与千年魔法》(2009)类似,影片都是在仅靠口碑或社交网站上对作品称赞的情况下座无虚席。公映到第14周时票房收入已超过20亿日元,对于这样一部非主流动画电影而言,可谓是特例中的特例。

《在这世界的角落》中既没有奇幻与奇迹,也没有魔法与变身,更没有巨大机器人与外星世界,可以说没有任何所谓“像动画”的特征。片渊须直在考据大量史料与现场采风、实地取材的基础上,追寻“活着的人的足迹”,深刻而自然地还原当年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片中散文诗般的叙事、朴实的人物设计,以及对于日常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无不让人看到高畑勋执导的《萤火虫之墓》(1988)以及《岁月的童话》(1991)的纪实主义身影。尤其是细节刻画上,可以说是完全秉承了高畑勋导演提出的关于动画中日常生活行为拥有特殊“放大”意义理论的传统,仅片中全家人吃饭的镜头,就细腻到耗费300张动画的地步。这种正面描绘日常生活,通过严谨的史实考证在琐事上花费笔墨的纪实主义风格,以及浓厚的历史责任感,都可以认为是“知识型”动画大师“后高畑勋”的最佳人选。

三、其他导演

除了上述新海诚、细田守、片渊须直等导演以外,中生代导演汤浅政明(1965— )、神山健治(1966— ),以及新生代导演山田尚子(1984— )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代表着近十年日本商业动画电影的核心力量。

曾活跃在1990年代电视系列动画《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的汤浅政明,2017年推出了两部动画电影《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与《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前者改编自森见登美彦的同名小说,保留其一直以来“汤浅流”的幽默、“搞怪”、另类画风,以意识流的方式描述天真乐观的少女香菜。后者《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则是一部原创动画,讲述的是因双亲离异而抑郁寡欢的少年“海”与人鱼“露”的相遇故事,获得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水晶奖。该片也被看作是汤浅向大众市场、商业动画靠拢的转折之作。

曾导演过科幻电视系列动画《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的神山健治,新片《午睡公主~我不为人知的故事》(2017)则转向私人、家庭题材。正如导演自身所言:比起“在日本的闭塞感和经济停滞中,向和平时代提出疑问”的《攻壳机动队》系列,本片“只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作品”,是一部“想做给女儿看的影片”。

《午睡公主》的创作题材,如同细田守在新片《未来的未来》中以自己两个孩子为原型,表现4岁孩子的日常生活一样,也是一部只关注家庭、亲情、私密生活的作品。而这种关注日常生活的动画影片,近年来也逐渐成为日本动画创作中的一种新趋势。

在山田的影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机器人、怪兽、魔法、魔幻,有的只是对“美少女”们日常生活的“轻描淡写”,故事虽看似平淡,缺乏情节起伏与矛盾冲突,但一个脚步特写、一个视线交错或是一个长发的甩动……都能赢得影迷的共鸣与热捧,取得票房与奖项的双赢。仅《声之形》票房收入就超过23亿日元,成为当年日本电影票房前十,并先后获得包括日本电影学院奖优秀动画、日本电影评论家大赏动画部门作品奖、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动画部门优秀奖、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提名等多个海内外奖项。

四、新海诚的“世界系”与山田尚子的“日常系”

山田尚子影片中出现的唯美写实、光影斑驳的京都街景,与新海诚影片中的背景美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影片被认为是“日常系”动画的代表。“日常系”动画形成于2000年代以后,被认为是御宅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通常以描绘美少女角色闲散的、不着边际的会话、日常生活为主线的作品群。概括而言,指动画影片中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没有具有超能力的角色战斗,就连校园动画中不可或缺的“恋爱”描写都没有,有的只是为一些小事一悲一喜的普通学生,以及她们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同时,影片的背景都是以“当代日本”为舞台。

而新海诚的作品在日本被归类于“世界系”动画。这一类动画往往不具备完整的世界观描写,只着重刻画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问题,且将两人的感情与世界命运相连。具体而言,以男女主人公(“你和我”)为中心的小关系问题,不做中间铺垫,直接关联到“世界危机”“世界末日”等大抽象问题的一类影片。

虽然新海诚的影片背景也同样以“当代日本”为舞台,但如前所述其采用的是“人物与风景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切分的”一体化处理,而山田尚子所代表的“日常系”动画,则大都是在“等比大的世界”中,记录“美少女”的平淡日常生活,是一种将“角色”优先化的处理手法。

“世界系”与“日常系”可谓是进入新世纪后日本动画的一股新潮流,看似不同类型的影片,但新海诚与山田尚子两位新生代导演,却在对于现实场景的摄取与处理上不谋而合。

无论是新海诚《星之声》中的东京下北泽电车站,还是《言叶之庭》中的新宿御苑,抑或是《你的名字》中的飞驒古川电车站……与山田尚子《轻音少女》中的京都北白川大道,《玉子的爱情故事》中的出町柳商店街、鸭川……这些动画场景,都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地点。而动画的背景美术处理,可谓与现实地域风景无丝毫差异,都是在对当地风景进行实际拍摄后,导入电脑加工处理而成的,是一种与传统动画完全不同的独特创作手法。而这也掀起了一场本该在实拍电影中才会出现的观众“圣地巡行”热潮。

“圣地巡行”可谓是动画“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沟通桥梁,让看过动画作品的观众通过巡游“现实时空”(实际存在的风景),从而进入“虚拟世界”(风景照片处理过的动画背景)的空间叙述中,进而在作品中找到与角色间的共鸣。无论良莠,这种动画作品中所具备的“现实感”,是宫崎骏、高畑勋等老一代动画大师作品中所未有的。

可以看出,近十年日本动画电影在题材上,已经不再局限于用欧洲化模式来推销本国的想象域,也不局限于“纯日本”式的人类与神灵、幽灵共生共存的万物皆有灵主题,而是更多地采用实拍电影的叙事手法去尝试纪实主义与现实主义题材。正如细田守在第91届奥斯卡提名者论坛上(2019年2月23日)所言,动画同样也可以表现类似真人影片中的深刻主题(家庭问题、现代问题、人生问题)。而《未来的未来》这部“什么都没有,仅是描写孩子日常生活”的影片能被提名,也体现了奥斯卡奖对多元化主题的包容。同时,“世界系”动画与“日常系”动画也成为近10年日本动画电影新的创作趋势。而通过实拍照片进行电脑合成,创造具有“真实感”的动画背景,也成为新生代导演的共同创作特色之一,并掀起了一场观众的“圣地巡行”热潮。

2016年秋季,引退三年的宫崎骏再次撤回之前的引退宣言,宣布重新开始制作长篇动画电影,这也意味着宫崎骏时代并未完全结束。或许当下对“后宫崎骏”人选的提出有些操之过急,但并不为过。宫崎骏从出道开始一直都是日本动画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宫崎骏”与“后宫崎骏”并存的时代,也是一个新人辈出、动画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下一个十年日本商业动画又将为我们呈现怎样的奇迹,我们将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新海宫崎骏动画电影
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生产实习课教案
动画电影
宫崎骏动漫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归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