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诊断中肝脏增强CT与MRI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0-10-12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核磁共振检查室3016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质焦点符合率

高 颖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核磁共振检查室 301600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其病灶部位常位于肝脏,有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之分,给患者的生命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肝脏是转移性扩散的常见部位,尤其是来自结肠、肺、胰腺和胃的肿瘤,以及有发展风险的慢性肝病患者以及肝细胞癌患者,由于良性肝脏病变很常见,肝脏成像应该包括肝脏病变检测和表征[1]。通常使用对比增强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肝外恶性肿瘤可以排除肝和肝外受累的存在,当有肝转移后考虑实施转移瘤切除术时,可以使用组织特异性造影剂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MRI)的分期检查。而患有肝细胞癌风险的慢性肝病患者通常采定期超声检查进行肝脏筛查以确定局灶性肝脏疾病,当肝脏局灶性病变不明确时可以使用MRI,最后,对比增强MRI可以用于表征不确定肝脏肿块,并在需要时进行组织诊断时使用肝脏活组织检查[2]。这些检查方式以及相关造影剂技术仍在继续进步,在本文中,笔者对比了增强CT与MRI对于肝癌患者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确诊为肝癌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此次研究获伦理委员会(中国东营)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80例患者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76~36岁,平均年龄50.35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21±1.24)年。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癌的诊断标准;(2)精神、智力及沟通能力正常的患者;(3)年龄36~46岁;(4)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肺、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2)合并其他肿瘤疾病的患者;(3)有凝血障碍、精神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的患者;(4)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或中途退出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增强CT检查:患者以仰卧姿势固定,双手放在头枕上。 此次研究所使用的的64排CT扫描仪为全身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型号:GE Discovery HD 750;生产厂家:美国GE Medical Systems,LLC;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9第3301912号)用于扫描。 将非离子碘造影剂碘佛醇注射液(320mgI/ml;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67895;规格:20ml:13.56g)以1.5ml/kg的剂量注射(3.0ml/s)到患者的肘静脉中。 动态增强扫描在动脉期(注射碘佛醇后20~30s),静脉期(注射碘佛醇后60~70s)和平衡期(注射碘佛醇后150~240s)进行。 所有图像发送到工作站。

1.2.2 MRI检查: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首先,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3.0T磁共振扫描仪(型号:Achieva 3.0T TX;生产厂家: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280353号)进行常规扫描。扫描范围:扫描整个肝脏,从肝脏的上缘到下缘。成像时间,28s; FOV,38~42cm;层距离,0.6mm;层面厚度,3.0mm;层数24;成像时间, 5min16s。在常规扫描后进行灌注加权成像(PWI)。采用核磁共振双管高压注射器,以0.2ml/kg计量注射,以2.5ml/s的注射速度首先静脉注入轧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商品名称:马根维显;生产厂家:Bayer Schering Pharma AG;规格:469.01mg/ml×10ml;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59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0),而在第二管中注入20ml生理盐水。采用脂肪抑制THRIVE-dyn序列扫描横切面和冠状位。图像由处理软件处理。 选择肿瘤灶数最多的单层,分别测量包含肿块、主动脉、脾脏和坏死组织的增强区域位置、门静脉灌注(PVP)、肝脏灌注指数(HPI)、肝脏获得动脉灌注(HAP)和全肝灌注(TLP)。

1.3 评价方法 两位资深影像医师使用双盲方法共同阅读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诊断准确率=某种方法诊断确诊例数/金标诊断例数×100%。

2 结果

2.1 肝脏增强CT影像学结果 焦点中心与正常肝脏肿瘤的PS和MTT无显著差异(P>0.05); 焦点中心的BF、BV和HAF显著高于正常肝实质(P<0.05)。

2.2 肝脏MRI灌注参数的比较 焦点中心的HAP和HPI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焦点中心PVP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P<0.05);焦点中心与正常肝实质之间的TLP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增强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对比 MRI检查总符合率为97.50%,明显高于增强CT的87.50%(P<0.05),见表1。

表1 增强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对比[n(%)]

3 讨论

肝癌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质性疾病,具有病情严重、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等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肝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以及消瘦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肝癌患者若是未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损伤患者的肝脏器官,诱发上消化出血、肝癌破裂出血以及肝肾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患者可因肝性脑病而致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肝癌通常发生在肝内胆管或肝细胞中,其中前者可占病例的80%以上,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最多[3]。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通常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变化的结果。环境因素与遗传多态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4]。应注意定期做肝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改善预后,降低肝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5]。此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身体的状态,若是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到医院确诊就医,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6]。肝癌在临床救治上分为两步,首先是接受检查,确诊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给予患者药物或手术治疗。因此,临床检查在肝癌的后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肝癌诊断中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的诊断价值。目前临床上诊断肺癌疾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病理学检查、CT检查以及肝脏MRI技术检查。病理学检查是一种准确率极高的诊断方式,在临床上往往作为其他检查方式的金标准,然而由于其检查过程复杂,在临床治疗上很难普及,因此很少作为疾病检查方式。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肝癌的检测、鉴定、定位和分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诊断价值远远超过血清学,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CT扫描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周围器官影响小的特点,随着多层CT的出现,扫描时间变得更短,运动伪影干扰更小。本文发现,增强CT结果发现焦点中心的BF、BV和HAF显著高于正常肝实质;MRI结果发现焦点中心的HAP和HPI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焦点中心PVP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MRI检查总符合率远高于增强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往很多关于癌症诊断的文献结果相当[7]。其原因可能是MRI具有无创伤、无疼痛、检查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的优点。它具有高分辨率,对低血流灌注或缺乏血液供应的病变很敏感。因此,临床实践中主要采用CT和MRI进行诊断的检查。

综上所述,MRI诊断相比较增强CT对肝癌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实质焦点符合率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焦点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