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2020-09-30马菊红

考试周刊 2020年82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小学对策

摘 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迈入新时代的步伐的加快、近些年城乡开发的深入进行,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的劳动力涌向各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累。因此,就产生了诸多的留守儿童和孤巢老人,其中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然成了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报以关注,作为基层的老师而言,笔者对于小学留守儿童的现状做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也得出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文章围绕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及其对策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关心留守儿童现状的社会各界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对策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及其所存在的部分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并且学习成绩较差

很多的家长奔赴城市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缺乏相应的关注,也缺乏相应的管教和管理,导致了学生对于小学科目的学习缺乏相应的兴趣,且其学习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其在学校的所作所為也颇使得我们心寒和担忧。学生和父母的相处时间相对减少,也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氛围,因此其性格变得孤僻和自卑,部分心里本来内向的孩子显得尤为悲戚。生活在缺乏有效监管的环境之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逆反、自私自利的任性、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家长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本身就是一种无可奈何,而学生和爷爷奶奶间的代沟也使其缺乏学习上的交流沟通,以及缺乏学习兴趣,导致了学习成绩较差的现象。

(二)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部分问题

部分家长对于其孩子的学习有着较高的期待,对于孩子的管理较为严格,且将孩子的需求时时刻刻记在心上。如果家长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十分关注,并且注重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排忧解难,那么孩子的教育困境和教育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但是,部分农民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缺乏管教,且在心理上认为上学没有前途,甚至是将孩子的未来牢牢的束缚在外出打工、成家立业的固定途径上。孩子的爷爷奶奶存在着年龄大、缺乏文化、身体不好等诸多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无法提供更多具体的帮助。并且,在家长思想观念落后的情况下,很难为学生的教育做出更多的努力。

(三)教育基础落后教学设施残破以及安全问题

农村地区的整体教学环境相对落后,学校甚至缺乏相应的体育锻炼器材、教学场地、甚至是供暖设备。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教育经费的保障以及教学设施的建设工作都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学校又无力应对这些事情,因此只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次的原则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问题却显得越发突出,甚至成了农村小学教学以及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短板效应。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并不在身边,因此每到夏季似乎就如同出了笼的小鸟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是一些问题却随之而来。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也成了一大忧虑之处。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管教,在夏天往往会外出游玩,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险情,但是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在家庭居住地址和学校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家长可能又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孩子本身的安全意识也较为淡薄,尤其是在夏天的雨季,很多不守纪律,喜欢旷课的同学们喜欢去河边、湖畔、水边玩耍,而这也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存在,因此溺水触电等意外情况频发,在某些地区甚至发现了小学生被拐卖以及被伤害的恶性事件。

二、 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若干对策

(一)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解决他们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很多人逐渐的发现,如果没有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学习兴趣和个人爱好,那么将很难发挥积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需要得到学校和教师积极的关注。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部分留守儿童很大程度上缺乏父母的关怀,导致了其情感脆弱以及空虚。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就应当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梳理,并且加以斧正,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得到积极的调整,从而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运用在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上面来。作为老师,应当利用儿童的好奇心理,鼓励其发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帮助其建立心理上的自信,行为上的自信,生活上的自立自强,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以更高的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在此过程中,逐渐地帮助孩子们打开心扉与人交流,填补内心的空虚。

有的留守儿童特别喜欢打篮球或者踢足球,也有的孩子乒乓球打得很不错。这时候农村小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成立一些球类爱好俱乐部,让留守儿童可以有学习篮球技能以及足球技能的环境和场所。对于相应的基础设施,要做到科学利用合理运用,甚至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兴趣培养场所,让学生的天性得以顺利地绽放,并且可以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逐渐地帮助留守儿童养成正确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他们个人的成长。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本来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例如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时间运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会逐渐地得到解决,而这都是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兴趣爱好所带来的。

(二)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和关爱

小孩子期待着自己被认可、被关怀、被了解。然而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缺乏相应的关怀环境,部分由爷爷奶奶照顾的孩子,也由于被过度溺爱其实也并未享受到正确的关怀和关爱。作为老师,应当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健康关怀和良性关怀。作为家长,不仅仅要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多看望孩子,多关心孩子的成长。与此同时,家长和教师都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对于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了解。父母可以通过微信手、机QQ等方式和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对于孩子的生活情况给予百般呵护。对于教师而言,在课下尝试着和留守儿童做朋友,和留守儿童进行真挚的交流以及互动,从一言一行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因而,在此过程中进行家校互动就显得尤为必要。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时家长要发挥积极的作用。虽然不在家乡,没有守在孩子的身边,但是要及时地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情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可以定期和家长进行沟通互动。在家长群中对于留守儿童的近期状况进行通报,建立汇报机制,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做到家长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联系,对于彼此的孩子可以进行关怀和呵护,真正地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此过程中家校互动会真正地成为现实。农村小学教师和家长会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在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和关爱的过程中要注意施加关怀关爱的方式,同时不可过度地溺爱孩子,要施加良性的影响,让留守儿童可以健康地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在教师以及家长的庇佑下做温室里的花朵。在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努力下,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其心情得以舒畅,学习更加积极,志向得以确立。在我们社会各界、老师、父母的集体努力之下,使其享受到来自家庭、父母、社会等各方面的关怀,这对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可谓大有帮助。

(三)树立留守儿童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

正是由于家长的忽视和不关注,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以及缺乏相应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基础设施,才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理念的偏差、价值观念的扭曲。因此,我们更应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于外界的正确看法。老师尤其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其树立正确的榜样,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不应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要学会与其沟通,用心感化。家长也应正確教育孩子,做到有礼有节,情理皆通,最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例如,一些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教师选择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和事情来对学生开展积极的价值观念教导活动。对于同学之间闹矛盾、考试成绩不理想等一系列情况,询问留守儿童的具体做法,在得到她们积极地回答以后,再施加良性的引导。从而帮助留守儿童尽快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尝试和他人进行积极的交流活动,使得自身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世界观念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帮助家长端正教育观念提高认知

解决现阶段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最好途径之一就是由教师出面对于家长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帮助,不断地提高家长的认知高度和认知水平,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态度,从而为相关教育问题的解决发挥积极的作用。体现出家庭教育应有的效果,对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可以进行更多的探讨。农村小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家长会。对于一些家长无法到校的情况,可以进行线上家长交流会。对于现有的问题要做到共同应对,共同解决。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要做到群策群力,让家长真正地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家长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这会为相应问题的解决发挥积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

要对家长进行合理的引导,避免出现棍棒出孝子这样的教育现象,也要让家长明白过度地溺爱孩子和过度地要求孩子都是不可取的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日益增长,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怀下,我们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了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资源,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我们做的还有很多,在不断提高我们农村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基础之上应当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呵护和关爱、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教学环境、为他们的父母解决身后的担忧而不懈努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切实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国小学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何群.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责任感缺失的案例分析及教育对策[A].安徽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C]∥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8:3.

[2]王宗太.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引导[J].学周刊,2019(22):163.

作者简介:马菊红,甘肃省临夏市,甘肃省临夏市南龙镇新农小学。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小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