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exas 3级B期糖尿病足护理1例

2020-09-26谢红菊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

谢红菊

关键词 糖尿病足;负压封闭吸引技术;蚕食清创法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10-114-03

糖尿病病程长的会损害其它器官,比如眼、肾脏、心脏、神经、血管等组织,这些组织的慢性病变,最终会导致多器官的损害和功能衰竭。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患者远端神经的异常和血管的病变,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5%~10%,若医治不及时约有5%~10%的患者需截肢[1]。

2019年9月4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了1例右足底溃疡的患者,老年男性,72岁,因5年前右足第2足趾切除后出现右残端皮肤破溃,长期未愈合来我院就诊。遵循伤口处理原则,即蚕食法清创、负压引流、减轻压力、抗感染、促进肉芽生长、上皮生长及创面愈合,联合多学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72岁,因右足底皮肤破溃5年,加重2天,于2019年9月4日入院。原有糖尿病病史27余年、高血压病史40余年、“右足第2、3足趾坏疽切除术”手术史。诊断:右足糖尿病足、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患者5年前右足第2足趾切除后出现右残端皮肤破溃,有渗液,曾在外院予以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稍有好转,平时在家外涂“银离子抗菌凝胶”,近2日渗液增多,足底局部肿胀,遂来我院就诊。患者“2型糖尿病”病史27余年,平时优泌林、来得时、口服泰白控制血糖 ;高血压病史40余年,日常服用厄贝沙坦 、压氏达 、武都力控制血压;2014、2016年右足第2、3足趾坏死分别予以切除。右足底有一溃疡尺寸:3.0cm×2.0cm ×1.0cm,75%红色、25%黄色组织,有少量黄色浓厚带有臭味的渗出液,疼痛评分(FRS)0分 (因为患者下肢温痛觉异常),伤口边缘皮肤干燥增厚,卷边,角质增生,伤口周围皮肤胼胝,糖尿病足分级:Texas分级 3级B期。入院生命体征:体温36.7℃、脉搏101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88mmHg、体质量指数:30、空腹血糖7.9mmol/L、糖化血红蛋白 8.00%、白细胞计数8.67*109/L、血沉18mm/h、C-反应蛋白29.61mg/L、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管彩超:双下肢动脉多发斑块形成,在治疗过程中邀请内分泌科会诊,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邀请营养科为患者制定特殊饮食计划。经过10次换药、2周的负压引流治疗,患者右足底的溃疡完全愈合。

2 护理

2.1 伤口护理

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及伤口情况,结合既往史,有以下几个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①患者年龄大;②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波动在9.0~11.0mmol/L,餐后血糖波动在12.0~14.0mmol/L;③高血压病史40余年,长期口服降压药;④患者低钠、低氯,存在电解质紊乱;⑤伤口长期不愈合,多次治疗效果不佳,负性情绪较大,心理负担较重;⑥伤口在足底远心端,末梢循环血供差;⑦伤口长时间未愈合,已累及肌腱,伴有感染;⑧伤口边缘皮肤胼胝,增厚,内卷;⑨下肢存在神经、血管病变。

评估是制定伤口护理计划的前提,贯穿于整个伤口愈合过程中。评估包括患者伤口评估和全身评估。按照伤口三角评估是敷料选择的依据,包括伤口床、伤口边缘和伤口周围皮肤,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全身的情况,全身评估包括患者的既往史、用药情况、营养状况、疼痛情况和心理状况等,这些因素都关系到伤口的愈合[2]。2019年9月4日第一次评估拍摄伤口照片见图1。

2.1.1 伤口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患者的伤口床基底75%红色组织、 25%黄色组织,有感染,渗出液少量、黄色浓厚、有臭味,伤口边缘皮肤干燥增厚、卷边、角质增生,伤口周围皮肤胼胝。根据伤口处理原则具体采取如下方法:

1)清洗伤口。生理盐水是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价格便宜易获取,是较合适的清洁伤口的溶液[3]。首次处理时,用0.9%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冲洗时,伤口腔内的细菌、液化的坏死组织、分泌物、细菌产生的内外毒素等有害物质均溶解于冲洗液中,随着冲洗液排出体外,从而改善了愈合环境。冲洗时采用的是低压脉式冲洗[4]。

2)清创。清创术是快速有效的术式,适用于较大范围坏死组织的伤口或者有感染的伤口,有益于创口的快速愈合,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然而糖尿病足溃疡患处因存在血管病变,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差,创面不易愈合,常规清创术较具有侵犯性,易出血,较具疼痛感,容易连正常的组织一起清除。蚕食清创法是一种分期、渐进式清创方法,临床先评估患者溃疡处血液供应情况、溃疡面积大小、包括深度等方面情况后在进行清创,已经完全坏死的黑色组织或严重污染组织予先清除,周围无活性的组织逐步进行清除,在恢复良好的血供后再进行全面清创,在保障清创效果的同时不会导致创面扩大,以此促进肉芽和上皮细胞的再生,促进伤口的愈合。

3)敷料的选择。因创面较干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连续冲洗伤口,起到機械清创的作用,然后使用水凝胶填充伤口,外层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自溶性清创,保持创面湿润,溶解坏死组织,清理多余的腐肉,使用银离子油纱进行引流;创面渗液量大时,使用银离子油纱进行引流,水凝胶保护外露的肌腱,曼多夫吸收渗液,增加换药频次。

银离子敷料是一种新型、广谱的抗菌敷料,不产生耐药性,不易损伤新生的肉芽组织,被广泛用于慢性伤口的治疗。敷料含有银或者敷料表面涂有银或者银化合物,与渗液接触后30分钟内持续释放银离子可达3~7天。银离子与细菌发生化学反应,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可促进上皮的形成、伤口的愈合。这也就能解释了我们在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慢性伤口后,随着伤口愈合,患者血清水平中的炎性因子显著下降。本研究表明,银离子敷料可以减少局部细菌的密度、下调全身炎性反应等双重途径,对慢性伤口愈合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5]。

4)负压封闭吸引治疗。彻底清创后采用负压封闭吸引技术治疗,压力设置-125mmHg,在负压封闭吸引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敷料有无漏气,压力变化,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调整参数,导管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根据情况调整负压参数,1周更换敷料,观察肉芽生长情况及周围皮肤情况[6]。10月4日拆除负压吸引。

2.1.2 伤口处理结果

患者右足底溃疡以完全愈合,伤口边缘皮肤无浸渍,卷边,伤口周围皮肤无胼胝,患者及其家属对结果非常满意。2019年10月17日拍摄的伤口照片,见图2。

2.2 糖尿病的护理

积极和医生沟通,请内分泌科医生进行会诊。高血糖会增加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由内分泌科医生参与管理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一般到宽松范围[7],降糖药物以胰岛素为主,优泌乐早17U、中20U、晚20U皮下注射,来得时30U每晚,泰白0.5g口服每日一次。护士规范使用胰岛素,定时监测血糖,但要注意,患者感染的控制会导致血糖的快速下降,所以要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防止引起低血糖。9月19日,空腹血糖8.2mmol/L,早餐后2h血糖4.9mmol/L,午餐后2h血糖5.4 mmol/L,晚餐后2h血糖10.5mmol/L。

2.3 营养的护理

营养科负责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糖尿病饮食。感染创面需要消耗比较多的蛋白质,术后创面引流也致蛋白质丢失,以及创面修复,糖尿病引起三大营养物质的紊乱,需要更多、更合理的营养物质。基于此再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与口味,进一步指导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分配三餐,规律进食,指导患者每天食用的肉类小于 75 克,以瘦肉为主;每周食用的蛋类最多为 4 个;保证每天食用 250 克酸奶或牛奶;每次进食要保证八分饱,不可过多或过少;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且不可一味拒绝主食,鼓励膳食纤维的摄入,教会水果食用正确时机[7], 并及时监测血糖,使血糖保持在良好范围内,促进患足修复。9月23日,患者白蛋白42.4g/L。

2.4 局部减压的护理

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足进行减轻压力,告知患者尽量减少行走和站立,穿个性化定制鞋或鞋垫;卧床时,做肢体的非负重锻炼[8],以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血供的作用。负压术后引流期间避免伤口及管道受压,避免下床走路,同时指导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负压引流术后前2天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患足抬高20~30度,进行床上踝泵运动,3~4组每天, 每组10~15次,同时定时做抬高臀部与床上翻身活动,达到改善循环作用,术后第3天鼓励床上坐起,继续活动肢体,改善足部循环,注意活动时严防引流管滑脱与折叠[9]。

3 效果评价

患者经过43天10次换药,伤口已愈合,伤口边缘无胼胝,伤口周围皮肤恢复正常。

患者老年男性,足底伤口长期不愈合,入院后遵循伤口处理原则,选择合适的敷料,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伤口的护理,更应该注重整体护理,包括患者的营养护理、血糖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等。每次换药应根据伤口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负压吸引不仅能有效的清除坏死组织及渗液,能减轻感染症状,还能减轻患者换药带来的痛苦[10],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同时加强血糖管理。不足之处为:拍摄照片的角度、距离不一致,伤口尺摆放位置不妥,拍摄光线太暗,留取的照片资料不全。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2):92-107.

[2]    牛妞,魏敏,杨婷,等.我国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3(21):2487-2490.

[3]    邓红艳,郭春兰,周欣,等.两种银敷料对慢性伤口愈合及渗液酸碱度的影响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7,32(6):39-41.

[4]    杨洁,陈芳,陆燕萍.急性伤口清洗研究新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22):2705-2706.

[5]    戴亚芬,韩云芳,农鲁明,等.银离子敷料在慢性伤口疗效及炎性因子变化的观察 [J].中华实验外科学杂志,2016,32(3):599-600

[6]    王莉,曹燕,陈敏.慢性伤口护理中湿润伤口理论的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9,6(29):185

[7]     高潔,王美玲,高娴.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伤口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8):92-93.

[8]    顾丽培,郭瑜洁,龚振华.多学科协作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1):129.

[9]    赵素君,沈春莲,李小燕,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15(24):26-29.

[10]   黄琴.VSD负压引流技数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23):169.

[2020-07-29收稿]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
不同浓度土黄连液湿敷对糖尿病足疗效的临床观察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糖尿病足如何调治
夏季糖尿病足护理避免四大误区
治疗糖尿病足,需营造适宜“微环境”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患者护理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及预防
太原市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联盟成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