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建构“童真”英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20-09-26张秀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童真英语课堂建构

张秀娟

[摘 要]“童真”英语课堂,指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关注儿童“真趣、真思、真言、真情”的英语课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自提出起便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如何运用核心素养指导实际教学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真趣”为导入、以“真思”为视角、以“真言”为底色、以“真情”为观照,有效达成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建构;童真;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0-0038-03

隨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教育目标从关注“双基”和“三维目标”培养,逐步聚焦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那么,英语教师如何运用核心素养指导实际教学?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尝试建构“童真”的英语课堂,关注学生的“真趣、真思、真言、真性”,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学科学习中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实现幸福成长之目的。

一、以“真趣”为导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尔基说过:“最难的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由它来决定的,一般要花较长的时间去寻找。”因此,在“童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关注课堂导入,通过找准学生知识经验的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1.选择唤醒生活经验的导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和兴趣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的行为、过程与效果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从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教学《跟上兔子》分级绘本中的故事《Just be yourselves!》时,在学生快速浏览故事后,教师提问:“The story is about some birds. How many birds are there in the story?”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 “What kinds of birds are they?”在师生一起学习三个鸟类的单词parrot, swift and magpie之后,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In our daily life, many people like parrots and magpies very very much. Do you know why?”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学生都知道鹦鹉聪明、会说话,喜鹊的名字好听、寓意快乐,从而使得鹦鹉和喜鹊备受人们喜爱。这样的课堂导入一下子使学生进入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学习状态,理解了文中小雨燕因为长得又黑又小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因此,好的课堂导入像磁铁,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课堂导入像桥梁,师生之间有了友谊的桥梁,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对接知识能力的导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例如,译林新版《英语》(下同)四年级上册Unit 1《I like dogs》中的“Story time”板块是关于杨玲和王兵等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场景,其新授句型为“I like dogs. Do you like dogs? Yes, I do. No, I dont”。教师预设到学生学习新句型的难度不大,而在学习“Look at these toy animals.”“Look at this cat!”两句话中的“these toy animals”时,会和“These are toy animals.this cat”“This is a cat.”产生混淆,所以课前让学生带玩具小动物到课上。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先鼓励学生用“This is ....These are....”句型介绍自己的玩具小动物,并在点评时反复使用“Oh!This cat is.... These dogs are....”句型。接着,教师用图片导入新课:“Look at those toy animals. Who are talking about them?”然后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故事,再学习故事中的“Do you like dogs?”句型。因为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所以学生在运用“Do you like dogs?”“Do you like this dog? ”句型时没有混淆任何单复数,真正实现了语言知识的有效迁移。因此,教师要精准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认知冲突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建构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以“真思”为视角,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表现的能力与水平。在“童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主题探究、问题设计等途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 关注主题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主题语境不仅规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将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能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成效和思维发展的水平。例如,教学Unit 3《My day》中的“Story time”板块时,文本内容主要介绍Mike在一天三个不同时间段的作息习惯。Mike的作息习惯和学生的作息习惯基本相同,且文本中的主要句型比较单一,讲“我”在几点钟做什么事情,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在语言输出时就对主题情境进行再构:“Thats Mikes school day.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I know a lot about your school days. But I know a little about your Saturday at home. So lets talk about your Saturday.”有的学生周六会睡懒觉,会在九点甚至十点才起床,因此不会吃早饭;有的学生周六比上学还忙,会六点起床,甚至上午和下午都上培训班。于是,学生围绕“My Saturday”这一主题积极思考,组织语言,踊跃发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探究主题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主题探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2. 优化问题设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李希贵老师说过:“能够设计出好的问题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老师能提出两三个有意思的问题来,这堂课就活了!”例如,教学课外阅读故事《Just be yourselves!》时,故事主要讲小雨燕没有美丽的外表很自卑,虽然想通过接羽毛、给羽毛上色等方法让自己变漂亮,但是都没有成功。正当小雨燕灰心时,一只鸟宝宝从树下掉下,它以最快的飞行速度救起了鸟宝宝,大家都羡慕小雨燕的飞行速度。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问学生:“What does Nick do to become beautiful?”在小雨燕装扮失败后,教师又提问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him?”在小雨燕救起鸟宝宝时,教师继续提问:“Who finds out Nicks strong points? What are your and your friends strong points?”一系列的问题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我的强项、优点是什么”,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因此,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设计逻辑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学习、去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以“真言”为底色,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标准也把“使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作为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运用语言的学习活动,提供运用语言的场所,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输出更多的语言。

1.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育理论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中国学生因为缺乏英语的学习环境,导致学习难度增大。“童真”的英语课堂,关注情境创设,设计生活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例如,教学Unit 5《A Party》一课中的“Culture time”板块,教师教学“When you go to a Western party,you should take a gift.”“Do not arrive too early. You can be a few minutes late.”这两句话时,因为短语“a few minutes late”比较抽象,所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语言情境。教师把自己2017年去美国培训时参加Party的照片呈现给学生,并提问:“My friends party began at five in the evening. Do you know when I arrived at the party?”学生猜测:“You arrived there at four.”教师予以提示:“No, I didnt arrive there so early. Please do not arrive at a Western partytoo early.”学生继续猜测:“You arrived there at six.”教师再予以提示:“Please do not arrive at a Western partytoo late.”很快,有学生猜出是五点零五、五点十分的时间。然后教师教学“You can be a few minutes late”,学生就能很快入情入境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动机,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交流的兴趣和能力。

2.搭建真实的资源性支架,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资源性支架,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各类资源及资源获取与利用的方法和技巧。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搭建支架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顺利、高效地进行语言输出。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At weekends》一课中的“Grammar time”板块,关键句型是“What do/does...do...? They/He often/sometimes/always/usually do....”,其中频率副词的使用是教学重点。教师在课前设计图表支架(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完善表格信息后上交。课上,教师示范描述一个学生总是、通常、经常和有时做的事情,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因为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周末所做的事情又不是很了解,所以学生听得非常仔细。最后,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每人随机拿到班上一名同学的周末信息表,各自描述该同学的周末信息,组内其他三位组员猜测,使学生很好地进行了语言的输出和输入。

从支架的使用效果看,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搭建图表、范例、文本等支架,让学生在支架的辅助下顺利、高效地进行语言输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以“真情”为观照,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

学生从积累文化知识到形成文化品格,这是一个文化积淀、信息整合、知行合一的过程。在“童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文化,逐步帮助学生内化形成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

1.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要以培育民族文化自觉为基础,因为跨文化交际的出发点和目的在于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借鉴和吸纳外来文化在“童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 5《Seasons》中的“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给学生补充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对于“Song time”板块中的歌曲《A sunny day》,教师则给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Asaka not to go out, sunset line thousands of miles.)”来判断晴天的智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2.明晰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与外国人进行合理交际是语言学习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如果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实际运用英语时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反而阻碍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 8《Birthdays》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国人过生日常用的庆祝语“have a big dinner”和西方过生日常用的庆祝语“have a party”进行比较:“Do you want to have a party or have a big dinner on your birthday, Why?”在学习圣诞节和春节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To Chinese, which festival is more important,why?”学生都选择春节,因为能得到压岁钱,而且有假期,有新衣服。当然,也有学生说道:“Because its our festival.”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充分肯定:“Yes.Because it is ours. So we often say,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No ugly mom in a sons eyes.”這里,教师帮助学生逐步了解中西文化,使学生明白两种语言体系有自己的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建构“童真”的英语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有趣的英语学习,还可以使学生真实思考、真实表达、真情流露。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一线教师要结合实际,探索出属于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童真英语课堂建构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想东想西”展童真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奇趣童真 欢乐亲子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