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四要素 构建创新实效的活力课堂

2020-09-26张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统整学期学案

张春

经过近五年的深入实践,我对活力课堂这类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它是一种让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的科学课堂模式。在这几年的研究实践中,我们从课程统整、自主学习、量化考核三个维度出发,在教学中着重对四个要素进行研究、落实,从中获取教学有效性的经验认识。

要素一:研究落实学期课程统整

1.充分理解课程统整的概念、意义

知晓其意,才能有效落实,才能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

“学期课程统整”的概念研究。“学期课程统整”是指学校、教师以学期为单位,遵循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以指定的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利用其他教科书等多种教学资源,根据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本校的培养目标及学生实际,系统设计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实践,取得实效的过程。

系统的“学期课程统整”包括四个层次:对教材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使之更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我们称之为“教材统整”; 以基础课程为基础,将拓展型内容与探究型内容统整起来,形成学生学习内容的完整体系,防止学习内容的相互割裂,我们称之为“学科内三类课程统整”;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探究性学习等学习能力培养统整进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究中学会探究,防止学习能力培养与学习内容的割裂,我们称之为“学习能力统整”;将德育活动与课内课外的学习进行统一设计安排,我们称之为“课内外统整”。

2.系统落实“学期课程统整”的具体做法

在学校宏观指导下,我们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与学情分析,体会到以下举措的实际意义。

(1)制定《学期课程统整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本学期的教材内容统筹整合,如教材中各章节知识点的顺序重整,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增加、删减、替换,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整合,本学期教材的练习匹配和考试评价等;对本册教材统整后知识体系的整体梳理,如对本学期教学内容落实的合理进度,对本学期教学内容落实的整体方法策略等。

《纲要》的制定为课程统整从宏观角度打下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将《纲要》进行细化、分解、落实,按教学进度的安排,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确立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形成每节课的教案,然后进入课堂教学。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使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学情。

(2)资源库建设工作。组织数学备课组,建立由《学期课程统整纲要》、教学计划、教案设计、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各种阶段测试和综合测试、学科拓展内容等组成的学科资源库,并初步形成资源系统。

校本资源库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程统整工作的内容,减负增效,资源共享,使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优化,作业布置科学。纵观“学期课程统整”工作,彻底解决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缺少有效性等问题。

要素二:设计运用导学案

(1)导学案设计的原则。导学案能够较好地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研究中,我对导学案的设计逐步摸索出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目标性原则。导学案设计要非常明确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所要达成的具体学习目标。

二是问题性原则。导学案的設计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三是梯度性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知识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情况,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是方法性原则。对一些问题的学习、理解、解答方法,可以用提示性的语言进行指导。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重视学生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的养成。

五是展示性原则。注重在师生间、生生间的学习效果的反馈,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体及小组学习成果的舞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较大的比例。

(2)导学案的具体运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我逐渐放弃有形的学案,取而代之的是形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化有形为无形。当然,在初始阶段,我会不断强化学生自主预习的意识,并对其运用做了很多落地工作。具体流程如下。

教师:备课—— 下发导学案—— 前期检测—— 课堂点拨—— 检测评价。学生:完成导学案—— 补充完善—— 课堂展示研讨—— 巩固练习。

依此流程,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认真预习,逐步养成较好的自主预习的习惯和能力。

先学后教是“活力课堂”的重要元素,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预习新知,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节约时间,突出重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适当拓展升华,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当下知识型社会的背景下,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让其受益终生。

要素三:深度实践小组合作学习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我校创举,但我们将其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常态进行实践。从小组座位的编排、小组成员的构成、小组长的职责要求等方面我们进行了充分研究,选取最有效的做法,既符合学情,又能让每位学生在小组中受益。

(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有所收获;组内成员、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与竞争,提高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预习、听课、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交流更具多维性和交互性;优势互补,培养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

(2)建立合作常规,进行有效指导。培养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如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重视对别人发言的点评等。培养学生正确表达的习惯,如表达时声音洪亮,表情自然,动作大方,表达中不仅表明自己的感受,也要综合其他组员的意见。培养学生点评的习惯,如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个体学习习惯,培养对组内和其他小组的发言点评的习惯。培养学生有效讨论的习惯,如关注学生讨论的态度是否积极,讨论中是否人云亦云等。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落实,让我们感受到,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被动变得主动,课堂的学习有了愉悦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体会到了属于他们的成就感。小组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要素四:适用的量化考核机制

如何解决学生持续学习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活力课堂的关键维度之一。为此,我结合其他教师的相关做法,并进行创新,制定了量化考核与奖励机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奖励和积分换购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力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施过程中,我着重强调了以下的量化考核点:关注各个学习小组以及组员的课堂表现情况,并给予及时评价;关注各个学习小组及组员对于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注重课前预习的效果,并给予及时评价;关注各个学习小组及组员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注重完成的质量,并及时给予评价;关注各个学习小组及组员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价;关注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帮扶情况,对于组内学困生的帮扶有成效的可加大奖励积分。

我对学生量化的考核结果,主要是结合学校奖励举措,根据各小组争章情况,采取“换购超市”的方式进行奖励。

量化激励使全校师生的争章成为常态,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综上所述,通过四个要素的实践研究,我认为活力课堂是增加课堂有效性的科学教学模式,且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我们所构建的“活力课堂”,师生在课堂上充满展现的活力,课堂教与学的整体状态富有生机与活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团队互动,形式灵活多样;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课堂气氛活跃,参与面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评价方式多样,充分利用量化考核激励机制,保持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励性和可持续性。这样的课堂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样的课堂解决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课程统整),解决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自主学习),解决了学生学习持续动力的问题(量化激励)。

作者单位:上海市七宝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统整学期学案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乡愁导学案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