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影响的研究综述

2020-09-26高琲玥

北方音乐 2020年15期
关键词:自闭症患儿儿童

高琲玥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音乐治疗是一门集多种流派和应用方法为一体的趋于成熟的新兴交叉学科,通过音乐活动的歌唱、音乐游戏、律动、舞蹈、打击乐、音乐欣赏等形式,刺激人体大脑,激发身体反应,从而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1]。心理学的有关治疗理论作为音乐治疗的基础,能够系统而有目的地改善、矫正、消除障碍症状,使其运用更加广泛。

对于具有广泛性发展障碍的自闭症来说,严重的社交、沟通障碍是症状的突出性特点,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会有一定的认知障碍伴随并发症的不稳定因素,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2]。利用音乐与自闭症儿童进行交流,稳定情绪,训练其语言沟通能力,转治疗为兴趣输出是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一、相关文献动态

(一)研究文章数量变化

通过知网搜索关键词“音乐治疗”与“音乐自闭症”,检索时间限定为近十年,共获取相关文献549篇,从整体上看,研究文献数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图1)

(二)研究关键词分布

近十年来,我国有关音乐疗法与自闭症的研究主要关键词分布主要集中在自闭症、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音乐疗法、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自闭症、特殊教育、音乐教育、特殊儿童。从关键词分布可以看出,目前音乐治疗与自闭症儿童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图2)

(三)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对近十年对音乐疗法与自闭症儿童的研究机构分析得出,目前相关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其中儿童医院在此研究上占据第一。

二、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应用研究

20世纪80年代,音乐治疗开始从海外引进传入中国,并且广泛应用于特殊儿童的治疗[3]。自闭症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在儿童时期开始显现,主要症状为儿童出现语言上的障碍,不能够与同伴之间进行正常的对话交流,会影响到儿童之间的交往,严重甚至会产生智障等情况[4]。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刺激手段,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介入具有一定的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多数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觉与常人并无差别,所以被作为一种对自闭症干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

三、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作用相关研究

自闭症最突出症状是语言沟通能力低下。音乐治疗的第一步便是培养自闭症儿童的倾听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自闭症儿童常常比普通儿童对外界的声音更加敏感[5]。并且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用音乐刺激儿童患者的听觉系统,不仅可以起到安抚作用,还可以获得通过药物或者言语交流所达不到的效果,这也佐证了音乐对自闭症能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

(一)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

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都有明显缺陷,会产生自言自语、说话含糊、与他人交流困难等现象。音乐作为一个巧妙的切入点,配合相关小游戏可以有效干预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6]。如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患儿与治疗医生一起观察海浪鼓里面小球的动向,要求眼睛随着小球方向移动,从而达到强化训练注意力的目的。

(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

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发育障碍,其中主要表现为肢体不协调、平衡能力差等,有外国学者研究表明,在我们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头脑中的节拍会将四肢的运动节奏调整为一致的频率,这也能够解释音乐为何能够促进身体协调和平衡[7]。治疗中可以利用鼓点节奏,让患儿跟随节奏在特定的范围中行走,适时改变相应的速度,有趣的游戏设定,也能使儿童更好地进入游戏状态。

(三)减少自闭症儿童的不良行为

自闭症儿童常常会使用更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获得外界刺激的感知[8]。此时需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明确每位患儿对于不同类型音乐的喜好,将音乐作为引导,指示正确的方法,减少坏习惯的发生。通过温暖童趣的儿歌,结合相应的动画画面,让患儿进行学习模仿,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四)增强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生理缺陷导致语言逻辑混乱,很难与普通同龄人甚至自己的家人进行沟通交流,表达不清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良好的音乐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高、力度和歌词来发展患儿的表达语言、接受语言和接受指导的能力[9]。还可以通过音乐的强弱变化、速度变化营造一个更加贴近现实的语言环境,增强患儿的辨别能力,进行模仿性学习。

四、儿童音乐治疗研究的不足之处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于1989年,尽管已成立三十余年,但是音乐治疗的学术成果不完全成熟。从各类儿童的研究来看,音乐治疗的研究对象就仅仅局限于孤独症、弱智和脑瘫儿童身上,尤其集中在孤独症儿童。就文章来源而言,大多数的音乐治疗有关文献还是发表于教育类杂志和医学类杂志,并没有音乐类的专业刊物发表有关文献[10]。近年来,我国的音乐治疗尚在起步阶段,高水平理论研究甚少,直接以音乐为干预手段的设计学科更是缺乏。因此,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治疗形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一)提高监管力度,规避潜在风险

自闭症儿童多为易冲动、情绪波动大的性格特征,接触初期,极有可能会因为治疗手段不当,而造成患儿产生突发性情绪失控行为,甚至自伤。因此需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做好前期的沟通准备,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音乐治疗手段[11]。并且做好硬件设施的防护工作,避免患儿因行为失控而触碰到设备、电流开关等装置,以免遭受不必要的危害。

(二)重视人才培养,降低治疗成本

音乐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的方法,涵盖范围广,由于患者的特殊性,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能力。当今专业治疗师缺口较大,而且仅仅存在于发达地区或者专业的康复机构,供不应求的特性导致治疗成本较高。因此加快人才培养便是当务之急,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相应课程,鼓励特殊教育老师不断研究与发现,是人才培养的一大手段[12]。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可大大降低治疗成本。

(三)治疗多样化,提高治疗针对性

自闭症儿童以及其他缺陷儿童都不可能仅仅依存于音乐治疗。音乐治疗主要锻炼患儿的身体能力,需要结合其他不同的治疗手段才能更好的治疗效果,使用音乐治疗方法单针对于其中一种能力的练习,秉承“1+1>2”的理念,使音乐治疗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五、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的启示与展望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注意力、身体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对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但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实践和探索。只有充分发挥音乐在特殊领域的优势,利用音乐治疗的有利条件,才能使其发展的更加完善。普及简单的音乐治疗治疗知识和方法,实现家教和医教相结合。自闭症儿童最亲近的人是其家人,最熟悉的地方是自己房间,家长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音乐治疗的知识,对自闭症儿童的恢复是百利无一害的。当今理论研究趋于成熟,但是实际案例少之又少。理论来源于实践,最后要归根于实践。再经过不断尝试、反思、改进才能够找到最适合的音乐治疗手段。面对未来音乐治疗的发展,应该是愈加全面,大到跨专业的合作、跨地区的研究,小到考虑患儿的性格特点、精神需求、生理需求、病情特质等方面,多维度、深层次,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治疗模式。

六、结语

新时代,音乐治疗介入广泛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流、认知功能、行为习惯等多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何加大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疗效,呼吁社会各界重视音乐治疗的作用是未来仍需解决的难题。

猜你喜欢

自闭症患儿儿童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