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二度创作对音乐作品的重要性
——以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为例

2020-09-26

北方音乐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二度临安岳飞

林 莉

(广东汉乐协会梅州客家筝协会,广东 梅州 514031)

引言

二度创作也可以说是再创作,是指在演出过程中,表演者在原作品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加以处理和加花,以此来表现音乐的意境和陈诉自己对乐曲的思想情感。

在器乐表演世界里,演奏是作曲家与欣赏者之间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1]演奏者在再创作的一开始,必须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在的含义,然后调动所有符合作品风格的音乐表现手段,通过精彩的表演将作者创作的意图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能感受到音乐作品在表演中的特别呈现,而不仅仅是乐曲谱面上的符号标记。

一、二度创作的关键

二度创作是在作曲家的一度创作的基础上的再创作,演奏者在再创作的过程中带有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音乐表现力,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现二度创作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情况:

(一)保留原创的真实性

二度创作是音乐作品真实性和音乐表演创造性的统一,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每个音乐作品特有的风格和基调,不能改变具有原创性基调和风格的原作品,如若改变或忽视,作品的真实性便难以实现。如在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中,作者利用速度和节奏塑造了一段段“情”,描绘了一场场“景”,全曲以“恨”为基调,分为七段,风格悲壮、凄婉、撼人心魄,这些是需要保留的。

(二)把握好音乐作品特定的历史属性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产生的,且有着特定的风格特征和时代背景。二度创作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临安遗恨》在众多古筝协奏曲中属于历史题材方面的音乐作品,曲中主要讲诉南宋时期著名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事,以传统乐曲《满江红》为动机进行发展延伸,宏大的历史叙事场景令人无比震撼,突出了岳飞的高大形象。

(三)表演者自身的技巧能力和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在二度创作中,表演者要想把音乐作品演绎好,首先要深刻理解演奏技法和对音乐艺术表现具有的刻画作用;其次是表演者要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其演奏技巧以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合理控制其音色、节奏、力度等以更好地完成人物塑造,实现技巧性与表现性的高度融合。[2]

二、二度创作对音乐作品的重要性

二度创作是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及再次诠释,音乐作品的生命和灵魂存在于它的二度创作之中,以音调方式将情绪表达展示给听众,使之富含感情、打动人心,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可见演奏或演唱对音乐作品能否被社会和众人认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作曲家将自己的感想或领悟用音符组成乐谱的方式记录下来之后,这些乐谱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也就是说,乐谱是无声的,若没有表演者的参与就犹如死水一般,毫无生命力可言,有了表演者的参与,乐谱里的标记便得以诠释,为作品增添了活力。

中国音乐美学家张前认为:“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它不仅要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还要通过表演创造,对原作加以补充和丰富,甚至超过作曲家的设想,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正是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本质意义所在。”[3]由此可见,二度创作对音乐作品的重要性。

(一)二度创作是促进音乐发展和传播音乐作品的重要辅助手段

二度创作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产生的,一度创作是作曲家的意图,与二度创作息息相关,因为作曲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肯定也会受到时代背景、社会生活经验等等的影响,他们的创作灵感多数来源于大自然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并将自我情感通过音乐符号、节奏、调式调性加以表达和创作。在音乐表演中,二度创作肩负着创造再现音乐作品的重任,从而促进和推动音乐作品的创造性发展,以演出者的表演作为音乐作品的载体和表现情感的手段,使音乐作品得以更好地流传、继承和发展。

音乐作品需要二度创作来给予生命,因为音乐作品只是在纸面上停留的符号,由曲作者完成一部音乐作品之后,需要二度创作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有形有色的“活”的艺术。如诗意盎然、意境深远的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是作曲家王建民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同名诗篇所作,乐曲描写的‘落月、啼叫的乌鸦、满天霜、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寒山寺、半夜传来的敲钟声、客船’等景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只有经过表演者的二度创作塑造诗中的意境美,将这种美传播给听众,从而促进音乐作品的发展,也让听众在琴声中感受作者对‘江枫渔火’的回念与思叹![4]

(二)二度创作能促使表演者自身的音乐修养及文化素质的提高

表演者要做好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音乐作品,其次要认真分析作品,遵从原作,最后进行形式多样的再创造。音乐表演是演奏者或演唱者全面技能的展示,是检验表演者是否对音乐作品有详细的分析和了解,是考验表演者是否有过硬的演奏技法和表现手段。此外,表演者需要掌握充足的音乐理论内容,深刻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作者、风格等,培养较好的乐感和对表演创作的热爱与激情,继而使表演者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丰富的音乐文化修养,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二度创作是沟通音乐作品、表演者与欣赏者三者之间的重要桥梁

表演者完成对音乐作品的自我理解后进行诠释,表演的过程是欣赏者感受的起始,因此表演者需不断积累音乐作品二度创作的经验以完善和调整自己的表演,加强和重视与欣赏者之间的联系,以满足欣赏者的需要。表演者本身是美的创作者和传达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影响欣赏者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情趣,为他们带来美妙的视听盛宴的同时,也为音乐作品润色添彩,将三者互相联系,表演者通过演奏音乐作品把它们传播给欣赏者,欣赏者又因表演者的表演及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而对其产生印象,环环相扣。

现如今关于音乐的作品越来越多了,继而会有演奏家和表演者对不同音乐作品进行自我的诠释。借助主观能动性,器乐表演者把作曲家深思熟虑创作的曲谱作品通过自己的理解用乐器演奏表现出来,通过表演将作者创作的意图展现给观众。

三、以《临安遗恨》为例

(一)《临安遗恨》的创作背景

《临安遗恨》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何占豪先生根据岳飞的《满江红》改编而成的一部古筝协奏曲,讲述的是岳飞在狱中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敌人的愤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悲叹。乐曲背景的故事也是取自岳飞的词《满江红》,词中自“怒发冲冠”之愤恨、到“三十功名”之喟叹、再由“靖康耻”回到“重拾旧山河”的主题,[5]曲作者完成了起——承——转——合的创作思维过程。该作品通过筝与钢琴的配合,时而哀怨、时而悲愤;时而优柔、时而激情;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旋律在这无奈和悲切的情绪中跌宕起伏,全曲气势磅礴,刚柔并济,情绪丰富,这些鲜明的对比将岳飞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二)《临安遗恨》的音乐表现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全曲共分为七段,由引子、慢板、快板、柔板、中板加速、华彩段、主题再现组成。

1.第一段:引子(1-42节)

连续几个刚强有力的钢琴和弦作铺垫引出乐曲的引子,古筝一开始是右手充满爆发力的七和弦,紧接左手强烈的刮奏奠定了整首悲壮又激愤的气氛。从第十六小节开始有长达四个小节的摇指,首个摇指要给个强音头后突弱再慢慢渐强,速度的把握以及力度的细腻变化随着情感由愤转为悲,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无奈与辛酸。第二十五小节起连续十几个小节的模进,弱起且慢逐渐加快变强,节奏自由但不散漫,让人能感受到万千思绪萦绕在岳飞的心中,为整段奠定了磅礴、悲愤的情绪基调,也为主题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2.第二段:慢板(43-96小节)

乐曲的主题段,这一段表现一个英雄在狱中悲叹命运又留恋人生,所有的真情实感涌上心头,因此在演奏时音色要舒缓、大气、深沉,保持乐曲的旋律美和声韵美,适当加些颤音和滑音,左手对右手旋律作适当的修饰与配合,能更好地表现哀伤旋律中的无奈与悲凉。

3.第三段:快板(97-207小节)

乐曲的第一个高潮,速度每分钟168拍,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快速点奏,演奏时应适当控制音量做到音色饱满且有颗粒感,弱起渐强的处理方式似马蹄声由远及近,表现了岳飞在狱中回忆起自己在战场上骑着马带着兵与金英勇作战,不畏强敌的情形,钢琴部分的前八后十六的附点音符的伴奏音型起到了很好的烘托和推动作用。

4.第四段:柔板(208-249小节)

变奏再现第二段主旋律,曲调稍微平缓,表现岳飞在狱中内心隐隐的纠结和压抑,不禁想念故乡的亲人,对往事百感交集,演奏时需要用朦胧细腻、委婉的音色展现主人公在回忆美好的过去时内心细腻柔软的一面。第234、235小节的泛音,烘托了整个朦胧的气氛。

5.第五段:中板加速(250-311小节)

乐曲慢起渐快再渐慢,讲述岳飞回忆自己驰骋沙场、战胜敌人的丰功伟绩,以摇指和刮奏结束此段的最后一句,紧接着画风突变,由钢琴的八度震音开场,还是把岳飞带回了无情的现实,为下一段华彩段作铺垫。

6.第六段:华彩段(312-324小节)

古筝用充满激情和爆发力的扫弦与短摇、大撮将乐曲一步步推向全曲的最高潮,好似岳飞在呐喊伸冤,难以实现的爱国抱负而大声宣泄悲愤激怒之情,表演者用不同的演奏技巧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7.第七段:主题再现(325-351小节)

乐曲通过转调再现主题旋律,主要歌颂岳飞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形象,音调既哀怨又幽远,寄托着后人对英雄的缅怀和追思,最后以刚劲有力的多音摇指和连续渐强的七个和弦结束全曲,预示着无尽的遗憾。

四、不同古筝演奏者对《临安遗恨》的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是对音乐作品的再现和深化,不同表演者对同一音乐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通过控制音乐中的音色、力度和节奏等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演奏中好的处理方式能影响整部音乐作品的发展,展现出其音乐作品中与众不同的一面。

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和袁莎各自演奏的《临安遗恨》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和对作品的理解,从他们的诠释中分明能感受到是哪位演奏家在弹奏,他们的演奏能带给观众不同的视听感受。

(一)以王中山演奏的版本为例

王中山老师的演奏技法娴熟且飘逸洒脱,在他指尖下的琴弦经过他的处理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慢板娓娓道来,快板灵活轻巧,强弱处理明显,收放自如,不同凡响,恰到好处的保留了原创的真实性,在这了不起的演奏技法之上投入自身的情感和对作品的理解,他完美地诠释了《临安遗恨》。一个果断有力的七和弦拉开了全曲的序幕,接着是爆发后的倾诉,曲中有些部分王中山老师加入了装饰音(上下滑音、颤音),寓情于乐,这些装饰音使作品更加精彩,使人物形象活了起来!而这些都是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在曲谱中所没有的标记,例如在引子的第二个乐句里面的第十四小节的摇指升fa他处理成边摇边快速上滑到la再慢慢的下滑到升fa,给人一种哀怨的感觉!

原谱:

实际演奏效果:

王中山老师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独创的轮指代替了部分短摇(如下谱),音乐中回忆当年驰骋沙场,回忆起故乡和亲人,内心跌宕起伏,悲愤过后的无奈,思念过后的痛恨,把岳飞的形象发挥得淋漓尽致。岳飞本就是英雄男子形象,由男演奏家来演奏更能具体表现出这个英雄形象。

原谱:

实际演奏效果:

(二)以袁莎演奏的版本为例

袁莎老师是一位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对古筝有独特的见解,感情丰富,爱憎分明,她对古筝的热爱使她身上散发着浓烈的古典气息,在细节处理上有独到之处,形成个人独特的演奏风格,她所诠释的《临安遗恨》别具一格,段落感分明,也有自己的处理方式,适当增加了左手的润饰(颤音、点音等),使乐曲不会很单调,丰富情感表达,巧妙运用其它演奏手法表现部分段落,例如:在乐曲中的第三段快板(97-207小节),曲谱中标记的是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快速点奏,袁莎老师运用了扫摇的手法,增强了整个快板的气势,整体紧迫有力,由弱渐强,表现岳飞带着一批兵队快马加鞭从远处慢慢逼近、驰骋沙场的画面。

原谱:

实际演奏效果:

在同一个音乐作品里,每个人对作品的诠释都是属于自己的二度创作,因此就有不同的二度创作不断产生,而不同的二度创作对音乐作品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王中山演奏的《临安遗恨》刚中有柔,男儿内柔外刚的情怀在他的指尖下挥洒自如,更多地表现了岳飞的阳刚之气,从而把岳飞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有血有泪;袁莎诠释的《临安遗恨》柔中带刚,表达细腻,慢板娓娓道来,快板清晰有力,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岳飞内心柔情的一面。

伟大的作曲家巴赫就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问题提到过,“一个洞察力灵敏的、知道什么是成功的演奏的人演奏这些作品,作曲家就会惊讶地发现他的音乐中竟会有他不知道的、不敢相信的东西。”也就是说演奏者对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是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原作品表达的意境进行了再创造,又或是对一些不知名的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二度创作是对其灵魂的再生,体现了二度创作对音乐作品的重要意义。

五、结语

二度创作是表演者音乐素养和创作者思想表达的高度契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需要遵循原创的音乐作品,表演者还在这基础上创造创新以展现鲜明的个性特点,二度创作对音乐作品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对于古筝表演者来说,个人的三观、所经历的事情、对人和物的感悟与理解的不同会影响二度创作中的音乐处理,演奏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成长中经历的各个阶段对客观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想,从而使演奏水平渐渐提高与成熟,更好地促进音乐作品的发展,继而弘扬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统一,使其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鼓励更多优秀的演奏者来诠释更多的音乐作品,赋予音乐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二度临安岳飞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图说·“梅”开二度
岳飞,我想对你说
赠我如你一般的骄傲
岳飞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课后二度设计的两个“关注点”
临安37吨电镀污泥倾倒者被查处
岳飞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