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视唱教学中增强民族五声调式训练意识的重要性

2020-09-26马启文

北方音乐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主音西洋民族音乐

马启文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一、视唱练耳教学现状

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教育的一门基础课,具有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的独特魅力,也是一门综合课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包含了乐理、初级和声、曲式等音乐基础理论,还包括视唱与听力等内心听觉与鉴赏能力的训练。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讲过:认为视唱练耳的目的仅仅是训练读谱和音准是不正确的……学会读谱和准确的演唱只是教学的必要基础和解决较困难的任务的必要条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视唱练耳的教学远远超过了识谱教学的范畴,视唱练耳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于如此重要的课程,可以将视唱练耳看作是音乐学习者综合能力的训练与体现。而如今多数音乐学习者的弊病的养成,也可从视唱练耳课程中捕捉到其踪影。比如在音乐表演方面,学习西洋乐的学生通常只热爱西方古典音乐而对中国民族音乐缺乏兴趣,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往往只看重传统的古曲而对现代的新作品缺乏热情;在音乐创作方面,大量的西方语境下的旋律片段、和声模式或作曲手法被“生拉硬套”在民族风格乐曲的创作中,其本质只是披了民族皮毛的不伦不类的产物;在音乐教育方面,所谓“作曲四大件”的音乐理论课程——和声、曲式、复调、配器依然广泛使用的是18世纪欧洲古典音乐风格的共性写作模式,对本民族的音乐内涵只做初浅了解,甚至有的院校完全没有讲授。以上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弊病,可以总结出现在的教学已经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割裂。既然可以将视唱练耳看作是音乐学习者综合能力的训练与体现,那么在视唱练耳课程的角度上想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建立起对本土文化的民族自信,具体到音乐学习上,更加具体来说,对于民族五声调式的深度认识应该扎根于每一位音乐学习者心中,而不仅仅是能唱几条简单的音阶或旋律。

二、增强民族五声调式训练的重要性

(一)降低初学者的学习难度

顾名思义,民族五声调式是由五个不同的音级按照纯五度关系构成的调式。在这个调式中,音程的构成种类比西洋大小调更加简洁。比如民族五声调式音阶存在3个大二度(小七度),2个小三度(大六度),4个纯四度(纯五度)和1个大三度(小六度)。以上八种自然音程完全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歌来完成。而且,由于中外调式对于协和程度理解的不同,对于大跳音程的学习采用北方民歌有着先天的优势。例如下例陕西民歌中的小七度跳进。所以,使用民族调式来进行视唱训练,可以降低学习者的入门难度。

(二)增加不同音乐风格的表现力

我国地缘辽阔,是多民族国家,在五声调式的运用上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用法。五声调式有宫、商、角、徵、羽五种形式,在风格表现的细腻程度上,也强于西洋大小调。在训练的过程中,将调式意识与地理因素进行融合,进一步提高对每种调式的内涵理解,最终形成带有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视唱表现,锻炼学习者的综合表演能力。民族五声调式节拍多变、旋法自由、音域宽广等特征也有助于创造一种情境来供学习者训练。

(三)增强内心听觉中对调式的敏感度

在西洋大小调中,调式主音是这个调中的核心,对其他音级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其他音级对主音则具有一定的倾向作用。在民族五声调式中,除调式主音起到类似的作用外,调式中宫音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再加上同宫系统转调与同主音转调的练习,让学习者体会调式中各个音阶色彩的变化,更进一步理解调式的结构。所以,相较于西洋大小调,通过训练民族调式来加强学习者对调式色彩与功能性的理解,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内心听觉对调式的敏感度。

(四)增强音乐文化上的民族自信心

19世纪的洋务运动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即“西学”应为“中学”所服务。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中国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在民国初期,源自西方的视唱练耳学科被正式引入音乐教育体系,成为音乐教育中专门的科目。建国后,一大批专家学者也在逐步地加大视唱教学中的民族比例,但是依然作为补充和辅助手段。长此以往必定会造成民族音乐文化的衰败。观察目前学前儿童的音乐启蒙音频或书籍,越来越多的“西体”歌曲泛滥,导致一大批人从小就没有建立对于民族音乐的感性认知,基本的五声调式感也不复存在。所以,从文化的角度上,增加民族五声调式的训练意识非常重要并且迫切,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三、增强民族五声调式意识的手段

(一)调整民族调式的训练比例与教学顺序

在目前通用的教材中,通常优先学习西洋大小调式,再学习同宫系统各调。在训练内容比例安排上,也以西洋大小调式为主。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学习内容,在课程的前后顺序上做出调整。比如发挥五声调式结构简洁的特点,可以优先学习宫调式和羽调式。当学习者充分掌握8种自然音程后,再引入偏音的概念,形成正音和偏音的色彩对比,体会倾向的内在含义。之后学习同主音的西洋大小调式,体会风格变化的差异,以及偏音与下属音、导音的不同。最后补充学习同宫系统各调之间的差异,体会调式交替中的色彩变化以及中外不同风格的变化。

(二)加大对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辨析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相比于汉族人更加能歌善舞。所以,应到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入不同民族典型的音乐,让学习者扩大见识,体会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不同。学习者经过长期训练,会将不同民族音乐的核心曲调、旋法加以抽象,形成个人的知识结构,这无疑是专业音乐学习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加大对民族乐器的了解

学习民族音乐不应该脱离民族乐器。比如对于民族五声调式的学习,就可以通过古筝来完成。它相比于钢琴,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习者感受到五声调式的结构、正音与偏音的由来等。用古筝去进行旋律编创,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不断强化五声调式的学习内容。

四、总结

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程的预备环节。视唱练习又是视唱练耳课程的核心环节,所以要在视唱训练上下足功夫。提高民族五声调式训练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是增强民族音乐自信心的前提,也是建立民族音乐语境的必备条件,需要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毕生奋斗去实现。

猜你喜欢

主音西洋民族音乐
清代宫廷中式传统玩具与西洋玩具类考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和声小调音阶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蔡伟民:首位把气功运用于西洋歌剧的歌唱家
李晓伟 于西洋绘画中融入中国精神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拉莫键盘作品中装饰音奏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