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美丽乡村景观评价

2020-09-24高瑜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层次分析法权重

高瑜

摘要:以重庆市合川区8个典型美丽乡村示范点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地形地貌、水体、植物、乡村聚落、道路、农业6个方面构建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性采用景观照片评分,定量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准则层中,乡村聚落景观权重最高(0.375),地形地貌景观权重最低(0.044)。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综合等级不理想,Ⅲ级乡村景观仅有二佛村,其他村景观等级均较低。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准则层;权重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6-0014-07

“美丽乡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1]。随着我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重庆市对乡村发展问题也非常重视,合川区位于重庆市渝西片区,于2011年开始努力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区、示范点,截至2018年已建成2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但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乡村景观建设也一定程度上陷入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传统的景观规划逐渐暴露不足,呈现出与乡村发展的不同步性。通过重庆市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开拓景观设计领域有关美丽乡村的研究方向,丰富乡村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对推进合川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与推广具有较高的价值。

1 评价材料与评价方法

1.1 评价材料

以重庆市合川区水双凤镇江北村(A)、清平镇黄金村(B)、官渡镇梭子村(C)、官渡镇方碑村(D)、涞滩镇二佛村(E)、大石街道包塘村(F)、三庙镇石堰村(G)、钱塘镇大柱村(H)8个典型美丽乡村示范点为评价对象,根据乡村地形地貌、水体、植物、乡村聚落、道路、农业景观现状,每个村分别选取调查的代表地形地貌、水体、植物、村聚落、道路、农业的景观照片各4张(共192张)作为评分依据,对合川区的8个美丽乡村景观进行景观评价。

1.2 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进行分解分层,对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2-3]。定性部分采用景观照片进行评分,定量部分根据各个植物群落的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分[4]。

2 评价体系构造

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1.1 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根据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特性采取审美、科学、可操作性原则,借鉴有关景观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由3层关系构建而成,最上为目标层,即合川美丽乡村景观评价指标(A);中间为准则层(B),由6个乡村景观因素组成,即地形地貌、水体、植物、乡村聚落、道路、农业景观;最下为因子层(C),由18个因素组成(表1)。评价准则由因子层的因素决定[5]。

2.1.2 评价指标的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根据因子层各元素的含义、作用、性质,分为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

2.1.2.1 定量评价指标及处理 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因子定量指标包括地形地貌景观的多样性(C1)、地形地貌景观的奇特性(C2)、水岸边绿化植物丰富度(C6)、自然植物群落的多样性(C7)、乡土特色性(C9)。地形地貌景观的多样性(C1)采用地形地貌种类总数的计算数据;地形地貌景观的奇特性(C2)采用地形地貌现象,如喀什特、地面陡降、峡谷、峭壁奇特地形地貌总数的计算数据;水岸边绿化植物丰富度(C6)、自然植物群落的多样性(C7)、乡土特色性(C9)采用通过Simpson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表2)。

2.1.2.2 定性評价指标及处理 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因子定性评价指标包括地形地貌景观的人为干预程度对乡村景观的影响(C3)、水体洁净度(C4)、水体自然形态保持度(C5)、自然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C8)、聚落整体美观性(C10)、乡村聚落格局的亲水性(C11)、建筑风格统一性(C12)、道路的通达性(C13)、新建道路对乡村景观的影响(C14)、绿化景观舒适度(C15)、乡村农业景观的地域特色(C16)、农业景观的连续性(C17)、农业服务设施景观(C18)。选取40位专家(包括园林、建筑、农林和旅游等专业)采取定性评价指标等级标准根据拍摄的各景观照片评分并算出平均值(表3)。

2.2 构造对比矩阵

根据指标体系层次关系,构造出A-B、B1-(C1-C3)、B2-(C4-C6)、B3-(C7-C9)、B4-(C10-C12)、B5-(C13-C15)、B6-(C16-C18)7个比较判断矩阵。其中A=(bij)n×n,bij>0,bij=1/bji(i、j=1,2,…,n)。重要性程度选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赋值(表4)。

2.3 各层指标权重值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2.4 确定综合评分

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确定综合评分[8],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公式为B=∑ni=1FiXi,其中B表示某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指数;Xi表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Fi表示第i个植物景观在某评价因子下的评分。根据评分将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 7级(表6)。

3 结果与分析

3.1 景观评价指标权重值分析

根据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AHP模型,组织农林专业专家10人、园林专业专家10人、建筑专业专家10人、旅游专业专家10人,合川区随机选取村民10人,总共50人进行评价。40位专家从地形地貌、水体、植物、乡村聚落、道路、农业景观6个方面评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乡村聚落景观权重值为0.375,对乡村景观的影响最重要;其次为水体景观(0.256)和道路景观(0.152);地形地貌景观因为自然因素差异较大,对乡村景观营造影响因素较小,其权重值为0.044。分析总权重可知,影响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的指标主要为聚落整体美观性(0.243)、水体洁净度(0.138)、新建道路对乡村景观影响(0.093)、建筑风格统一性(0.086)等(表7)。

3.2 合川美丽乡村景观评价结果

各村的定量指标数值乘以其相应的权重值与定性指标数值乘以其相应的权重值之和即为合川区美丽乡村8个村的景观评价结果(表8)。

由表8可知,二佛村得分最高,为0.75;其次是大柱村和江北村,其景观综合评价较高分别为0.69、0.67;石堰村景观综合评价分数最低,为0.26。由表9可知,合川区没有Ⅰ级和Ⅱ级美丽乡村景观,只有1个Ⅲ级乡村景观,为二佛村;2个Ⅳ级美丽乡村景观,分别为江北村和大柱村;乡村景观等级多分布在较低的Ⅵ和Ⅶ,分析结果与实地调查相吻合。本研究调研的8个乡村景观等级均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其中,二佛村紧邻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涞滩古镇,2014年被列入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乡村景观建设较早,投入较大,评价等级最高。石堰村受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等影响,自然植被差、农业发展不佳等原因导致其评分最低。

3.2.1 地形地貌景观评分结果分析 由图1可知,合川区美丽乡村地形地貌景观评分普遍不高,仅江北村、黄金村和二佛村较好。调查结果与合川区地形地貌总体特点相关,合川区地处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地形地貌不具多样性,山体不具特色性。合川区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位于此区域的调查村落由于道路、桥梁、水库等建设以及建筑材料开采等工程的影响,有些村的地形地貌遭到的人为破坏较大,影响其完整性和观赏性。南面地势较低,位于此区域的调查村落地形地貌景觀单一。

3.2.2 水体景观评分结果分析 由图2可知,合川区美丽乡村水体景观整体评价一般。其中,水体洁净度评分不高,本研究调查的大部分村落的自然水体和非自然水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水体不洁净,未达到较好的国家标准,其中石堰村最差;二佛村地处嘉陵江畔,水资源丰富,多为自然水体且水岸绿化植物丰富度较好;包塘村、梭子村因地形地貌问题,水资源较少且非自然水体建设情况不佳。

3.2.3 植物景观评分结果分析 由图3可知,合川区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整体评价较低。其中,江北村、包塘村、梭子村和大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人为改造较多,有大量成片栽植李、枇杷、桃和柑橘等经济林破坏了自然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却又体现了一定的乡土特色性。石堰村因地理位置关系,自然植被不丰富,人工改造缺乏特色性,因此评价较低。

3.2.4 乡村聚落景观评分结果分析 由图4可知,合川区美丽乡村聚落景观整体评价较高。2008年重庆市市委提出“五个重庆”,其中“宜居重庆”大幅改善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形象,推进城乡统筹,打造开放环境,实施“巴渝新居”工程。合川区乡村聚落建设发展迅速,一栋栋独具川东风格的“巴渝新居”坐落各乡村[9]。本研究调查的8各村落除梭子村外其他7个村乡村聚落整体美观性和建筑风格统一性都较好,江北村、二佛村和大柱村的乡村聚落格局的亲水性较佳。

3.2.5 道路景观评分结果分析 由图5可知,合川区美丽乡村道路景观整体评价分布不均。其中,江北村已承办11届双凤赏花节,从而评分较高;二佛村因涞滩古镇4A级旅游景点带动,乡村道路系统较发达及完善,道路通达性好,从而评分较高;大柱村因本身美丽乡村发展、地理位置及交通便利等因素道路景观评分较高。但是,各村都存在乡村道路景观舒适度及美景度不佳的现象。

3.2.6 农业景观评分结果分析 由图6可知,合川区美丽乡村农业景观整体评价较高。除石堰村受地理位置限制,农业开发未有显著成效,其他7个村的农业景观发展较好,在农业景观的地域特色、农业景观的连续性和农业服务设施景观等方面完成度较好。

4 结论

根据园林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建筑学等基本理论并借鉴国内外植物景观评价研究成果[10],选择地形地貌、水体、植物、乡村聚落、道路、农业6个乡村景观作为准则层18个因子层建立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的AHP模型,对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美丽乡村景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想要得到更精准的评价结果,须要进一步完善丰富指标体系。本研究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评价分析的新篇章,对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设计及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 感悟十八大——十八大报告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J]. 党的文献,2013(1):95-104.

[2]金 彪,孙明艳,李海防. 基于AHP-GIS空间分析法的龙胜龙脊古壮寨景观评价[J]. 北方园艺,2016(18):71-76.

[3]朱 琳,姜卫兵,魏家星. 基于农旅融合的乡村建设模式评价与优化对策——以江苏省南京市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9):20-24.

[4]尚 蕊.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 湘潭:湘潭大学,2018.

[5]辛儒鸿. “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山地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D]. 重庆:西南大学,2016.

[6]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 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7]许树柏. 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8]屈正庚. 基于AHP旅游景点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2019,31(2):8-12.

[9]邓全伦. 巴渝新居启动农村居住革命[N]. 重庆日报,2009-01-22(003).

[10]康秀琴,李海防.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桂林市“两江四湖”景区植物景观评价[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36(3):129-133,140.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层次分析法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