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批评视角下霍桑《威克菲尔德》的解读

2020-09-23赵佳琪

北方文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新批评霍桑

赵佳琪

摘 要:霍桑创作的短篇小说《威克菲尔德》于1835年发表,博尔赫斯曾对它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从新批评的视角入手,运用文本细读法对《威克菲尔德》中威克菲尔德这一主人公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揭示了威克菲尔德这一人物其实就是碌碌无为的大多数人。与此同时,也通过研究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丈夫角色的缺失这一主题,关注文章背后乃至现今社会中丧偶式婚姻这一状况。

关键词:霍桑;新批评;威克菲尔德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开始写短篇小说的作家,他的作品从译入中国开始就始终热度不减。在霍桑的所有作品中,《威克菲尔德》是博尔赫斯最为关注的短篇小说。博尔赫斯曾经说过:“《红字》中有二十四章,其中不乏文笔优美流畅的段落,但没有什么能比《故事新编》里威克菲尔德的故事更令我激动兴奋。”[1]因为他的短篇小说短小精悍,博尔赫斯评论说,霍桑的短篇小说远胜过他的长篇小说。不知道是旧杂志还是报纸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篇故事,有一个男人,叫威克菲尔德,离家出走许多年。但是实际上他只是在离家很近的转角处租了一间房子,住了二十年,期间从来没有回过家。就在他慢慢被他的家人、被这个世界遗忘的时候,某天晚上,他又毫无声息地回到了家里,好像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这是霍桑在《威克菲尔德》的故事一开始便提到的内容。本文将采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以文本为基础,分析故事中的主人公,以探索小说所蕴含的多重主题。

一、新批评简论

20世纪20年代开始,新批评最早开始运用于英国,日渐衰落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尽管对于新批评的运用正在下降,但它提出和实践的基于文本的语义分析仍然是文学批评的基本方式之一,并且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诗歌批评上。

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它是完整的,具有多个层次的艺术对象。文学研究必须以作品为主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其文学特征。新批评认为,批评应通过从作家转向作品,从文学作品本身来研究文学。

二、新批评理论视角下《威克菲尔德》的解读

(一)人性的探索

威克菲尔德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在所有丈夫当中,他大概最忠实,因为生性疏懒,感情不论何处寻到归宿,就安营扎寨。”[2]这是霍桑在小说最开始用来描述威克菲尔德的,短短几句话便勾勒出了威克菲尔德的形象。霍桑描写的威克菲尔德的形象就是那些生活中庸庸碌碌、普普通通的大多数人,他们穿行在时间里,碌碌无为。他们人到中年,岁月流逝,对生活没有热情。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所谓的精神追求更是虚幻的、无意义的。然而,虚荣心在他们心中徘徊,使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和平与温暖感到不满意,并渴望证明他们自身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有意义。霍桑在小说中明确指出了威克菲尔德离开的原因,他说“此事究其根底,还是藏着一种病态的虚荣心。”

在威克菲尔德离开家的第二天早上,他急于了解家里的情况,并且想知道没有他,他的家人会怎样。在妻子生病的时候,他选择在门外徘徊,不肯回去。正如霍桑最初介绍威克菲尔德时所说的那样,他从未如痴如醉地爱过他的妻子,所以在妻子生病的这一刻,他没有对妻子怜惜,而是他从妻子那里证明了他在世界上生存的重要性。直到二十年后,当他遇到他的妻子并且他的妻子不认识他时,他才感到慌张,结果证明他的存在毫无意义。威克菲尔德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意义,因此他脱离了日常生活,并虚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他的虚荣心证实了他的毫无激情的人生,这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的无聊和他的精神生活的贫瘠所致。

(二)丈夫角色的缺失

威克菲尔德离家二十年,期间从未踏进过家门一步。在威克菲尔德离开的时候,霍桑用这么一段话来描写他离开时的场景:“已届中年的威克菲尔德就这么走了,几乎决心要整整一星期不回来,让他的好太太着着急。”威克菲尔德似乎并没有很在乎自己的妻子,只是急于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当他的妻子处于危急关头时,他仍然选择在门外徘徊,拒绝探望因他而生病的可怜的女人。威克菲尔德有时这么嘀咕:“家就在隔壁街上!”但马上又会否认,他认为家在另一个世界,二十年间不回家一次,文本的字里行间里,都可以看出威克菲尔德和通常的丈夫不一样,他离家二十年,不关心也不干涉自己的妻子。为人之夫未尽丈夫之责,在妻子需要丈夫陪伴的时候不愿归家,是一种责任缺失的体现。

威克菲尔德的妻子始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不感兴趣的观察者,威克菲尔德一直在听和看,但没有干涉。他没有在他的整个婚姻生活中扮演好积极的丈夫角色。作品中威克菲尔德虚荣软弱,在一个毫无征兆的平常日子里近似荒謬地忽然就消失在家人的视野里,离家之后故意不露面,甚至后来乔装打扮,不让家人认出自己,但是却会在暗中观察家人的情况,目的只是考验妻子的忠贞和对自己的重视。霍桑在《威克菲尔德》这一短篇小说中描写的婚姻状态与如今生活中的丧偶式婚姻颇为相似,威克菲尔德离家二十年,住在临街却不归家履行作为一个丈夫的职责;丧偶式婚姻是对婚姻生活的不满,通常指夫妻对家庭的冷漠和对家庭义务的忽视。威克菲尔德离开家已有二十年了,对他的家人无动于衷。尽管他的妻子并没有丧偶之名,但她的婚姻生活就像丧夫一样。婚姻是一座围城,也是一座坟墓;有人在这里埋葬了爱情,有人在这里埋葬了一生。威克菲尔德在婚姻中丈夫角色的缺失使得妻子在这里埋葬了一生[3]。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抓住威克菲尔德这一重要隐喻,分析了威克菲尔德的人物性格,揭示了人性的虚荣与软弱。威克菲尔德这一人物形象其实一直以不一样的面孔存活于世,他生活的模糊不清和人群中无法辨认的平凡,使他成为一群普通而无能的人的代表。他骨头的虚荣与软弱是平庸百姓的共同特征。他们的生活是平淡而平庸的,他们总是想逃避现实,但只有在无法改变一切的情景下,他们才能选择被动消极的逃脱,并最终成为众多威克菲尔德之一。

与此同时,《威克菲尔德》这一小说所表现出的丈夫角色的缺失也反映了当今社会普遍的婚姻状态——“丧偶式婚姻”。丈夫在婚姻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丈夫角色的缺失会使婚姻留下无法克服的痛苦和烙印。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本文分析了《威克菲尔德》中丈夫角色的缺失,希望对作品有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并探索多角度、多元化的文学魅力。

参考文献

[1]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M].王永年译.浙江:浙江文开艺出版社,1999:369.

[2]霍桑著,陈冠商编选.霍桑短篇小说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577.

[3]龚莉岚.《威克菲尔德》人物性格的深层意义[J].大众文艺,2016(22):11–12.

猜你喜欢

新批评霍桑
玫瑰有刺
霍桑是清教徒吗?——从《红字》中的“罪”谈起
生态女性主义在霍桑《红字》中的研究
霍桑与权力技术的现代转型:红A字和催眠术的启示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新批评视域下的诗歌《一颗开花的树》
古风流行歌曲歌词的艺术特点
细读《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