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项目驱动,促进教研组特色发展

2020-09-22钱秋芬刘正奎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特色发展项目驱动教研组

钱秋芬 刘正奎

关键词:教研组 项目驱动 特色发展

教研组是促进教师发展的第一平台,所有的教学研究都是从这里启航。鉴于教研组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校十分重视教研组的发展,但是教研组功能却长期处于弱化状态,缺乏高质量的研究交流气氛。教研组几乎是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如制订学期计划、落实学校工作、进行学期总结等,真正的深入研究却很少。

一、我校教研组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依靠学校校长室以及教导处推动,我校教研组建设逐渐走向规范化,但专业引领功能不足,处于弱化状态。主要表现在组长结构层次不合理,有些教研组长的年龄处于退休边际,他们对于新形势下的教研组发展研究不够;有些教研组内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研组长是学校任命而非竞聘,造成组长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任务过重,“唯分数”思想依然严重,缺乏钻研时间,组长们形成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的一种固定模式,无暇顾及组内其他教师的培养;组长没有充分调动组内骨干教师发展积极性,更没有充分挖掘组内潜力教师的发展点,导致组内教师名自为战,依靠自我发展。

此外,教研组活动研究氛围不浓,内容单一。教研组长习惯了执行学校安排的工作,只有少数教研组为了研究,主动进行教研组活动。学校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组长会议和教研组活动,组长们习惯了在教研组活动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对于本组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主动性不够。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受益不大,长此以往,教师们参与活动就缺乏兴趣与激情。

鉴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学校尝试对教研组活动进行改革,尝试走教研组特色化发展道路,以主题化教研为抓手,深入推进教研组文化建设,促进教研组主动发展。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策略

1.制定符合教研组发展的制度。

学校之前对于教研组的发展仅仅处于口头指导的层面,没有形成书面的制度,即使已有规定,也比较陈旧,不适合当前教研组发展需求。而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是需要通过制度来规范、引领的,因此,我校完善落实《教研组活动规范》,修订了《校级优秀教研组评选标准》,制定了《教研组长岗位职责》《备课组长岗位职责》《集体备课规范流程》等校本制度,使教研活动全过程趋于规范有序,彰显“教学研究”这一教研本质特征,进一步引导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品质提升,激发教研组长、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研组内涵发展。

2.让学校发展规划引领教研组发展。

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要把教研组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同时要加强过程指导。如我校在制定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时,涉及教研组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内容有:(1)积极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普通初中项目驱动下的教研组建设研究”,各学科教研组系统整体开发设计特色化发展项目。(2)教研组特色项目规划、论证及实施,即尝试构建一个包含“教研组特色项目——主题教研——学科品牌活动”的教研组项目建设体系。(3)学科备课组品牌活动实施、展示。(4)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制定、论证及有效执行,引导教师从四个维度、八个方面对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行静态化描述及思考,完善校内教师成长评价机制,制定并实施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发展评价制度;邀请高校专家、学科名师及结对学校优秀教师组建学校专业学习社群。学校涉及教研组的发展规划涵盖了教研组教科研发展、教学水平提高、教师个人发展等方面,这就要求每个教研组既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指针,也要有各自的发展目标,从而帮助每位教师制定自己的三年发展目标。教研组的成员有了明确具体的成长目标,才会自觉参与教研组的各项活动,完成教研组的各项任务,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成长。

3.开展系列活动拓宽教师眼界。

我校在教研组建设方面,既有富有校情的校本教研活动,又邀请专家指导。我們组织教研组长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数字化等信息技术及学校教学常规,进一步提高了教研组长的理论水平。(1)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独立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针对不同的课型,备课组成员共同讨论、设计不同教案,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磨课、说课、赛课,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这样的集体教研活动以点带面,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提高和积累,同时凝聚了团队力量。(2)行政推动,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我校每周三进行教研组活动,内容可以是专题理论学习,也可以是观摩名师课堂教学。(3)有针对性地组织教研组长、教师到教研组建设比较有特色的学校学习,不断拓宽组长、教师的视野;此外,我校为所有的教研组在常州市内外分别找了一个实力强、发展有特色的教研组进行结对,结对教研组定期开展交流活动。(4)定期开展主题大教研活动。开展活动之前,先在教师中征集教师最想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教学实践教师急于解决,但是自身又难以独立完成。因此,这样的主题教研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活动邀请专家参与,活动前布置不同的任务给不同层次的教师,这样更有效果。主题教研的最大优势,就是通过一个教研主题,将全校教师联结在一起。在教研的过程中,学校骨干教师发挥自己的智慧,促使甘居中游的教师由被动发展转向主动发展,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这样的活动,可以调动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激活教师内在的研究潜能,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4.以项目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教研组文化。

围绕确定的项目,组员研讨发展规划,同时邀请专家为教研组特色项目的计划实施文本搭建框架,稳步推进教研组特色项目的建设与实施。

教师在项目的引领下、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研究工作,能够积极主动高效地完成教研组的各项任务,并且能发挥各自特长,这样团队合作的作用就更加重要。教师通过一起研究项目内容、研究项目如何推进、研究采用什么推进策略,就形成了工作的合力。团队合作使得教研组项目推进的决策更科学,同时,教研组项目研究可以给组内骨干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一方面,他们可以向组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另一方面,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为教研组人才队伍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增加了砝码。

教研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围绕本组的“特色项目”开展研究,真正发挥出教研组的研究功能,在围绕“特色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指导本组教师如何更加特色鲜明地开设公开课、如何进行课例研讨、如何开展富有本组特色的活动等,让研究不空洞,更加接地气。本组教师在参与研究特色项目的同时,一方面提高了备课、上课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科研的能力。

5.用绩效考核来激励教研组发展。

学校每年评选校级优秀教研组,只有获得校级优秀教研组称号,才有资格参评市级优秀教研组。同时,获评校级优秀教研组的全组教师还能得到绩效考核的奖励。学校实行捆绑式的激励机制,就是把对教师个人的评价与对教研组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将对教研组的评价也作为奖励教师个人的依据,这就大大提高了组员争当优秀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组员的凝聚力,促进教研组良性发展。

只有建设好学校教研组,不断完善各组的特色项目,才会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成长,才会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才能不断地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

猜你喜欢

特色发展项目驱动教研组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加快以内画为特色的衡水文化产业发展设想
学校特色发展视角下校长角色与素质探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