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满汉女性服饰之比较

2020-09-12刘莉

西部学刊 2020年14期

摘要:清代满汉女性服饰具有高度相似性,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审美心态的演变,可以看出在男权社会的推波助澜之下,缠足发展成了一种社会默认的行为道德规范;在这种以小脚为美的审美心态的影响下,弓鞋、旗履成为满汉女性服饰的“标配”。具体的文化成因有五方面:经济的发展、政治政策的影响、社会财富的象征、病态的审美、小脚成为男性择偶的社会标准。透过对满汉女性足饰相似性的反思,可为新时代独立女性的审美标准的形成提供借鉴。

关键词:旗履;弓鞋;缠足

中图分类号:J5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4-0117-04

一个民族的服饰发展与演變,是该民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衣食住行、社会道德标准和国家政策变化的反映,同时也是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交流、吸收的体现。对于民族服饰的研究,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民族间的互相影响。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又以满汉之间的文化碰撞最为激烈。这一时期汉族妇女缠足之风盛行,同时满族女子的高底旗履也一度风靡,这两个文化迥异的民族在女性服饰文化上却产生了极大的相似性。因此,探究满汉女性服饰相似的文化原因,挖掘满汉审美心态的内在缘由,具有重要意义。

一、汉族女性缠足之风及其起源

(一)缠足之风的盛行

缠足是中国古代汉族妇女一种陋习。所谓缠足,是指女性用布条将双脚紧紧缠裹起来,使脚趾扭曲变形以抑制其生长,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形状,是一种摧残女性身体的残酷行为。女性大多是从四五岁就要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才可以将布条解开。也有不少女性终身缠裹布条,直至去世。

关于缠足之风的起源,一直以来就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更倾向于缠足始于北宋时期。关于缠足的凿凿记录是宋人张邦基的《墨庄漫录》,说起“妇人缠足,始于近世”[1]131。所说的“近世”指的具体时间是缠足起源的关键,但是文中并没有确切记载年代,因而只能联系作者生活的年代以及成书时间来做分析。关于张邦基生平在史书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从《墨庄漫录》书中的内容来看,可以大致看出他是两宋之交时期的人,书成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以后[2]。北宋于公元960年建立,《墨庄漫录》成书年代距离北宋建立近二百年,这样推算张邦基所提的“近世”很可能是指北宋某个时期,但不会是北宋之初。《南村辍耕录》中陶宗仪记录过,裹足在“熙宁、元丰之间,为之者犹少”[3]127。因而可推知最晚在熙宁、元丰年间就已经有缠足,但是还不是很普遍化。到了宋徽宗时期,缠足之风在当时有了较大发展,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缠足鞋,即“错到底”,社会上也逐渐推广开来。南宋时期,妇女缠足的相较之前更多。考古中,南宋妇女缠足鞋也有发现,福建福州南宋墓出土的六双女鞋,长13.3—14cm,宽4.5—5cm。此时缠足主要还是在上层社会中流行,普通的百姓还是不缠足的。

此后,入主中原的蒙古人,也对汉族女子缠足持赞美态度,例如君臣之间以女子缠足为题唱和相戏谑,李炯就曾有一首描述女足的应制诗《舞姬脱鞋吟》。在统治者的赞赏和推行之下,缠足之风更加兴盛,甚至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默认的社会道德。受此影响元代的杂剧在描写女子时,会格外留意其足,美貌的女子多是纤小的脚为特征。如关汉卿《闺思》中的“玉笋频搓,绣鞋重攧”等。并且元朝末年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3]127。

明代时期,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明朝初年,朱元璋将张士诚的旧部改编为丐户,下令浙东丐户,男不许读书,女不许缠足[4]599,朱元璋认为缠足是上层人士的特权,缠足也因此成为衡量社会地位高低、等第贵贱的标志。这也是缠足运动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的一大助力。此外,明代皇帝对于小脚的狂热追求也是一大动力,例如明武宗经常选美的地方就是当时以小脚而闻名的山西大同和河北宣德府。此时女子缠足与否在最高统治者的推崇之下已经成为变成美女的重要条件。女子缠足也愈发得不可收拾,脚越缠越小,也越来越尖,甚至出现了缠足言必三寸的言论。

清代,缠足之风更是达到了狂热阶段。由于满族妇女的不缠足,清朝最高统治者多次下令禁止,但由于未得到民众积极地响应,后废止。看到统治者无奈的罢禁,这使得莲迷们更是得寸进尺,对女性的小脚的追捧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在男权社会的推波助澜之下,由上层贵族到城乡百姓,上行下效,缠足不仅发展成了一种社会默认的行为道德规范;而且由原来审美上的畸形嗜好,变成社会地位、贵贱等级的标志,并被赋予了传统礼教的内涵,最终成为对女子行为约束和禁锢的一种手段。

(二)弓鞋的形制

弓鞋,即缠足时代小脚女性所穿的鞋子。弓鞋由鞋面、鞋帮和鞋底构成。清代时期的弓鞋鞋尖多是向内弯曲,为了便于行走,鞋底多加木质高跟,底部形状多样,有香叶、莲子、荷花等样式。鞋帮由鞋面、鞋里组成,里和面之间大多会加一层硬面料的里衬使鞋子更挺括。鞋面所用材料丰富,富贵阶层多用绸缎,平民多用布料。鞋面尤其靠近鞋头部分会绣满花纹,花纹样式种类繁多,以植物、花卉、动物居多,例如蝴蝶、鸳鸯、凤鸟、梅花、莲花等。此外,由于弓鞋比较紧,多在鞋口处钉有鞋拔,方便穿着。在左右鞋帮会钉有鞋带,以免穿后松脱。

清代弓鞋的特点一是小,缠足时代女性将脚缠裹地非常纤小,有的甚至不到三寸,故而其鞋子也非常小。二是尖。鞋头一般都很尖锐,这也与妇女缠足之后脚的形状有关。三是弯。鞋底向内凹陷,外形看起来像是弯弓,所以称其为“弓鞋”。四是高底。鞋底很厚,一般是在2厘米以上,有的甚至可达8厘米。清代常见的弓鞋样式有:平底尖头鞋、高底弓鞋、新月状弓鞋、凤头弓鞋等。平底尖头鞋:较为常见。鞋头尖锐,向前延伸,不削不翘。

高底弓鞋:木质鞋底,高且厚。鞋底上面宽下面窄,形状如同弓。有外鞋底和里鞋底之分。

新月状弓鞋:鞋尖稍微上翘的弓鞋,因鞋尖微翘如新月。多出现于南方地区。

凤头弓鞋:鞋尖部位形状类似于凤鸟头部的弓鞋。除了上面列举的一些样式外,弓鞋也按季节分,春秋

有夹鞋,冬天有保暖的棉鞋;也可以按照天气区分,有晴天穿的弓鞋和雨天穿的弓鞋。

二、满族女性旗履的起源及其演变

(一)旗履的起源

旗履是满族妇女最有特色的服饰之一,不管是贵族妇女,还是平民女子都可以穿着。关于旗履出现的时间及其渊源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清史稿·舆服志》并没有鞋履方面的记载,其他的相关史料笔记未能发现。因而对于旗履的起源众说纷纭,大概总结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说法是跟满族民间古老的传说有关。传说满

族古时候有一位伟大的女罕叫多罗甘珠,她的父亲被敌方首领用计害死,阿克敦王城也被占据。多罗甘珠為了给父亲报仇,决心攻打阿克顿城,但是王城三面环绕着高达三尺的红锈水,阻拦了士兵和战马的去路。之后看到长腿白鹤在深水中觅食的场景,依照白鹤制作了“人造木鹤腿”,顺利地通过了红锈水,夺回王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满族妇女后来在日常生活中也穿戴这种“木鹤腿”。随着做工的精致、用料的巧妙,逐渐就发展成为现在的旗履。

第二种说法具有实用性,与满族“削木为履”的习俗有关。满族人在入关之前一直是半渔猎、半农耕的生活状态,关外天气寒冷,高底鞋子可以隔凉;并且满族妇女在上山采集蘑菇时,可以防止被毒蛇咬伤。

最后一种说法是与当时汉族缠足之风有关,满族人进入中原后,受汉族文化影响,也开始缠足。尽管原先满族的女性没有缠足的传统,但根据当时流行的审美标准,满族女子的天足是不算美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族人就发明了这种高底旗履,将脚藏在裙底里,这样在直观上给人以小脚的感觉。

从第一、二种说法来看,满族妇女的旗履并不一定是入关后,受汉文化“缠足”影响而发明创造的,而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历史发展的选择,是集普通民众的智慧凝练而成。但是更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满族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东北地区的游牧部族,故而满族妇女也是要“执鞭驰马”。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满族妇女多是效仿辽金游牧部族的穿着,衣裳多是穿连属在一起的长袍,下摆两面或者四面开气,便于骑射。[5]228并且满族典籍《满文老档》中记载的多是各种面料做成的靴子,说明当时的妇女还没有放弃骑射。因此为了方便骑射,女子所著鞋履也不会是之后“花盆底”的旗履样式,而应该是靴子或者平底木质厚底鞋更符合入关前满族的游牧生活,更便于女子的采集劳作。清代的旗履应该是在满族传统厚底木质平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有可能受到汉文化中缠足审美与弓鞋的影响,从而进行了改进,使得木质鞋底愈来愈高,形状也越来越像花盆或者马蹄。

(二)旗履的形制

旗履是由木质鞋底和鞋身构成。旗履的鞋底用木头制成,非常的厚,一般为一到二寸,也有三四寸,最高甚至能到五寸左右,长度约占全鞋的二分之一。木质鞋跟装在鞋子底部中间位置,外部用白绫或白粉装饰。旗履的鞋底种类多样,因而旗履多根据其鞋底形状来命名。满族女子中常见的旗履款式有:船底、花盆底、马蹄底、平底等。

船底旗履,鞋底高一寸到两寸左右,长短与脚大小相同,前段形状稍微尖锐并翘起,后跟处较圆,方便行走。

花盆底旗履,鞋底高约一寸到两寸,后来又增加到四到五寸,底的形状上宽下圆,近似花盆,又称“花盆底”。夏仁虎《旧京琐记》:“旗下妇装……履底高至四五寸,上宽而下圆,俗谓之花盆底”。穿这种花盆底鞋,多是中年和青年妇女,鞋面多有绣花。

马蹄底旗履,木质鞋底底的中间凿成马蹄状,踩过的地面留下马蹄状的印,被称之为“马蹄底”。徐珂《清稗类钞》:“八旗妇女皆天足,鞋之底以木为之,其法于木底之中部。凿其两头,为马蹄状,故呼曰马蹄底。”

平底旗履,鞋底平齐,厚薄不一,但鞋底非常的结实,往往鞋子破旧了鞋底仍然是好的。多是老年满族妇女和十三四岁的少女穿着[6]1187。也称之为“网云子鞋”。

旗履鞋身的造型也十分多样,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部分旗履会模仿动物姿态,比如鱼形、凤凰形状等。旗履的鞋帮有高底之分,鞋头也有圆头和尖头,随着气温变化有夹棉和不夹棉之别。鞋面的材料种类多样,上层贵族多是绸缎,平民棉布居多。此外,旗履的色彩纹饰也是非常讲究。取材广泛,寓意吉祥。鞋面图案多为植物、动物、几何纹饰、文字、花卉等。具体的纹饰多为牡丹、梅兰竹菊、海棠、凤凰、蝴蝶、金鱼、鹿、寿字纹、佛教的卍字纹、祥云纹等。为了达到华丽的效果,纹饰多采用的是刺绣工艺,并在鞋头和鞋跟镶嵌珠宝。

三、满汉女性高底鞋的流行及其审美心态的折射

清代兴起的高底旗履,与当时汉族妇女的流行高弓鞋有众多相似之处。弓鞋,即缠足鞋。《清稗类钞》中记录“高底,削木为之,上丰下杀,略如弓形,裹足之妇女以为鞋底,欲掩其足之大”。这段话表明在明清时期为了追求脚小而苗条,将脚缠成三寸金莲的形状,使得脚背骨的严重变形,因而弓鞋的鞋底形变化也变得比较丰富,有莲子形、荷花形、杏叶形等。莲子形弓鞋底弧度相对不大,但是长度比较短;荷花形弓鞋底是鞋前尖鞋后跟比较圆的形制,杏叶形弓鞋底与之类似,两者的圆弧度都比较小,鞋底中间相对较宽[7]。荷花形和杏叶形弓鞋底型最符合当时所赏玩的三寸金莲的脚型,由于脚变形比较严重,使得整个脚呈弓形。为了满足三寸金莲形状的要求,弓鞋鞋跟多采用木头高跟,鞋跟与鞋尖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满足弓足小脚的脚型。由于弓鞋多是妇女自己手工制作,为了美观,弓鞋的装饰花纹也是非常考究,多是妇女手工刺绣而成。

从弓鞋与旗履的形制上比较,会发现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者的鞋底都是木质,而且都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其次鞋底形状的多样性,并且都遵从上大下小这一基本的形制;再者就是鞋面纹饰的繁杂与华丽;最后这两者功用的共同点,即美化妇女外形。汉族妇女的服饰多是追求宽松飘逸的形制,宽大的袖袍可以遮盖人体曲线,展现一种委婉含蓄的意境美。三寸金莲的女子,足不任体,弱不胜衣,一步三晃,行动如弱柳扶风,如同林黛玉式的美人,引得文人骚客诗兴大发,赞美不已。旗履本身就是“掩其足之大”,而满族妇女穿着旗履搭配旗袍,不但可以延长腿部线条,使得身姿更加窈窕,而且也能起到掩饰天足的作用。高底鞋能够风靡全国,是与当时的社会审美意趣所分不开的。这一时期以小脚为美的社会时尚导致当时人们把小脚视为女性美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种审美心态的影响下,导致这一时期女性盲信盲从,刻意修饰,追求小脚,以达到“美”的标准,这也使得高底鞋愈演愈烈,底部越来越高。

四、满汉女性服饰相似之社会成因

弓鞋、旗履作为汉族和满族足饰的典型代表,两者无论是在形制、纹饰还是材质上都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背后的社会成因是多样的,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

(一)经济的发展

丰富的物质条件是新服饰流行的基础。满族入主中原后,原先的逐水草游牧的生产方式逐渐变为定居的农耕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带来大变革,并且向原本的汉族生活方式靠拢。原先质朴、追求自然、强调骑射的生活方式也转变为追求美观、华丽和奢靡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相应的服饰风格也发生极大变化,足饰也由原来适应游牧生活的平底皮靴逐渐变成追求美观和拉长身体比例的高底旗履。清朝经济的发展,也为弓鞋和旗履的面料、款式、纹样、装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政治政策的影响

满族是游牧民族,其中突出的民族特点便是骑射文化。满族入关后,对于汉文化的态度也是两极分化,一方面迅速接受汉族的传统政治体制,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又大力保护本民族的特色文化,避免汉文化的过度侵浸。在女性方面的体现就是特地强调保留满族女子的天足,禁止缠足。当时的社会整体氛围是崇尚小脚,以小脚为美。满族女子本身是天足,为了追求时尚跟随潮流,也有许多选择效仿汉族女子缠足。但是统治者的禁令又是不可违背的,所以穿着可以掩盖其天足以脚小的高底鞋是绝大多数满族女性的选择。

(三)社会财富的象征

汉族的缠足多是发生于饱食终日、闲来无事的权贵阶层和富商巨贾之家。把脚缠绕成骨折变形,无论程度如何,必然会对女性的行动带来不便以及束缚,对此需要自食其力的平民劳动者是难以跟随这种陋俗。穿着弓鞋背后代表的是家境的富裕殷实。满族妇女穿着高底旗履也是同样的道理,穿着高底旗履也成为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

(四)病态的社会审美

到清代时期,缠足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一种全国一致实行的风俗,这种风俗影响之下,小脚成为评判女性美的标准,这种病态审美观的形成离不开文人的推波助澜。文人善于讴歌和赞美,在他们的大肆赞美和吹捧下,使得人人相信小脚为美,潜移默化间,社会也就接受自古以来美人多是纤纤细足,小脚是评判女子美貌的重要标准。受这种审美观的影响,满族贵族们也不能幸免,甚至连贵为皇帝的乾隆也是喜爱小脚女子的。在男权社会,女性是依附于男性的,是男性的私人财产,在尊卑礼教的束缚之下,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当男权社会把小脚作为审美标准时,失去劳动能力的女性为了取得男性欢心,只能接受这种标准,并竭尽全力去贴近这种标准,甚至不惜忍受这种审美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与痛苦。无论是小脚、缠足还是高底鞋,都是男权社会病态审美的产物,是礼教尊卑等级制度下,对女性歧视压迫的表现。

(五)婚姻的标准

在以小脚为美的社会环境中,小脚也成为男性择偶的标准。一时之间娶妻当娶小脚女给众人甚至儿童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英朋《妙莲偶忆》说他小时候看到表姐的一双金莲,便有将来“得妻如姐,可以无憾”的想法。[8]117舟人《香莲琐忆》说他小时候当人们问他想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娶一个小脚的花不棱登的媳妇”。[8]118儿童尚且如此,整体社会环境可以想象是对小脚的极大推崇。由于这种观点,婚礼中女性裙底下的双脚就成为最大的焦点。为了合乎这种标准,不受亲朋好友的嘲笑、丈夫的嫌弃,女性大多会选择穿着高底鞋来掩饰自己的不足,营造出外形娇小的假象。婚姻虽然不是高底鞋产生的最初原因,但高底鞋的演变与经久不衰,却是和婚姻标准有着极大联系。

五、结语

服饰的发展与演变与其生产生活方式、政治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变迁紧密联系的。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的折射。对于满汉女性旗履、弓鞋的研究与比较,可以看出满汉在政治经济、社会审美等方面的相似性,也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在历史发展的情况下保持原貌。在满汉女性足饰上,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审美的变化与影响,感受到社会畸形审美所带来的流毒与弊病,应反思其背后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给新时代社会独立女性的审美标准的形成提供历史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宋)张邦基.墨庄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

[3](元)陶宗仪.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4](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5]戴争.中国古代服饰简史[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6]戴钦祥,陆钦,李亚麟.中国古代服饰[M].北京:商务印书

馆出版社,1998.

[7]许仲林,李稳,邬红芳.论我国明清时期弓鞋所折射的文化象征寓意[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3).

[8]高洪兴.缠足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刘莉(1997—),女,山东青岛人,单位为青岛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