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10文艺殷俊琦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论学习新形势高校

文艺 殷俊琦

摘要: 高校教工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一级组织,是直接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通过认识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形势下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新内涵,探索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新实践。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教工党支部;理论学习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高校教工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一级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党在高校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在新形势下,如何激发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广大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各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充分认识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加强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只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才能有效解决高校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得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其次,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高校教师既是高等教育理念与先进知识技术的接受者,又是以先进理念和知识引领青年学生的传播者;结合教书育人开展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对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优秀学生党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能够更加切实的推进高校的改革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高校教工党支部成员多数是工作在学校一线的教学或科研人员,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对于高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根据群众的切实需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达到教育界的科学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对于基层党建工作、教育工作、高校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工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党建工作主动性有待提高。教工党支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因为高校面临教学考核、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任务,学校往往以此来衡量教师和院系的工作,形成各院校比对的指标,而基层教工党建工作没有硬性指标,加之青年教师职称评定、学历深造等压力,导致大多数教工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够。

(二)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势单一,工作实效不太理想。教工党支部开展活动的主要方式为学习文件、开会和参观学习。党组织活动模式和载体陈旧,缺乏吸引力。目前我校教工党支部学习主要集中在周二下午,活动形式以学习文件、传达精神、布置工作为主,主动思考支部建设较少。

(三)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建设制度有待完善。目前我校教工党支部书记都由系主任兼任,就我院情况而言,五位教工支部书记,1人担任过党委成员,1人担任过支部书记,3人2017年之前未做过党务工作,2017年学校对支部书记进行定期培训,目前党支部书记都已熟悉党务工作,教工党支部战斗力基础较好。但能主动、创造性地开展支部工作的比例不高,这可能与专任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在支部建设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专任教师兼任支部书记,造成支部书记在一些具体党务业务细节上把握不准,导致工作创新活力不足,对支部建设主动思考较少。另外,我校虽明确规定在政治上支部书记等同于系主任,但该岗位在经济待遇上并未有明确说法,也影响了支部书记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教工党员发展滞后,影响党支部战斗力发挥。以我院为例,连续3年未发展1名教工党员。一方面是教工党支部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培养力度不够,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承担着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并且党员的发展程序严格,时间较长,青年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分配有限。相反,其他民主党派如九三、明盟等因发展政策灵活,经常举办特色活动,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较大。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工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探索

(一)充分發挥党支部政治引领主体作用

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党支部建设的首位,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

新形势下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是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基础,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为高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坚定思想跟党走。以多种形式学习,真正渗透到思想和行动中去。高校教师不但要提高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还要重视学习党的理论和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理念和规律,逐步提高党的理论学习意识和水平,真正将党的理论精髓内化于心。

加强理论学习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结合,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相结合,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内外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使教工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凝聚师生群众的坚强阵地和政治核心。

(二)创新党支部活动主题和载体,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实践创新。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党员学习的工具从书籍扩展到电脑、手机,学习环境从会议室延伸到任何地方,交流方式从面对面交流转变成线上、线下混合式交流,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丰富了党员活动的形式。

1.教师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个人自学计划,大力倡导网络选学、实践研学等学习方式。我院教工党支部通过创新学习活动方式和载体,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创建党支部微信群、QQ群或者建立网络党支部,将最新的时政要闻推送给党员,帮助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手机学习,提升党员业务素质和能力。

2.根据上级组织关于“每学期支部书记至少讲一次党课” 的要求,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支委委员接着讲,带动全体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近年来我院党支部书记结合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等工作讲党课,主讲了“狠抓教风学风,全面提供人才培养质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主旨演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专题党课,听课党员受益匪浅。发挥了团结凝聚师生的重要作用。

3.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主题党日活动效果显著。我院教工党支部开展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包含理论学习和户外实践。一是通过图书资料、视频等方式学习党的理论。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等会议精神和重要文件。二是组织党员外出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2019年我院先后组织赴贵州革命老区、林州市红旗渠和杨开慧任弼时故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奉献充满敬佩,思想和行动上都得到了洗礼。

(三)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在选拔党支部书记时,我院坚持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目前我院已基本实现“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全覆盖。支部书记都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都为系主任,从2017年来教工党支部书记保持相对稳定。

我院教工党支部在与高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与学生支部、兄弟院校教工支部、实习实训基地的基层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建立有效联系,共同创新组织多态,共通信息、共享资源,将基层党建资源有效整合,联合开展各项活动,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工党支部。

创新教工党支部精细服务。我院教工党支部依托辅导员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从班级管理、授课管理、竞赛指导、实习指导和论文指导等多方面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搭建党员实践平台,积极推进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的对接,党员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指导学生,使青年学生感受到党组织带来的温暖,教学相长。

(四)着力做好党支部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

教工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关注青年教师成长,注重发挥老教师、老党员对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教学科研上指导的传帮带作用,使年轻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与提高。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教育措施,探索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围绕党的建设伟大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组织好青年教师党章党规党纪、世情党情国情教育,强化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同时要充分认识发展青年教师入党和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的重要性,主动出击,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面引导为主,提供政治上的思想引导,生活上的爱心引导,吸引优秀青年教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壮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保持教工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更好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总之,高校教工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在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实施,进行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工支部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将支部活动主题与实际工作有机的联系起来、创新支部组织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是高校党建工作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勤于思考,不断地探索新的途径,掌握新的方法,从而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实效性,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参考文献:

[1] 杜云,洪霞,姚宁.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淮海工学院图书馆第一党支部为例 [J]. 领导科学论坛 ,2018(01):42-43+46.

[2] 黃生成,肖榕. 高校“三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路径 [J]. 赤峰学院学报 (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39(04):26-29.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3] 张莹莹. 高校教工党支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探索.教育教学论坛[J],2015( 18) : 48-49.

[4]陈鹏,李建强.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上海党史与党建[J],2010( 10) : 43-45.

[5]中共教育部党组.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 北京,2007.

[6]中共中央.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Z]. 北京,2010.

[7]玄雪梅. 以学科建设为着力点推进高校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7) : 55-57.

作者简介:

文艺(1980-),汉族,研究生,女,湖南衡阳人,讲师,国际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思想政治教育。

殷俊琦(1987-),汉族,研究生,女,山东泰安,无,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科技大学基层党建创新重点项目。

猜你喜欢

理论学习新形势高校
谈教学反思下的理论学习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理论学习对实际演奏的帮助
浅析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