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白石画虾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020-09-10小小

雪豆月读·高年级 2020年1期
关键词:儿们豆苗身子

小小

鼎鼎大名的画坛巨匠们,都有着属于自己得心应手的“拿手绝活”,笔下的形象栩栩如生,堪称一绝!这些带有符号性质的笔墨经典,不仅仅代表了画家们的艺术特色和创作巅峰,也是我们走近大师,了解大师艺术生涯的最佳途径。本期“名画廊”为豆苗儿们介绍画家齐白石老爷爷。

豆苗儿们,你们都应该吃过虾,但你们观察过虾长什么样子吗?本期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大画家呀,就是以画虾而闻名世界的,他就是齐白石老爷爷。他画的虾,多为“长臂青虾”,可不是风靡大江南北的小龙虾哦!

虾虽然是食物,但在生活中却有很深的寓意。北方人常喻其为“龙”,有镇宅吉祥之意,南方人则喻其为“银子”,取长久富贵之意。

看过齐白石老爷爷的《群虾图》,豆苗儿们会不会觉得,好像寥寥数笔就能把虾画出来,很简单嘛!但实际上,越是简单的画越难画,就为了几笔画出一只虾,齐白石老爷爷可是花了整整七八十年的时间。

齐白石的老家在湖南省湘潭市。他小时候是一个木匠,但非常喜欢画画,所以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着一本残破的《芥子园画谱》去临摹。大概用了半年時间,他就把这本书里面的画全部临摹了一遍。《芥子园画谱》在中国近代非常有名,许多大画家拿它当范本。

齐白石为什么喜欢画虾呢?这要从他儿时的经历说起。小时候,他家门口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很多小鱼、小虾。齐白石小时候就喜欢在池塘边观察虾,有时候一看就是一下午,偶尔也会拿棉花球当米饭钓虾玩。儿时的这种兴趣,使齐白石萌发了画虾的想法。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63岁时,齐白石画的虾已经很像了,但他还是觉得虾不够“活”。为了熟悉虾的各种变化,齐白石在笔洗(盛水洗笔的器皿)里养了几只虾,闲暇时就托着下巴,观察虾是怎么游的,身体结构是什么样的。

齐白石曾说过,他画虾经过三个变法:“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浅,此三变也。”什么意思呢?一开始画虾,只是把虾的形状画出来。后来,便开始想把虾的神态画出来。所有的墨色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变化。再然后,他开始慢慢地在虾头的部分下重墨,虾身部分的墨清而淡,就好像能透过虾壳看到里面的虾肉一样,眼睛也从原来的点变成了一个短横,让虾变得更加有神。

整幅《群虾图》你看不到一丝水,但就像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所说的一样:“齐白石老先生的整幅画里面,可能就只有一根线画水,但我仿佛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

从齐白石画虾的历程,豆苗儿们是不是深深感受到了他伟大的艺术成就以及对艺术那种孜孜不倦的追求呢?这种对艺术无止境的探索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号白石、白石山翁。他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其中以画虾最负盛名。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虾是一种群居动物,最喜欢的就是你追我赶,在一起“打闹”。

小虾们有的嬉戏打闹,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交头接耳,中间几只看似拥挤,实际上繁而不乱。

齐白石老爷爷正在画虾。看,旁边那只可爱的小猫咪,看到虾是不是馋了?

这是一幅齐白石老爷爷的画像。他总爱穿一件深色长袍,即使褪色了也舍不得换。

虾为什么总是弓着身子?

晚上,小蘑菇放学回家了,妈妈给她煮了一盘虾。妈妈问小蘑菇:“你知道虾为什么总是弓着身子吗?”这个问题可把小蘑菇难住了。豆苗儿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真相:虾在水底世界属于比较弱小的一类,当它遇到危险时就会弓起身子,然后猛地一弹,跳到远处,之后用尾巴和附肢拼命划水。虾就是用这一弓一跳的动作来逃命的。虾弹跳时方向不固定,所以,敌人常常会不知所措。由此可见,虾弓着身子是一种本能的防身术。

猜你喜欢

儿们豆苗身子
割豆苗
豆苗儿家的门辩论会
最勇敢的狮子(下)
寻找快乐(下)
豆苗儿家的辩论会
美味城堡
自然:风往哪边吹
给父亲擦身子
最快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