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升

2020-09-10梁羡飞韩冬熊晶玲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辅导员

梁羡飞 韩冬 熊晶玲

摘  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在关心学生身心状况、化解学生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回顾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际状况,分析目前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技能薄弱、预警意识不强和掌握信息渠道单一等方面问题,提出预警阶段、处置阶段和总结阶段等不同时期辅导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辅导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让中国高校原来的教学及生活秩序被打破,使高校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疫情发生后,各高校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师生安全”为目标,出台了多项措施。其中,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一线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关心学生身心状况、化解学生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作用,是摆在每一名辅导员眼前的重要命题。

一、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及新特点

各国学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有所不同,一般可以定义为: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以及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1]从这定义可以看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性、复杂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2]及时甄别、有效管控和科学处理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但此次疫情,呈现出了与以往的突发事件的不同之处。

第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与外界沟通的平台也逐步多样化,在具有如此广泛的互联网平台条件下,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因此更容易滋长谣言。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型期。[3]他们熟悉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对新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网络的谣言缺乏一定的判断力,极容易產生非理性情绪。在新冠肺炎疫情前期,由于网络助力下,疫情被无限发酵、放大,部分同学尤其是湖北籍学生出现了恐慌心理,如果处理不当,极容易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在突发事件中,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方,学生会主动地去接收各种信息,他们要求有更多知情权和人文关怀。按照以往的经验,学校从大局出发,可能对部分信息进行隐瞒或者避免讨论。但是这种“隐瞒”,一旦被发现,经过互联网的发酵,会进一步加剧恐慌,进而产生更加严重的次生危机,导致高校处于被动的局面之下。同时,辅导员仅仅给予心理帮扶是不够的,学生在内心中要求辅导员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所以,定期的慰问,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对学生反映的意见、建议和愿望要有所回应显得尤为必要。

二、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回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从疫情发生以后,辅导员第一时间以实际行动投入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其应对疫情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决策、机构设置及防范工作方案制定阶段。这个阶段成立了院校两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院)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辅导员为小组成员。各学院紧急召开辅导员工作会议,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严格要求辅导员执行校内外学生信息报告制度;辅导员迅速开展工作,摸清所负责学生在校内外的基本情况;辅导员召开班会,加强预防知识宣传和培训,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4]

第二阶段:全校戒备防范及分类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启动了处置预案,各学院辅导员在学校统一部署下,依托QQ、微信和电话等线上媒介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全面排查。全面落实全体学生“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以及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对违反制度的同学进行处分;加大宣传,积极报道防疫期间的正能量事件,对一些谣言及时制止;关注在校生,对其给予心理指导和人文关怀等。

第三阶段:战略调整及恢复管理阶段。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学校及时调整工作的要点:加大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辅导员在心理中心的指导下,利用线上班会、电话、微信等方式做好学生心理安抚工作;利用此次疫情,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共卫生知识教育和党员启蒙教育等;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员主动佩戴党徽,深入当地社区做志愿者等。

三、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现状

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管理者,具有发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与导向功能,校园稳定与协调功能和学生心理安抚与思政育人功能。然而,辅导员在实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技能薄弱

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加上工作经验欠缺,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显得手忙脚乱。

1.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培训较少

在辅导员培训中,关于突发事件培训一般集中于校园火灾、防盗防骗和特殊学情等,而对突发公共卫生基本常识和急救知识的培训少之又少,这导致了辅导员严重缺乏相关知识。

2.辅导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较少

据统计,高校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即使有突发事件的培训,但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解而缺少实操。辅导员面对突发事件,由于没有演练,导致个别辅导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也无法正常开展紧急的应对,致使错失应对良机。

(二)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意识不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明确规定:对校园危机事件进行初步处理,稳定局面控制事态发展,及时掌握危机事件信息并按程序上报。[5]这说明高校辅导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然而,辅导员在日常实际工作中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其难以从这些繁杂事中抽身出来。加上缺乏科学的预防机制,使得辅导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意识不强,不能及时发现和预测突发事件,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在事件发生后,被动去应对。

(三)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渠道单一

辅导员要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信息才能更好控制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目前高校辅导员掌握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学生干部和网络交流平台,对学生喜欢的抖音、微信公众号和QQ空间等新媒体平台缺乏了解,导致与大学生群体交流较少,即使有交流,也不能深入有效掌握学生思想情况。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辅导员无法第一时间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很容易导致虚假信息飞速传播,引发次生危机,使得管理工作陷入困境。[6]

四、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升

从疫情的周期来看,可以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预警阶段、处置阶段和总结阶段,辅导员在不同时期采取措施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预警阶段:构建辅导员的预警机制

1.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常设领导小组

学院应成立应急工作常设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由党政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具体领导、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并就发生事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时刻关注事件可能引发的舆情,积极掌握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事件得到处置后,对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等。

2.加强培训,牢固辅导员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意识

第一,加强安全教育理论培训,帮助辅导员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敏感意识;第二,除了加强理论培训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以切实增强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第三,举办辅导员安全教育沙龙,就某个个案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梳理应急流程采取的应对措施,增加辅导员预警工作经验和快速应对事件的能力。

3.加强教育,积极主动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一方面,在平时工作中,辅导员要主动利用近期发生的突发事件加强安全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等渠道,通过召开年级大会、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和班委会等方式,积极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增加学生公共卫生知识和安全法制知识,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安全演练,如校园火灾、抢救等演练,提高学生应对应急事件的能力。

4.积极构建新型的大学生突发卫生事件的情报网络机制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辅导员靠传统的情报收集机制显然是行不通的,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积极构建教师、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多渠道全方位的新型情报网络监测体系。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辨别,从而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并启动相关预警措施。[7]

(二)处置阶段: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1.信息分析是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提

面对纷繁复杂的原始信息,辅导员首先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做到去伪存真,防止误判信息。在事件发生前,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及时识别当前事件的危害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事件发生后,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关联性分析,立刻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尽最大努力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2.有效沟通是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

辅导员应按照学校及其他部门统一部署开展工作,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妥善开展应急处理工作,遵循“宜快不宜慢、宜散不宜聚、宜顺不宜激”的方式积极应对。针对具体情况,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形成具体应急方案、做好分工安排、保持与各部门的良好沟通。

首先,辅导员要及时将信息上报给管理层。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事件发生原因、经过及可能的后果,及时向上級汇报,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开展相关工作。其次,第一时间向同学进行信息公布。辅导员应该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站出来,以科学的态度,通过年级大会、班会、学生干部会议和网络平台等方式向同学传递真实信息,以获得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师生上下一心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

3.舆情监测是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保障

突发事件中,辅导员的舆情监测非常重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很容易以非官方消息的形式迅速在学生中传播,极容易引发集体恐慌。在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学生干部和教师等渠道获取信息,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及其诉求,一旦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干预。

4.分类指导是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

辅导员应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要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对特殊群体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在事件期间,辅导员要做好对心理问题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等学生的帮扶工作。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并要相关情况及时上报给学校心理中心;对学业困难学生,要帮助找出学习困难原因,对症下药;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要适当开展人文关怀,通过勤工助学,发放补贴、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方式帮助其克服困难。

(三)总结阶段:完善应急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1.心理恢复,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到伤害的学生,辅导员应该在学校心理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具体方法是:利用班会、谈心谈话和走访宿舍等方式做好学生心理安抚工作,提供关心和支持,使其恢复心理平衡,消除心理阴影。在工作中,如果发现有学生需要进行心理转介的,要及时进行转介,帮助学生尽早获得专业心理辅导,找到心理问题的根源。

2.事后教育,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给高校稳定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也给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辅导员在关键节点上,利用线上方式,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启蒙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公共卫生知识教育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

3.总结反思,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

辅导员作为处置突发卫生事件一线工作人员,在每一次事件中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在事件结束后,要及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处置过程、处置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思,重点梳理工作不到位和有待提高的部分,以此为鉴,进一步完善院校的应急管理制度,并把合理化建议写成书面材料上报给学校相关部门。

参考文献:

[1]温家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R].国务院,2003.

[2]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3(8):41-43.

[3]高翔云.高校辅导员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4]陈琼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Y大学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12.

[5]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04):36-28,35.

[6]吴志龙.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预警能力研究[J].国际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4):62-65.

[7]高军.和谐校园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辅导员预控机制的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02):83-85.

[8]于晓庆.辅导员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9]林佩云,钟向阳,杨利江.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与方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12):166-167.

责任编辑  杨慧芝

作者简介:梁羡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韩冬,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熊晶玲,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佳木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的新思考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