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升国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及优化路径

2020-09-10王桂娜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优化路径

王桂娜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升旗仪式因其特殊的纪念对象和特定的符号承载功能,而成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升旗仪式为参与者创设互动情境,通过集体行为一致性,使参与者形成共同关注点及共同情感,通过合作和情感连带形成集体意识及情感共同体,实现强化象征符号、激发爱国情感以及增强集体归属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升旗仪式的爱国教育价值,需要在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学校要加强对升旗仪式的重视,教师积极参与升旗仪式,同时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相互配合之中,共同提升升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关键词:升旗仪式;爱国主义教育;优化路径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颁布以来,升旗仪式成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学校升旗仪式已经具备相对规范的形式和流程。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其中特别提及要运用升挂国旗这一实践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新时代,升旗仪式由于具有特殊的纪念对象和特定的符号承载功能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而其独特的情感激发功能也在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新时代高校升旗仪式

国旗是国家的标志,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升旗仪式则象征着对国家的守护与热爱。然而国旗与升旗仪式的象征意义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逐渐演变形成。

(一)新时代高校升旗仪式

1.升旗仪式的历史发展

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中国古代的旗帜多是统帅军队、指挥作战的将帅旗。鸦片战争之后,出于外交的需要,清政府制定了代表清王朝的黄龙旗。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旗形式。继而经过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十年内战等革命和动乱,国旗形式几经变换,最终于1949年正式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升旗一直都是由一人独立完成,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升旗仪式。直至1982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总队成立国旗班,设计了由3人完成的升旗仪式。至此,天安门升降国旗才有了所谓的仪式,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颁布后,在社会各界的建议下,将国旗班改为国旗护卫队,升旗仪式也由3人改为36人升旗方阵,升旗仪式更加规范庄重。[1]此后,各院校参照天安门升旗仪式纷纷组建国旗护卫队,并结合各校具体场地和装备情况设计升旗形式和流程。如今高校升旗仪式的形式和环节已经渐趋一致,包括出旗、升旗等主要流程,仪式的整体氛围也较为严肃和庄重。

2.新时代高校升旗仪式的教育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2015年1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提出“以纪念活动、仪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从而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2]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3]升旗仪式特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式使得其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各类爱国教育宣传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随着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建构以及全面育人理念的发展,升旗仪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影响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而是与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等教育手段相配合,实现对学生全方面、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因而,进入新时代,升旗仪式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其发挥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也愈加凸显。

(二)高校升旗仪式的过程解析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以情境为出发点,认为人们一切的互动都发生在一定情境之中,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由情境构成的,仪式构建一个情境从而使情境中的人发生某种互动。[4]本文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分析框架对高校升旗仪式中参与者的互动进行分析,解析仪式展演过程,探讨仪式中参与者情感生成以及变化过程。

1.情境

情境是经由个人所形成的社会关联或网络,即至少包括两人组成的际遇。[5]因此,当升旗仪式的参与者自愿或者被动来到升旗台前集合时,就构成了一个情境。处于这一情境中的个体不管是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关注彼此,都能够通过其身体的在场而相互影响。他们自觉为仪式设立了界限,与自己同处于情境中的人是仪式的参与者,而那些升旗台前匆匆而过的行人,或者驻足升旗台前但关注点并非仪式焦点的人,则被排除在升旗仪式之外。然而,升旗仪式的互动情境具有开放性,即仪式并未对参与者设置身份限制,被排除在仪式外的人可以通过驻足并对国旗行注目礼而加入情境。此外,早期高校的升旗仪式还具有平等性的特点,即参与者在仪式中的权力和地位平等,在仪式中所享受到的关注或者情绪感染也相对平等。但是,随着高校国旗护卫队的普遍化,队伍由于专门负责升旗任务而较为接近升旗仪式的关注中心,所获得的关注和情感变化程度也高于其他參与升旗仪式的旁观者。但总体而言,升旗仪式的流程和形式越规范,其创设的互动情境越具感染力,其对于参与者也就越有吸引力,参与者在仪式展演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意义也就越大。

2.共同焦点和共享情感

事实上,高校升旗仪式的参与者此前都曾参加过升旗仪式或者相关爱国教育类活动。因此,参与者在之前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不仅获得了“国旗”这一认知符号,还同时获得了情感能量。所谓情感能量即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6]在升旗仪式这一微观情境中,情感能量是一种驱动个体参加下一次升旗仪式或者其他爱国主题实践活动的力量,是一种对国家、社会以及自身生活的信心与热情。当个体参加此次升旗仪式时,其之前情境所留下的情感能量将会持续发挥作用,使其迅速找到仪式的关注点,将注意力集中在“国旗”这一关注点上。接下来,参与者很容易捕捉其他参与者专注的姿态和情感波动,从而知晓彼此关注的焦点,形成对国旗的共同关注。此外,柯林斯的理论模型还假定在场的人们中间存在一种情绪感染力:因为他们都集中关注于同一件事情,并且相互意识到对方的焦点,所以他们开始被彼此的情感所吸引。[7]因此,在升旗仪式中,参与者不管出于何种情感参加仪式,只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国旗上,总能感受到彼此之间被国旗唤起的爱国情感。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感受到其他参与者的爱国情感,部分参与者抵触或者反抗的情感逐渐被驱散,最终实现了所有参与者的共同情感,即爱国情感。

3.集体兴奋和情感共同体

一般来说,升旗仪式主要包括出旗、升旗两部分。出旗时,国旗护卫队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越来越响亮,擎旗手的国旗也越来越清晰,参与者的爱国情感也会不自觉随之变化。这种现象被查普尔称为节奏连带,即融入互动流的个体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使其节奏协调。[8]因此,随着升旗队伍有节奏的步伐逐渐迫近,参与者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心跳等生理状态,使之与步伐的节奏同步。升旗时,所有参与者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国旗上,国旗随着国歌的节奏而缓缓上升,参与者的目光和注意力也随之上升。当国旗离杆顶越来越近的时候,国歌节奏也越来越快,参与者的爱国情感也随之攀升,继而通过群体间的情绪感染产生极大的爱国热情。不仅如此,爱国情感与升旗节奏的同步也会唤起参与者之前的情感记忆,即在之前某个情境瞬间所产生的爱国热情或爱国记忆。毫无疑问,这些情感记忆再一次增强了参与者的爱国情感。当国旗抵达杆顶的那一刻,所有参与者爆发出激烈但短暂的爱国情感。这一过程就是柯林斯所称的“集体兴奋”,即情境中人们共有的体验强化过程,也是集体意识的形成过程。[9]在这个过程中,升旗仪式不仅增强了群体间共享的爱国情感,仪式参与者之间还形成了一个情感共同体。处于这个情感共同体中的参与者会产生“我与周围其他人同属于一个群体”“我们是一个共同体”等感觉,继而形成对群体的信任和依恋。

4.仪式结果

成功的升旗仪式能够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不仅能迅速激发参与者的爱国情感,还会使个体产生情感能量。而情感能量是可以积累的,个体积累的情感能量越高,就会更加坚信参加升旗仪式是高尚的、有价值的,值得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其面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也就越高。这种情感能量在促使个体不断参与类似仪式积累更多情感能量的同时,也给予个体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升旗仪式都获得上述成果,也会出现一些失败的升旗仪式。失败的升旗仪式无法形成高度的集体兴奋,参与者对升旗仪式也缺乏及时的情感回应或情感波动,产生冗长、乏味与拘谨的感觉,甚至产生逃离的愿望。这主要是因为升旗仪式中掺杂了其他活动而分散了参与者的注意力,或者是等待时间过长而消耗了参与者的耐心,最终未能形成共同关注和共同情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当参与者的不良情绪难以被仪式中产生的爱国情感驱散时,仪式对其来说只能是痛苦的桎梏。因此,升旗仪式要避免各种分散参与者注意力的事物或活动的出现,确保其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二、高校升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高校升旗仪式通过情境体验和情绪感染实现对参与者的情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展演的过程中强化了相关象征符号,激发个体的爱国情感,进而使其获得集体归属感,達到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一)强化象征符号

仪式展演的过程,就是将原本无法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通过某种形式或动作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10]升旗仪式展演过程就是将其背后的象征意义集中在国歌、国歌等象征事物上以及升旗等特定动作上,进而使参与者形成对这些符号的情感记忆,并使这些符号能够脱离升旗仪式这一特定情境而引起个体爱国情感。当国旗、国歌等成为大多数人共同认同的共享符号时,这些符号就能成为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工具和载体,发挥表述、理解、传达和思考的教育功能。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国歌警示我们不忘历史,发奋向前。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广泛运用这些象征物能够很好地将爱国思想和教育意图表述出来,并被受教育者充分感知和理解,甚至被接纳和认同。此外,这些符号具有特殊的指代和表意功能,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广泛传播,引发人们的相关联想。以国旗为例,当人们看到国旗这一象征物时,总会联想起国家建立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为国家牺牲一切的革命先烈,更会联想起现在繁荣富强的国家,从而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因此,升旗仪式能够强化国旗、国歌等象征符号,为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工具和载体。

(二)激发爱国情感

升旗仪式作为一种仪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情感教育,即通过情绪感染和情境体验来使参与者获得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深刻的情感感悟。在升旗仪式中,个体被激发的爱国情感激烈且深刻,这一情感具有两个层次。爱国情感的第一个层次表现在对“国旗”这一符号的认同以及维护,在仪式中通常较易被激发,且情感强烈。升旗仪式中,个体被激发的爱国情感大都会被寄托在“国旗”这一符号上,当其在另一个情境中再一次看到“国旗”这一符号时,自身的爱国情感被唤醒并在这个情景中被增强,再一次强化“国旗”这一符号所蕴含的爱国情感。这种爱国情感需要依靠特定符号的不断刺激来唤醒和积累,从而实现长期存在。爱国情感的另一个层次表现在对“国旗”象征意义的热爱,即对国家的热爱,是一种相对长期的理性认知。这种爱国情感已经超越了“国旗”这一特定符号,是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可以不再依靠特定符号的唤醒而较为持续地存在,并在其他任何情境中发挥作用。然而,爱国应该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1]上述两种层次的爱国情感都无法持久地存在,但其作为短暂存在的情感爆发,能够增进情感能量的储备,使得个体对国家更加充满信心,继而为长期的爱国状态的维持提供力量。

(三)增强集体归属感

升旗仪式会使参与者之间产生群体团结,或者说是一种群体身份感,即“我”与同在仪式中的人都是同属于一个国家,“我们”正在守护国旗,守护“我们”的国家,因此“我们”是不可分割。参与者会认为自己所认同、所热爱的事物也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热爱,自身的价值被群体所肯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继而对这一集体乃至整个国家产生强烈归属感。在这种情境当中,即使是向国旗行注目礼,个体也会感觉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产生莫大的参与感与价值感。当个体获得集体乃至国家归属感后,个体会格外热爱这一集体、尊重集体的共同目标,并能够采取积极的行动为维护集体团结。例如,在升旗仪式这一情景中,个体会因为“我们”共同在向国旗行注目礼而更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升旗仪式当中,避免破坏“我们”这一集体的情感氛围。此外,获得集体归属感的个体还会产生一种集体道德感,即捍卫集体免受轻视和背弃的正义感。在升旗仪式这一特定情境中,国旗象征着国家,参与者会形成一种维护国家的正义感。参与者热爱国家、保卫国家不是因为自身的利益,也不是因为法律,而是缘于自身的道德要求。因此,当有其他人侮辱国旗或者背叛国家的时候,他们首先会产生一种道德罪恶,这种道德感属于高级情感,甚至会对个体行为产生规范约束作用。

三、高校升旗仪式的优化路径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思想、情感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12]通过升旗仪式而激发的爱国情感只是爱国主义的一个层次,如果将其完全等同于爱国主义,那就是一种过分简单地解读和平面化理解。要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

(一)学校加强对升旗仪式的重视

升旗仪式作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具体形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归属感,具有显著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然而,大多数高校并未真正重视或全面认识升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片面强调升旗仪式中的仪式“形式”,形式主义严重。因此,要充分挖掘升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学校要加强对升旗仪式的重视,正确认识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

首先,学校应正确认识升旗仪式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升旗仪式本身具有显著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升旗仪式的中心就是国旗,仪式所展现的核心价值就是“爱国”。升旗仪式的展演过程就是将这一核心价值传递给学生,达到学生将“爱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升旗仪式具有强化象征符号、激发爱国情感以及提高集体归属感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升旗仪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与形式主义有本质差别。升旗仪式通过每一个动作和形式将其特定的涵义和价值信念传递给学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思想等产生特定影响,实现教育目标。而形式主义的产生恰恰就在于对仪式目的的错误判断,认为升旗仪式的重点和目标在于形式而不在爱国教育,以至于无法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因此,学校应该明确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目的,在升旗仪式展演中凸显对个体的情感教育,重视个体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实现教育效果。

其次,学校应合理设计升旗仪式。升旗仪式通过特定的形式、动作,乃至服装等细节为学生构建互动情境。因此,学校要在重视升旗仪式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具体条件,合理设计升旗仪式的形式和流程,同时规范仪式参与者行为、着装等要素,进而使得升旗仪式创设的情境更具感染力,确保所有参与者能够进入升旗仪式建构的互动情境。此外,学校在设计升旗仪式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思维活跃、渴望受到他人的肯定,但同时也容易产生偏激思想。针对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学校在升旗仪式中可以增添情感深化这一环节,加强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从而更好地发挥升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为了充分挖掘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学校还可以适当丰富仪式内容,结合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學校可以将升旗仪式纳入学校“大思政”格局的建构中,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可以将升旗仪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相结合,强化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指引,从而实现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教育目标。理论学习还能增强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将仪式中获得的感性体验转化成理性认知,打破仪式与现实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持续发挥作用。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学习强国、“B站”等网络平台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理论教育,将学生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认知,为自身的爱国行为提供指引。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将升旗仪式与学生组织的活动相结合,鼓励开展爱国相关的主题活动。学生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爱国情感付诸实践,并在活动实践中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固化和深化爱国情感,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二)教师参与升旗仪式

高校升旗仪式是面向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然而在升旗仪式具体开展的过程,高校往往只强调学生的参与,忽视了教师在升旗仪式中对学生的引导示范作用,从而使升旗仪式成为仅是为学生而设计制定的教育活动。升旗仪式中教师的缺席将学生与教师置于不同的位置,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爱国”对于学生与教师来说是不一样的错误思想,削弱升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因而,要强化升旗仪式的教育效果,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

首先,教师应积极参与升旗仪式。在大部分高校中,教师作为仪式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负责设计仪式形式和流程、组织学生参加仪式以及根据学生在仪式中的表现评估仪式的教育效果。但在升旗仪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却并不参与,以致被学生排除在仪式构建的情境之外,导致学生对仪式的认同度有所下降,削弱了升旗仪式的教育效果。然而,教师本身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对象,也应该与学生共同参与升旗仪式,共同在仪式建构的情境中接受教育。教师在升旗仪式中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还能作为仪式效果的反馈,为进一步完善升旗仪式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升旗仪式,从而使师生在仪式互动过程中产生集体归属感,拉近学生与教师关系的同时,也便于其他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其次,教师应发挥其在升旗仪式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一方面,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升旗仪式,在互动情境中共同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形成集体归属感。当学生认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与教师相一致,就会产生被认同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强化对仪式、集体和国家的认同,继而增强升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育者,其知识储备和理性思考能力明显高于学生,其在升旗仪式中的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也优于学生。因而教师在升旗仪式中成为坚定爱国信念的示范者,其行为表现和深度思考自然会对学生产生示范和启发作用。此外,仪式中备受学生关注的教师还会产生一种道德责任感,促使教师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在参与升旗仪式的过程,要自觉践行仪式行为、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最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升旗仪式过于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对学生理性思考的引导,导致学生的爱国情感无法长久存在且缺乏相应的理性思考。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在仪式中产生的爱国情感进行一定的引导与深化,从而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开始之前和仪式结束之后这两个时间段对参与个体开展教育,普及升旗仪式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参与者对仪式象征的价值精神的认同与思考,进一步深化个体在仪式中获得情感。然而,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群体特征和思想特点,利用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走向现实思考、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而实现情感的深化。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将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成为一种长期的思想行为指引,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发挥引领作用,从而实现对学生的长期教育。

(三)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

柯林斯在分析仪式结果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强迫性的仪式,即在强迫性仪式中,个体刻意使自己看起来充满感情且积极地参与到仪式中,但实际上对仪式情境无感甚至感到疲惫和厌烦。然而,尽管强迫性仪式中个体的情感连带是刻意的,却也能在互动情境中形成集体兴奋,达到仪式成功的效果。强制要求学生参加的升旗仪式也是如此,但其可以通过发挥学生在仪式中的主体性,化解“被强迫”的抵触情绪,从而增强仪式的教育效果。

首先,学生应自觉进行仪式预热。一方面,任何成功的仪式都需要为个体留有一定程度的自觉和自知的空间,从而让个体在仪式中获得参与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个体对于仪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符号印象越是了解,仪式构建的情境对个体也更具感染力,其在仪式中的体验与感悟也会更加深刻。而且,充分掌握仪式历史背景的个体能够以自信的主人翁姿态融入升旗仪式,全情投入仪式展演过程,从而获得优于他人的情感体验和深刻感悟。因此,学生在参加升旗仪式之前,可以自觉查阅相关资料、观看影像资料,掌握仪式的历史背景,形成对仪式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从而达到为仪式预热的作用。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自觉根据所查阅的背景资料进行理性思考,明确升旗仪式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升旗仪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学生应积极反馈仪式体验和感悟。升旗仪式爱国主义教育的发挥不能仅仅集中于仪式中短暂的情感教育,而应将其持续发挥至参与者的日常生活中。这需要学校和教师基于学生在仪式中的情感变化和思考感悟进一步对其进行教育和指导。所以,学生向学校反馈自身在升旗仪式中体验及评估,不仅能够在仪式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校和教师共同完善仪式设计,还便于学校和教师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指导。一方面,学生在仪式后应当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主动向学校和教师反馈自身在仪式中的感悟、思考以及对评估,增强自身在仪式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为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和长效,学校应当畅通学生信息反馈渠道,收集学生在升旗仪式的体验、反思以及建议等信息,掌握仪式对学生思想情况以及情感培养等方面的教育效果,继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最后,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升旗仪式能够使参与者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是这种生活态度是建立在强烈的爱国情感基础之上,如果个体长时间不再重复参与类似儀式,或者没有共享符号的刺激,个体的积极状态就无法长期维持。然而,仪式中参与个体对于仪式的理性思考和仪式后的自我教育能够极大地增强仪式的教育效果。因此,除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十分重要。自我教育包括个人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在个人自我教育中,学生不仅要自觉参与升旗仪式,在仪式中积极体验和理性思考,还要在仪式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情感付诸实践。而在集体自我教育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讨论、交流分享会等方式在其所属集体中与其他同学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新风.国旗的故事[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48-49.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0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06).

[4][5][6][7][8][9](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1,87,160,123,70.

[10](英)纳特,著.象征之林[M] 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3.

[1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1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75.

责任编辑  晨曦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优化路径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结构化面试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学应做到功在外利在内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