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课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

2020-09-10马洪波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12期

马洪波

摘 要: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拓宽了传统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空间,并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范畴和容量,充分发挥这种方法的教学优越性,给学生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短视频片段,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学习印象,辅助难点的有效化解.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构建更加高质量的课堂,让学生从整体上提升物理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微课辅助;化解重难点;训练自主性;习题解析

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方法很大程度拓宽了传统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空间,并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范畴和容量,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课本中没有的学习内容和资源.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的构建微课教学,充分发挥这种方法的教学优越性,给学生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师可以提前做相对充裕的教学设计,广泛搜集各种教学素材和资源,将相关的学习内容制作成短视频片段.同时,在进行一些难点知识的化解时,微课教学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能够快速建立学生的学习认知,拓宽学生理论知识的分析探究空间,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学习印象,辅助难点的有效化解.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构建更加高质量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收获与成长,以此来从整体上提升物理课的教学实效.

一、利用微课辅助微观知识分析

微课可以发挥多样化的教学功效,结合不同类型的知识要点,微课教学能够起到的辅助效果各不相同.进入高中阶段后,物理课程的学习难度在逐渐提升,很多学生都会感受到课程学习上的障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中增加了大量微观物理学知识,尤其是关于能量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这种无法用肉眼观察感受的物理学知识,学生很难仅仅依靠课本中的理论讲解建立深入的学习印象.在进行微观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很有必要在方法上做优化革新.一个很好的尝试就是多利用信息化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教师首先可以在网络上大量搜集找寻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资源,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参照.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辅助效果,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些和理论知识相关的视频素材,或者是让学生观看一些有代表性的纪录片片段,这可以快速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学习印象.学生可以对于这些微观的知识内容有直观认识,原本的认知障碍能够逐渐消除.有了这样的教学基础后,学生会对于所学内容有更好的吸收掌握,教学的综合效率也会更高.

比如在教学《能量量子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来搜寻一些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看.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配合着进行解说,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能量的存在形式,并且认识到能量量子化的真正内涵.学生在完成视频的观察之后,在接下来的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便能够有良好的参照,课程教学的综合效率会更高,学生原有的学习障碍也可以很大程度消除.课本中有很多微观物理学知识,教师在分析解读的时候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更快的实现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教学的整体效率也会更高.

二、利用微课化解教学重难点

在讲到一些重难点知识内容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微课来加以化解,这可以从整体上提升知识教学的实效,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综合学习感受.教师在进行难点知识的教学时首先要就知识内容的特点做相应解读,要分析学生之所以会存在学习障碍和难关的原因,在找到具体问题后再来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辅助难点的有效化解.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会更强,学生的学习感受也会更好.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辅助,尤其是在就难点知识做解读时,可以合理的利用微视频作为教学依托.透过以生动直观的形式给学生呈现一些典型范例,学生可以快速建立理论知识的联系,能够形成更为深刻的学习印象.这样的背景下才会促进知识教学实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感受也会更好.

比如,在进行《超重与失重》这一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利用微课程的形式,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录制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学生在观看这个视频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自己觉得疑惑的地方,然后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发言,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认为的学习难点所在,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进而在后续的知识分析解读中有针对性的化解学生的各种疑问.这样的教学推进方式可以让知识教学的整体效率更高,教师可以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做逐一指导.学生的认知障碍会逐渐消除,大家可以逐渐形成与建立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正确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综合实施效果,是微课教学良好功效的发挥.

三、利用微课训练学生学习自主性

進入高中阶段后,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与锻炼很有必要.这会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究的空间,学生可以就所学知识点做有效的分析解读,并且能够基于一些特定问题的思考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且很好的实现对于问题背后知识要点的吸收掌握.传统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很容易形成对于教师的依赖,遇到问题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向教师求助,这并不是好的学习习惯.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形式上多融入一些变化与创新,比如可以多在课堂上融入微课教学的形式.在微课教学背景下,学生需要提前做相应的预习工作,并且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要相应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是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与锻炼,可以让学生对于相关的知识点有更好的分析探究.这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实施效果,能够从整体上强化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丰富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综合学习收获.

比如在教学《抛体运动的规律》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平抛运动的实验的时候,可以用摄像机拍下整个实验的过程,然后在制作微课的时候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如何释放小球,怎样判断是否为平抛运动,怎样计算小球的初始速度.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师不可能进行这些问题的全部探究.把这些问题放在微课中,传到网上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探究,基于这样的形式训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学生如果对于相关问题存在质疑,或者是有一些疑问,教师还可以鼓励大家相互进行交流沟通,一同就实际问题展开探寻,逐渐化解自己的疑问.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了很好的培养与锻炼,经历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后,学生的学习印象会更加深入,知识的吸收掌握也会更为充分,这些都是合理的利用微课教学可以起到的良好实施效果.

四、基于微课有效进行习题解析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推进中,教师不仅要保障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良好的吸收掌握,也要逐渐培养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展开习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多进行方法上的优化革新,可以将微课教学的形式和习题训练相融合,透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做有效的梳理总结,并且让实际问题的分析解答更加深入.教师除了可以在微视频中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外,也可以在一个单元的知识学习结束后,给学生就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做归纳总结,并且在微视频里将这些总结后的内容呈现出来.这可以很好的构建学生的解题思维,让学生明确基本的解题步骤、解题方法和解题要点.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习题教学的综合实效,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良好锻炼与提升.

比如,学习完《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学生会碰到大量应用牛顿定律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归类,让学生明确这类问题主要有两种题型,即已知物体的受力求物体运动情况和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物体受力.但总的来说解题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题意选定研究对象,确定m;

(2)画受力图,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F合;

(3)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确定a;

(4)根据牛顿定律建立相应的方程式;

(5)解答方程.

教师可以在微视频中将这些内容呈现给大家,还可以将视频片段传送到班级分享群中,学生可以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作为之后相关问题解析的参照.这样的训练方式极大的提升了习题教学的效率,并且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是微课教学多元功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邢苏轼.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运用[J].东西南北,2019(09):141.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