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0-09-10任明鉴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策略

任明鉴

摘 要: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能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物理具体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学生;思维能力;策略

高中物理作为高中时期极具逻辑性、涉及范围相对较广的一门学科,其不仅对学生的成绩有着直接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因此,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时,需注重学生具备的思维能力有效培养是知识解读的基础与前提,基于此,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有意识的对学生具备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以确保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另外,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注重培养与调动学生的思维,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对于发散性思维而言,其主要指通过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对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进行寻找.该思维方式作为极其先进的一种思维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其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教育,发散思维通常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而言,其通常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验性、综合性、系统性,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如果仅依赖于课堂上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对相关例题进行讲解,通常会对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模式与解题思路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高中生在具体解题的时候,不仅解题思路单一,而且还喜欢对教材中的公式进行套用,这种状况下,一旦试题产生变化,学生就会出现解题困难,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思维方式都对学生有着广泛的影响,而学生如果能以发散思维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通常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例如,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施教学时,教师可设计相应的问题,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1)水处于静止,小船的船头和对岸垂直航行,此时,小船运动的轨迹是什么?(2)船处于静止,水流动,其运动的轨迹是怎样的?(3)如果小船的船头和对岸垂直,自身保持相应的速度,河水也有相应的速度,此时,小船运动的轨迹是什么?这些问题之间都有着相应的逻辑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相关问题实施深入思考与研究,并找出分运动和合运动的逻辑关系,以充分掌握运动的分解与合成.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高中物理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和物理学科教学内容联系较为密切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并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与探究习惯.同时,高中物理的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的感知,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与思考习惯.例如,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对分子动理论进行教学时,想要使学生对物理抽象知识进行形象性理解,构建抽象逻辑与形象思维,在具体教学中,可举例:24克的黄金能拉长成67.8千米的细金属丝,虽然是极细的金属丝直径仍旧比黄金分子直径大.同时,教师需告知学生,二千五百万个水分子若一个接着一个进行排列成行,通常有约1cm长.通过该事例,学生在具体学习时,就能够在头脑当中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另外,物理教师可以用实验演示的方式与学生具体感受,充分了解液体与固体不容易被压缩的现实,并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分子间存有斥力的理性认识,并根据金属分子不会被拉伸的想象,充分感受到物体的分子间存有相应的引力作用.通过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通常可以使学生理解、分析知识的难度有效降低.与此同时,学生具备的形象思维也能促进其抽象思维的不断发展,以此使学生通过形象的事物,得到清晰的研究问题与逻辑思路的方法.由此可知,高中物理的教学中,高中生的思维虽然处于抽象性思维发展阶段,但该思维想要實现良好发展,还需通过形象化手段,以促使学生从形象化感知逐渐发展到抽象化逻辑的形成.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高中物理具体教学中,首先,教师需注重教学观念的积极转变.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物理教师在对物理知识及实验讲解的时候,需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进行积极培养,注重自身教学观念的积极转变,以促使学生充分重视自身的思维创新性,并通过相应的物理实验,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从而确保高中阶段物理教学的质量提升.例如,对“感应电流的方向研究”进行教学时,物理教师不是单纯的将感应线圈的绕向和电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告知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感受线圈的绕向和电表指针、电流方向存在的内在关系,从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为学生创造高效的外部条件.高中物理开展教学活动时,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以物理实验开展教学,学生就能够将相关物理知识与其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促使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更加高效、深入的理解.基于此,高中物理老师需充分注重实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为学生创造有助于其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条件,例如,物理实验室的开放,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与兴趣自主进行物理实验,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物理实验的方法,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具备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实验尝试过程中,掌握并爱上物理知识.最后,高中物理老师在具体教学中,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通过物理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结合,清晰感知到自己身边的物理知识,以此使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在素质教育及新课改下,其对高中生具备的思维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高中物理作为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其通常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思维方式的积极转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发散、抽象、创新各项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从而确保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立志.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0(02):54.

[2]夏越.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黑河教育,2019(12):28-29.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