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

2020-09-10阎加槐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思维能力高中化学

阎加槐

摘 要: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快速、准确解题的关键,也是学生应对生活问题的必备技能.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重点之重.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探究,为当前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培养途径;思维能力;高中化学

当前中国学生缺少自己的的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也就缺乏科技进步所血药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素质教育推行以来,各学科教师纷纷响应号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化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的学科,而思维是核心.因此,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化学教师也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培养途径的探索,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巧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照本宣读,学生照搬照做,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探索兴趣不高,自己思考的主动性不够,因此思维固化,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差.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不断地探索,才能一步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化学教师可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教学情景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如在“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实例设置教学情景,“为什么切开的苹果放置一伙儿会变黑”,引发学生进行自由地思考、讨论.经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思考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点评,从而引出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有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用问题导入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也能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问题导入教学内容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下一个问题,如“你在生活中如何能够避免切开的苹果发生氧化?吃了氧化的苹果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等,进一步推动学生将自己置于生活情景中,促使学生联想生活实际开动脑筋思考苹果的氧化条件以及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等,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引导学生猜想假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要提出问题,学生也需要具备质疑、验证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假设.在猜想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增强思维的灵活度.在学生进行猜想的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站在客观事实上进行猜想,避免天马行空、毫无根据地进行猜想,逐渐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如在“硬水软化”教学中,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硬水的软化方法进行猜想,要求学生根据操作的可行性进行合理的猜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煮沸等猜想,或者根据新闻资料等得出分离法、电磁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得出猜想的理由.通过层层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理性的思维模式.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摆脱依赖教师、依赖同学的思维模式,学会依靠自己的能力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

合作探究是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合作探究是让学生走出自己思维误区的第一步,也是帮助学生完善自己思维体系的重要步骤.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各自的思维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碰撞,从而产生思想的火花,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发现自己思维中的误区,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此外,合作探究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及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实验探究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如在“溶液的酸碱性”学习中,教师可给出“盐水”、“可乐”、“河水”等液体样品,要求学生对液体的酸碱度进行猜想并自行设计验证实验.该探究活动单独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较难完成课题研究,此时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能够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能力,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在探究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需要说出自己的猜想及验证方法,小组成员之间对对方的猜想及验证实验进行相互补充,最终形成完整的答案.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吸取到其他同学好的建议从而完善自己的答案,在思维的碰撞中有利于学生找到符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及思维模式,而不是在自己的想法中故步自封.

四、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在动手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真理,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证实自己的猜想,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如在“化学反应中的热反应”学习中,教师可举几个化学反应的例子并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热反应?判断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单纯地从化学方程式中学生并不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反应的实质,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学生的思维模式体现在其实验的方法、步骤及细节当中,实验能够映射出学生的思維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各类反应物性质、反应结果,判断反应条件并分析结果,判断自己实验成功与否.在进行一步步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每一步的实验步骤进行调整,从而完成整个实验.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是对学生探究能力、探究精神、探究思维的一种锻炼.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化学知识,掌握验证猜想,寻找真理的能力.同时,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非人云亦云,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化学教师长期的坚持.而每一名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培养进度都不尽相同,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耐心.同时也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对其进行引导,思维能力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也就要求当前的化学教师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情况,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推动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文景.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09):60-61.

[2]谢忠.加强思维训练 提升思维深度—高中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6):74-75.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思维能力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