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9-10付丽

高考·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政治认同高中政治

付丽

摘 要:党的十九大会提出了关于立德树人地要求要落到实处,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下文用《标准》替代),并于2020进行了修订,在修订的《标准》中明确指出当今高中政治教育就是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的首要,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终生的过硬品质和能力。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政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下培养学生的核思维能力主要包含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对事物真理认知的理性精神、对事件是非对错的法制意识,为了更好的完成政治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低效的教学模式,将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搬入到政治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更加全面、高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特色制度认同感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塑造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核心思想离不开国家的发展总方针,教育分开而言就是“教”和“育”,“教”是教师在国家教育思想下开展的一系列的教育工作,但是最重要的却是“育”,“育人”、“育德”都离不开“教育”,这也是教育的核心观念。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形成高度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学生只有在认同国家、认同制度之后才会自主的为国家贡献力量,从而也反哺育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众所周知,世界各国都在时代大洪流中暗里角力,文化有相互渗透的风险,随着全球化文化思想席卷全球,不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在他国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价值观取向严重偏倾,从而导致这类学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始终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在过硬的思维品质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之根本,就是综合能力的养成和提升。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好的互补着多重综合能力之间培养时的不包容性(比如政治认同和思维逻辑能力)。在政治的教学之中,综合能力作为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直接因素,由此可见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但是在教學之中,学生学习之中,教师都是通过以往的经验对学生进行间接性教学,间接性经验教学和直接性经验教学的差别在于它并不属于感性。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恒定这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要避免实际和理论的矛盾,学生政治学科思维能力的良好养成就可以很好的综合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基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一)结合政治内容和我国制度高度融合,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

作为一门单一的学科,政治本身拥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理论思想,它不仅涵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最为重要的是它也涵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所诞生的先进思想、所孕育的优良文化,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颇为巨大,在政治课堂教学当中要重视学生政治认同思想的培育,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石,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就必须要在结合政治内容和我国制度高度融合。

政治认同思想作为高中政治教学学科下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具体指的是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高度认可且接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潜移默化的形成以国家发展为重、以社会主义进程为重的精神思想,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好比在清朝晚期,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诞生(更多的是沿用)了很多的社会发展的制度,就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它是我国民族延续的核心指导方针;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石;他是我国民众富裕繁荣的最强保障。所以政治认同思想的培育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将政治内容和我国制度高度融合可以很好的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从而让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生心中根深蒂根,让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有信仰、有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健全人才。那么要如何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融合我国的制度,其实这点政治教学内容中的课后习题往往给了我们很多的意见可供高中政治教师参考,比如在讲英国工业革命的教学中,课后的习题或者教师布置的作业会有这样的问题:“英国工业革命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积极意义?哪些点可以作为我国制度下发展的思想或者方针?”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将其他高中教学内容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高度接洽,比如在将十月革命的内容的时候,可以设问“十月革命诞生的思想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区别?”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先辈们所遗留下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启示,并在学习他国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始终坚定我国的制度,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制度自信”。从而在和其他国家制度的对比中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而让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高度认同。

(二)通过历史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

政治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历史的发展有偶然,但更多的是必然,就好比前文中说过的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这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而言有位重要。理性精神也是高中政治学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它指的是人们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人和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理性、科学、自主的思想意识和思维品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让学生在认知、探索事物本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性的断别和分析,从而在生活中才能更加应变而变。比如,在学生在生活中关于政治、历史、经济等问题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当中往往之能教会学生一项技巧,但是对于技能的述求往往是需要学生从不断的学习认知事物真理的过程中养成的,所以在遇到这类实际问题时,教师在政治教学课堂当中要及时地预设相关地场景,以提高学生对理性精神地认知。但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具体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呢?这点是值得高中政治教师的思考的,下面的教学方法可供参考。

比如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在讲解“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课堂教学中,该堂课的核心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当今射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认识到国际竞争力实质上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而让学生明白世界政治多极化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在利益上的竞争。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下的基本观念和方法去思考这个问题,进而透彻的理解当下时代政治多极化的内在因素。就拿我们现在熟知的中澳贸易战就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实例,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方针之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得到了明显的彰显,不仅让世界各国看到了和我国合作的“肥鱼”收获,同样的也让其他西方国家加大了对我国的贸易战役,通过将这些生活中学生有所耳闻的具体事例带入课堂,可以让学生的理性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以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如今社会发展局面,去看待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随着年龄的成长,学生的想象力会逐渐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问题所替代,但是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却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的“幻想”可能在明天甚至未来的某一天就能变成现实。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和模拟场景的方式,让学生对该情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促使他们能够积极思考。例如,当学习“生产和消费”这一章节时,劳动力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而劳动作为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所有机器都取代了劳动,那么此时的商品价值该如何衡量,甚至商品是否还存在价值?通过这一课本上没有提到的情境创设,学生会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不仅巩固了现有的知识,同时还能畅想出未来的各种可能,而这些想法可能在今后会成为学生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理想。

(四)结合实际案例发展学生的法制意识

法治意识指的是人们对于法律的一种遵从和认可,是对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态度,是一种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法治建设,法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又是政治学科中的重要核心素养,法治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升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法制意识展开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法治其实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约束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态度,是实现人人平等的重要一步,也是评判学生是否是国家建设人才的重要一步,诚如这样才能让學生意识到“法律是神圣的,是不可逾越和侵犯的。”比如现如今对“正当防卫”法规的修订,教师要在教学中第一时间向学生进行解读和授传,从而让学生在法律法规的学习中发展法制意识。

(五)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发展学生的运用能力

其实再多的理论知识讲述,学生不能实践印证都是空口白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在能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比如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三节理论课、一节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课过程中深入基层了解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或者展开环境与发展为主题的课题研学,引导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去看待政治真理。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实践性的思维能力对中学生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实践中,通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或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然而,很多人都会对犯错产生畏惧,而这种心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会让学生畏惧实践和所有未知的事物,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在安全的范围内,失去了探求真理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思想;要注重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放飞想象;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同样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鹏.高中直至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名师在线,2018,64(27):223-224.

[2]罗小欢.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9):71.

[3]韩文胜.高中政治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2):54.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政治认同高中政治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