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里·树山,隐世小村里的纯粹生活

2020-09-10颜凤仪

现代苏州 2020年17期
关键词:壁炉一楼晚风

颜凤仪

身处闹市的人们,总是会向往宁静洒脱的生活。很多人通过寄托于闲逸潇洒的林泉野径来达到心灵休憩的彼岸。在探寻与自然相处方式的过程中,充满原汁原味自然气息的民宿便成了很好的落脚处。

在苏州一处隐世小村——树山村,有一处空间,它面朝一大片翠冠梨的梨园,背靠鸡笼山,还带有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院。清晨可见山头雾蔼萦绕,夜间有蛙虫鸣叫伴眠。它,就是“这里·树山”民宿。

这里,独享一方宁静

沿着树山村的道路行驶,只见沿途连绵的青山与成片的梨树朦胧在细密绵长的雨中。打开车窗,空气颇为清爽,树山的山风撩拔着心弦。这里没有寻常古镇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人声鼎沸和嘈杂的街道,只留下一份古朴和静谧。没几分钟就便看到“这里·树山”民宿驻立在村口处。

走进“这里·树山”的木质围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心灵安宁之地。白墙黛瓦的楼房、种满各色花草的庭院、参天的古树、带着水泵的水井、别致的秋千.....拾阶而上,站在民宿门口眺望,乡村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远方层峦叠嶂的山脉,近处葱郁茂盛的梨园,路边还有扛着锄头的村民走过,真有豁然开朗的桃源风骨。

民宿一楼公共区域中的阅读空间是这里的特色,书柜占据了一整面墙。书柜上整齐摆放了1000多册图书,包括文学、哲学、绘画、艺术、佛教、旅游、邮册、连环画等。其中部分为老板娘无非私人珍藏,部分为客人或者朋友寄放。“我一直在读书,包括把我的民宿一楼做成书房,也是这么一个初衷,我希望能营造一个让大家能安静读书的环境。”无非告诉记者。

除了书籍,这里西洋派的古董柜子、方方正正的小茶几、一幅幅大师的画作,无一不是这里的珍藏。坐在书架的隔窗下,挑选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慢慢翻阅。看累了便可坐在书房边上的一处榻榻米茶吧上,点燃一支清香,品一杯现磨咖啡,望着窗外远方的翠绿放空、出神。

入住“这里·树山”后,热情的老板娘还会带你去树山当地品质一流的私家果园中采摘蓝莓、杨梅等当季水果,纵享山间慢生活。

自由,藏在包容里

“这里”的灵感来源于创始人无非做了五年的梦,忙碌的外企生活已经在她的人生中占据了太多的时间。这一次,她想要勇敢的去实现自己的乌托邦。“通过民宿载体,走出苏州,走向地球村”这是无非的愿景。

“这里·树山”一共有7间房,各自有各自的风景,或面朝果园,或背倚青山。整個民宿的装修风格以美式为主,又别出心裁地融合了多种不同的元素。

无非希望每一个到来的朋友都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一楼是阳光烂漫的山景房和幽静的庭院房,二楼是一间套房和两间大床房,三楼的榻榻米,有天窗,有客厅,更是乐趣横生。每一间房间里最大的特色,就是都采用了超大景观窗设计,拉开窗帘,便能感受到山间绿意扑面而来。清晨站在窗前看晨曦,听鸟鸣,远离城市的喧嚣,寻觅心灵的乌托邦。

无非特邀专业设计师,打造出了别致精巧又包罗万象的公共活动空间。一楼的装饰和家居来自于全世界各个地方,欧式的挂画、中式典雅的木质文玩和字画、日式幻美的浮世绘墙画……混搭出别样的风格。

民宿二楼也是一处茶歇之地。在这里可以进行阅读、焚香、品茗、瑜伽、小型会议等。三楼是古典家具和现代风的融合,公共空间被设置为亲子活动区,桌上足球和小帐篷可以让孩子们尽情释放童真。三楼中最抢眼的就是两面有破损和修补痕迹的红砖墙,无非保留了传统红砖的原本样子,希望今后把房子归还给原主人后,原主人还能从这面墙上看到它过去家的样子。

“空间自由,包容,轻松是‘这里·树山’会一直追求的东西。”无非说。

纯粹,寄托在晚风中

夏天的风,最舒适的时候还是在夜里。树山的夏风沁凉的如同山林里的流水。“这里·树山”前院的围墙上亮起了盏盏繁星灯,在夏夜的晚风中摇曳着,开启了属于“这里·树山”的夜晚。

坐在前院的藤椅中,点一杯夏日特饮,白日里的疲惫和炎热,都被树山夏夜轻柔的晚风吹散。院中的一口老压水井还真的可以打出水来,在水井中吊个西瓜,用冰凉的井水浸几瓶饮料,仿佛回到了童年的美好时光。

在后院,用壁炉烤个红薯是夏夜悠闲又幸福的时光。在壁炉里生起炉火,团团火焰在柴堆里舞动着,用锡纸把红薯包好放入壁炉中,噼里啪啦的燃烧声和树林里清脆的虫鸣声奏响了夏夜的乐章。

此时,前院花园里已经布置好了露天电影,火热浓烈的烧烤派对也在进行时。大家成群结队,聚在院中,看电影、吃烤串、听山风、闻虫鸣、把酒言欢,最美不过小院如梦仲夏夜。

猜你喜欢

壁炉一楼晚风
晚风
最大的钻石
澳女子祈祷要钱还债 壁炉发现3枚金块
晚风带我去向何方
晚风蛐蛐
壁炉的故事
西班牙人竟然把四楼叫作一楼
更幸福的事
风情欧洲“话”壁炉
数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