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到这30点,生活回归至简

2020-09-10陶瑾

现代苏州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朴素内心生活

陶瑾

活的法则,无非就是简单的快乐。看历史、文学,要看两个人,一个是屈原,一个是陶渊明。这两人,确实是触动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完美人格的向往,都好像是寄托在这两人身上。

有时,我们拥有越多,就越没时间做自己,在物质的重压和驱使下,几乎忘了关照自己的内心。而那种“简朴”的快乐其实离开我们太久了。

《论语·述而第七》中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着简单的饭食,休憩时枕着胳膊从容地安睡,这种简单的快乐自自然然地存在于简单生活中。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简单,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简单并不是少,也不是无。而是专注本质,抛弃多余,是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说到底,“简单主义”就是植根于苏式生活中一种日常态度。粉墙黛瓦本身就是美学的极简,小桥流水则是生活的恬淡。在这座城市里,淡泊小半生,守住一颗慢生活的心,去感受淡淡的意境,朴素到天然。

简单,是一个人生活的高配。不妨给自己的生活做做“减法”吧,放下不必要的包袱,去享受各种美妙,从中得到久违的放松。

减少杂物囤积,给自己一个“宽敞”的家。“空间”都是创造出来的,你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清理,居住环境便会焕然一新。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把自个的家审视一遍,看看是不是每样东西都是生活必需品,有多少闲置物品呢。试着让家中没有多余的摆设,拥有比较少的个人物品。

让时间真正“为我所用”。对于擅长“拖延”的你而言,左逛逛右晃晃,一天过去了,看似你在过日子,实际上是日子偷偷跑掉了。不如挑出最重要的事,先去完成,提升效率。

极简欲望。房子不必很大,温馨就好;车子不必很贵,能够代步即可;衣服不必名牌,合身最佳。

树立人生坐标,找到生命中真正重要有价值的元素。删掉过去的信息,按下“确认”的那一瞬间可以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在去掉了所有不必要的繁杂后,你还是要找到自己最在乎的那些人、那些事。

物尽其用,物质极简。有钱不任性,控制购买欲,简约重品质。如果能够摆脱一个物质主义者的消费习惯,就会买必要的物品,不在打折堆里挤着,东西不在多而在精。

交际圈,减法为妙。好的圈子,当然要努力地融入。一旦遇上不好的,则要避免接触。如果融入之后才发现不好,那就趁早抽身。周旋于一个又一个的圈子,顾忌一个又一个的面子,顾此难免失彼,疲惫心累。其实,你真的没必要这么累。

勤俭节约。“节俭”本不该成为当今社会力推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便是做个勤俭节约的有心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淘米水的二次利用、随手关灯、循环使用纸张、购买一些二手货等等,没有做不到的节俭,只有不愿做的奢侈。

工作极简,高效专注。用轻薄的笔记本取代笨重的台式机,在会议发言时说上几分钟却叫人印象深刻,发Email不超过两行文字将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

学会拒绝。拒绝是崇尚简朴生活的关键一步。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拒绝,只会让自己负担加重,受生活所累。这一生,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作为一种人生原则,既不要随便地去麻烦别人,也别无底线地去接受别人的请求。拒绝,会使你产生一种癖好的东西。

花时间独处,和自己对话。独处可以使人内心平和。花一些时间去发现自己的内心,远比置身于嘈杂的环境中要好。最好是独处,不受外界的干扰,试着去了解你自己,这点很重要。

懂得释放压力。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压力,不管多大程度地简化了自己的生活,仍会感觉到压力常伴左右。所以,一定要学会释放。每个人都需要情感的宣泄,找到这样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

活在当下,过规律的生活。这个对简单生活意义非凡,因为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对生活的敏感度,知道周遭和心里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而做出积极的应对和调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简”到自己喜欢的程度就好。

健康饮食和锻炼身体。也许你会觉得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简单生活之间的关联不大,其实,你换位思考,如果你每天都吃得太过油腻,和朋友“胡吃海喝”,吃含盐和含糖量过高的食品,你的身体就会慢慢出现亚健康。不健康的身体是个累赘,会使人焦虑,生活中充满着负能量,如此还能简单生活吗?早睡早起,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和亲朋、同事踏青郊游,品茶赏花;闲暇时打打太极,体会“以静制动”。我们需要践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简化家务活。有的人是劳碌命,眼睛睁开就开始干活,在别人眼中是一种“洁癖”。为何不把精力集中在那些重要的事上,完全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或是偶尔使用雇佣服务等方式,来简化你的家务活。

少用数码产品。对简单主义者而言,他们寧可花10万元去买一幅心仪艺术家的画作,也不会花5千元去买一台耗费大量时间的IPAD或液晶电视。

充实闲暇时间。当我们不被互联网、高科技等诱惑所支配时,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看书、喝茶、散步、冥想、旅行、逛展、手工、艺术创作,以及“挖掘”新的爱好,这些似乎和简单生活更合拍,也是幸福生活的小确幸。

不再依赖汽车。尽可能每周选择几日步行,骑车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这样不仅低碳环保,还减少开支。

避开广告。广告的目的就是用来激起人们消费的欲望,为此,我们拼命工作赚钱。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加班换来一双名牌鞋,然后再用更多的时间去“兑换”服饰、豪车。若是减少接触广告的机会,这样你就能保持静心笃定。

放缓脚步。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从这个任务跳到下一个任务,从这个约会赶赴另一场约会。直到回到家躺在沙发上筋疲力尽,一天就结束了。实际上,简单生活可以通过少做一点,做慢一点来实现。让自己放慢脚步,凡事不再一味追求高效率。吃饭慢一点、开车慢一点、走路慢一点,把每一件事尽量做得更精致、更称心。

日行一善,常怀感恩心。善良,是一种福气,行善多一分,福气就深厚一分。一个人的命运,更多时候,取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举。生活越简单,就越会让你在得到生活所需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归园田居。简单生活的最理想途径,想必是回归土地,自给自足,当一个“都市农夫”。平常去不了很远的地方,不如回到家当“农夫”,在自家阳台、屋顶种些当季蔬果。不仅可以控制食量,吃得也更安心。

心灵朴素。一个人的朴素,并非体现在外在的清心寡欲上,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保持了一种豁达、开阔和清朗。当然,还有许多人误以为,有了朴素的生活,就一定代表这个人有了高尚的精神。其实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反而是因为,内心首先有了更高的追求、理想和抱负,才会由内而外地变得纯粹、简单。许多时候,我们做不到朴素,不仅仅因为,我们不适应看似乏味的简单生活。其实我们内心有太多浮躁,太多欲念,太多拿不起和放不下。

从网络世界抽身。在信息爆表的当今时代,简化信息来源十分必要,去除那些不常用且意义不大的社交网络和社会新闻的阅读,不再为社会名流、明星艺人们纷纷扰扰的“新闻”故事所侵扰,尽可能选取对自己生活、工作有帮助的信息来捕捉。

懂得留白。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因为“缺”,你才会懂得“惜”,懂得知足。若企图过分饱满,你将陷入两难之境。

情绪断舍离。没被病毒感染,情绪却先被感染了。真正的情绪断舍离是,让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抛弃无用的情绪,专注于自己想做之事、所爱之人。平心静气,百福自集。

少说废话。管好自己的嘴巴,就是很好的修行。适时止语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学说话,只需一年,学闭嘴,却要一生。工作中,嘴上功夫少做点,手上就能多做一些。你有没有发现,苏州人做事之前,不会那么大张旗鼓地满世界宣扬,而是默默地努力,集中精力,突然来一个功成名就。是的,如果集中精力地做一件事,任何时候都使人更清醒。

培养生活的仪式感。现代人需要仪式感,比如早起喝一杯温水,下班前整理电脑桌面,看书时放上一段古琴音。有了这一段与众不同、让心回归平和的时光,不管接下来做什么事,你将会充满期待。

尽快找出自己的“基本形象”。任何人都有一个最佳穿衣模式,固定下来。这不是纯粹为了节省时间,真正的目的是减少自己做选择的次數,这样会越来越信任自己的判断。

每天给自己5分钟,放下心里积攒的怨怼。世上没有什么对错 ,不要陷入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思维。那些想要做却一直没做的事,不用刻意追求,但你坚持努力,必定会带来预想不到的惊喜。

养成一种把东西送掉的习惯。如果你发觉你渐渐深深地依赖某种东西,就要考虑把它送给一个需要它的人。

生活,有时需要改变,也需要精简。去坚持给自己做减法,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达到了简单,生活也会更幸福。所以说,简单,才是一个人生活的高配。

猜你喜欢

朴素内心生活
最朴素的人文
隔离朴素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朴素的魅力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