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塞诗教学中构建学习任务群课堂的应用探究

2020-09-10丁万庆张文兰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边塞诗学习任务群

丁万庆 张文兰

摘 要:针对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以边塞诗教学为样本,以建构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为方向,采用诗歌专题教学形式,提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诗言志的主题统领、情志素材的任务引领、扎根真实情境为教学实践探究。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边塞诗;主题统领;任务引领;扎根情境

边塞诗是诗歌顶峰的一粒璀璨的明珠,或抒写大漠驱敌、建立功业的壮志;或抒发边关戍守、久战不归的儿女情长。多悲歌慷慨,也不乏百折千回。奇丽的自然景观与昂扬的人文景观相辉映,完美统一,形成雄浑豪放、浪漫悲壮的美学风格。

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新概念,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以唐代边塞诗的教学为例,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建构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就主题统领,解决“点”与“面”的矛盾;任务引领,协调“情志”与“素材”的关系;扎根真实情境,培育家国情怀等三个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

1.主题统领,解决“点”与“面”的矛盾

诗歌主题的理解始终是高中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背景下,采用主题统领,点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高中语文课程要求应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以杨炯《从军行》、李白《塞下曲》、李贺《雁门太守行》等12首唐代著名的边塞诗歌为样本,明确学习任务,采用以意逆志、求同存异的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掌握诗歌大意和核心意象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再归纳、整理、总结,得到关于边塞诗这一诗歌类型所表达的“主题”。

如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等素材中提炼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于“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等素材中总结出戍守边关将士的深沉乡愁、连年征战的艰辛和对战争的批判。

以“诗言志”的阅读主题统领阅读过程,一方面注重“点”的落实,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既保证了阅读量的积累,也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另一方面重视“面”的掌握,通过整体性的把握和概括归纳的思维过程,获得了“情志”主题,占领边塞诗歌阅读理解的战略制高点,为下一步阅读过程中在这个主题的统领下,由“一般”走向“特殊”奠定坚实的基础。主题统领的任务,点面结合的方法,将诸多语文元素融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了“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的新秩序。

2.任务引领,协调“情志”与“素材”的关系

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实践中,“情志”与“素材”的引领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切入点。这也恰是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处。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对教者而言设置恰切的教学任务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以李白《塞下曲》为例:一方面就语言素材而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以“雪”“花”的意象极言边关恶劣的自然环境,“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借战争细节摹写艰苦的战斗生活;另一方面“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清晰地表现了作者杀敌报国的志向;请问二者谁为主谁为宾,宾主该如何统一?至此,学生自然会理解边关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战场艰辛惨烈的战斗生活,戍卒孤城冷月下的乡思离愁这些边塞诗歌中经典的“意象”,都应是诗歌情志的陪衬、背景。

因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艰难是“宾”,“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豪气才是“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浩渺时空的战争常态是“宾”,“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与担当才是“主”。边塞诗诗奇丽的自然景观和雄壮的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情志与素材的完美融合。

“情志”“素材”的关系不言自明,学生自然也理解了此类诗歌中最惯用的表现手法——对比映衬所产生的力量;也会对中国诗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特征有比较鲜明的认识和感受。

3.扎根真实情境,培育家国情怀

“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的建构,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的建构能力,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边塞诗尤其是唐代的边塞诗总是热血沸腾的、斗志昂扬的,总是充满交织着个人英雄主义的万丈豪情和中国文人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的家国情怀。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始,屈原“香草”“美人”的动情歌唱、杜甫忧国忧民、范仲淹两字关情、文天祥“铁血丹心”、秋瑾“龙泉鸣壁”,家国情怀渗透在中华文化的骨髓里,千年以降,一以貫之。

边塞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文人气质与阳刚之美的完美融合,在历史的典籍里熠熠生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坚定、坚决;“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忠贞、执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豪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自信、无畏。诚然,边塞诗中有个体的目标、个体的追求、个体的意志;但这些最终归结为家国情怀。越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勇往直前、坚定不移、爱国忧民的气质必定会成为挽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的决定性力量。这也是我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本源。

综上所述,构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的实践必得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纲,重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种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主题统领、任务引领、扎根生活等方法,将语文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融为一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边塞诗史[M].人民出版社.任文京,2010

[2]论李益边塞诗歌与陇右的关系[J].郭锋.兰州学刊.2007(03)

[3]论中国唐代边塞诗情感意识表现[J].曹喜平.课外语文.2019年15期

备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构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063)

猜你喜欢

边塞诗学习任务群
“文章四友”边塞诗浅析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河西走廊断想
文化翻译观视角下边塞诗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