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0-09-10谭迎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摘要:思政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英语课程更需把握自身优势。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更适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从而引导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建立文化自信,正确认识西方语言和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学生主导;大学英语;思政改革

在提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大学英语教师积极思考的新课题。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且很多英语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以至于生硬融合英语和思政两大学科,令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那么就有必要深入探讨以学生为主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策略,现做如下分析。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缺失

1.1主动沉思的情志

大学英语课程并非唯一思政教学端口,很多学生对枯燥的思政课题也并不倾心。英语记忆单词、背诵课文、熟识语法已经很难,再深思熟虑政治课题,对学生而言也就难上加难。所以,很多英语教师教学案例,强加思政题目,令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恰强人意在所难免。

1.2深刻反思的能力

大学英语引入思想教学内容,对很多学生而言只是一思即过。到不是学生缺乏反思意识,主要是缺少反思能力。这里有两点能力缺失,其一是英语基础能力薄弱,其二是政治反思视域不足。大学英语课程补齐前者知识点尚属义务所在,而后者实则教学经验有限,那么为学生提供的指导和帮助也就微不足道了。

1.3学而辩思的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思是通往时政的必由之路。大学英语课程不是拿来主义的践行者,只是简单提出思政问题,而不加以实践,学生就会出现缺少辩证思考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即是对英语学习内容的反复应用结果,最终形成惯用的话语模式,即便不如母语一般流畅,也能达到自由交流的对话条件。而辩证思考乃思想政治教学的根基,话语习惯并不十分重要,立正观点和政治立场更为重要。所以大学英语和思政教学的根本立场天差地别,设计实践课题缺乏评价依据。

二、以学生为主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策略

2.1巧设问题,情境带入

主动思考的教学实践,当巧妙设计学习问题,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大学英语课程中,可以结合所学知识点,向学生抛出与政治课程有关的问题,再利用这些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具体的思考情境,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设计问题时,可以结合跨文化思考的情境,以英语国家的政治问题为探讨方向,让学生进入异国文化情境,更利于政治话题嵌入大学英语课堂。

诸如:“Historically, campaigns with large budgets tend to have a higher success rate. This year's election cost a historic $14 billion.”如果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普通人根本别想竞选总统,美国的竞选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金钱游戏,那么这样的精选是否有意义。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探讨性,政治观点也会在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时深入浅出。那么学生必须收集大量有关美国竞选的相关资料,而且在总结这些资料时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政治背景和文化习惯,不仅对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效果突出,更锻炼了学生政治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2.2增设预习,巧用复习

学生反思的学习实践,当增设预习环节,并巧用复习增强学习反思。英语知识点需要在课后逐一消化,而政治观点却需要收集更多的参考性资料。前者注重复习,后者注重预习,却始终不能脱离预习、学习、复习的一系列思考活动。而增设预习再巧用复习,实际上就是将学生的思考线拉长,在不断思考和再思考的反思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政治判断力和英语基础能力。真正将反思而来的价值观交给学生,主导学生形成正面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仍以上文“US presidential campaign”的关联问题为例,预习环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美国历届总统的政治背景资料,以及在竞选中比较著名的纯美式英语演讲稿《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或者是由学生上网观看较为经典的竞选视频,然后再自行做出中文翻译。翻译的过程即是学习实践,可作为预习环节的重要学习内容。很多学生预习结果并不一定尽善尽美,课上教师或其他同学可以给出更为恰当的翻译参考,那么这些参考就可以作为课后复习资料。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学生总结的预习资料中,再提出政治观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由学生再收集整理资料,通过复习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并用更多实用性较强的英语原文去解释这些政治观点,真正加强复习资料,发挥出学生的主體学习作用。

2.3双重评价,多元反馈

即为辩证思考,评价自然多元,既需要英语知识点的客观评价,也需要思想政治层面的主观评价。双重评价来自学生英语政治问题的最终实践所得,给出多元评价相当于支持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此同时,辩证思考英语政治问题,学生必然存在论点和论据,教师必然需要对辩证结果给出实践性更强的评价,作为学术日后学习的重要参考。

如前文所述问题,价值判断是思政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评价就可以从学生给出的问题答案中评价,如学生回答:“Under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 the capitalist society has different values orientation, and the way of Americ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has foreig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这样的回答也是基于学生深思熟虑后的个人观点,但是个人观点并不足以支撑政治立场。教师可以提供央视《道德观察》、《法律讲堂》、《大国外交》等视频资料,尽量找出符合议题且参考价值较高的视频资料,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的范例。那么教师无需给出绝对评价,待学生观看视频再次学习后,自主判断力和辩证思考的能力均会有所增强,也就能够令思政教学更好的融合大学英语课堂,并通过有效评价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思考方向,最终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增强政治判断力。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程引入思政教学,先天存在缺失和教学盲区。由于缺乏主动沉思的情志,缺少深刻反思的能力,又少有学而辩思的实践,才导致思政教学与大学英语课程格格不入。而以学生为主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关键在于,巧设问题,情境带入,增设预习,巧用复习,双重评价,多元反馈,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晓琦,姚小飞.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探索和实践——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6):141.

[2]林忠,王美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以“基础英语”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1):111-116.

[3]罗晨瑞雪,李阳,吴映梅.“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1):95-96+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疫情背景下大学英语空中课堂思政浸入式设计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SVE145)

作者简介:谭迎辉(1977,05)女,汉,籍贯山东省,潍坊人,本科学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邮编 266000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中动词—ing和不定式的比较
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