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0-09-10黄邢娇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常春藤思路小说

黄邢娇

我们常说,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能吸引人。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小说不仅好看,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当然,这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下面,笔者就谈谈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一、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思路不清晰

教学思路往往决定了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流程的安排和教学素材的选择。当前,有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思路不清晰,在教学时时而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时而概述相关情节,时而介绍创作背景。结果教师讲不明白,学生也听不明白。

2. 教学内容枯燥

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非常熟悉出卷、阅卷、批卷等流程,每拿到一篇小说就能够迅速锁定其中的考点。这会导致他们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过分关注对知识、技巧等的传授,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弱化了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

3. 过分注重培养“硬”能力

有些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硬”能力,比如跳读能力、抓关键词句的能力等。虽然这些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本的内容,但是并不能帮助他们获得长久的发展。

二、应对策略

1. 制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

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制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这是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专题“珍爱生命”里,是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清小说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带领学生赏析作品的构思美;

(3)组织学生探究“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精神内核。

在教學中,我们可以先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理清了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和常春藤叶有着怎样的关系”。琼珊数藤叶,苏艾说藤叶,贝尔曼画藤叶。由此,我们就能看出常春藤叶是小说的线索。之后,我们再带领他们探究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贝尔曼是一个牢骚满腹、酗酒成性、性格暴躁、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当他知道了琼珊的病情后所做出的一系列事情,又表现出他内心的善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种“矛盾”与“反差”来刻画人物形象,这种写法有什么妙处,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2. 适时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拓展延伸,丰富教学的内容。以《品质》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鞋匠格斯拉的故事。文中有大量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学生可以从中直接感受到格斯拉对靴子工艺的热爱与守护,这种情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愈发显得可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资料,丰富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品质》写于1911年。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追求享乐时髦,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质量却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了社会边缘的传统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

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能真正走进作品,去挖掘其中隐藏的信息,理解作者的用意。

3. 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软”实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审美能力等“软”实力,让他们能够更加完整地感受作品的美。仍以《品质》为例,教师可以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1)作者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有些细节描写出现在小说的各个部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仔细体会。(2)如果你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选择?学生将自己代入到小说当中,以主人公的身份去参与、去思考,能更好感受到主人公对靴子制作工艺的守护、爱惜以及在遭受市场冲击时的无奈之情。

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小说的艺术魅力。

总之,在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不能只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能考多少分上,而应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常春藤思路小说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常春藤
文学小说
我的思路我做主
不在小说中陷落
一株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