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转换显匠心

2020-09-10李莉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怀古词作赤壁

李莉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作大都雄浑大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创作的一首怀古词,词的上半阕以写景为主,下半阕在凭吊古人的同时,抒发了心中强烈的情感,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该词的构思艺术。

一、空间转换巧妙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赤壁一带游历时所作。他目睹赤壁矶一带壮美的风景,不禁想起三国时期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因而心潮激荡,挥笔写下名传千古的佳作。词作以“大江东去”四个字总起,写的是词人亲眼所见到的景象,紧接着,他对赤壁矶一带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面对这样的神奇景色,词人不禁想起历史上的诸多英雄人物,从而发出“江山如画”的慨叹。“大江东去”是对赤壁矶一带景色的直观描写,从“江山如画”一句开始,词人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拓展空间,他的目光已经从眼前的景,投向了无比辽阔的天与地,这不仅是视角的转变,也是空间的延伸与拓展。然后,作者将笔锋一转,以“遥想”二字将镜头转至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开着力描写曾经发生于赤壁一带的著名战役。按理说,这样的转变跨度极大,但因为有了上半阕的铺垫,反而给人一种奇幻之感。词人放飞思绪,脑海中闪过一幅幅战争场面的图画,之后再转笔锋,带领读者又一次回到现实世界,确实巧妙。全词以描写赤壁风光为主,却不仅仅描绘眼前的风光。作者由眼前奔腾不息的大江,联想起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战役,又由著名的战役联想起战役的指挥者,然后用寥寥数语道尽英雄人物的传奇一生,最后回到自己所在的空间,完成空间的转换,真是匠心独运。

二、时间转换巧妙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空间在变,时间也在变。“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可以说是囊括了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原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词人却以寥寥七个字将所有杰出人物集于一处,使其绽放出夺目的光芒,有如夜空中的星辰。“一时多少豪杰”与“千古风流人物”意思相近,但又不同,“千古”是针对漫长的历史而言,“一时”则是说英雄人物虽在当世威名赫赫,但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生前功业终究成空。作者站在自己所处的时间点上去反思、观照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而生出“人间如梦”的感慨。想当年,周瑜亲自指挥大军,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样的胸襟与气魄、那样的谋略与胆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终究成空。从现在,到“千古”,到“一时”,到“三国”,再到现在,作者看似一直在赤壁矶畔,但神思已经跨越了数千年乃至更久!这样的时间跨度不可谓不长。时间上的巧妙转换不仅丰富了词作的内容,也使得词作的意蕴更加深厚。

三、情感转换巧妙

诗以言志,无论是空间上的转换,还是时间上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词人的情感。在上半阕中,词人主要描写赤壁矶一带壮美的景色,此时,词人是畅快淋漓、激情奔放的。但是,当作者由眼前之景思及古人时,情绪开始慢慢变得低落,从开怀转为悲伤。在讲述周公瑾当年的事迹时,词人的情绪再次变得激昂,显得異常豪迈。接着,词人从昔日周公瑾的种种英雄壮举思及自己的平生遭际,情绪又一次变得低落。“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作者从感叹古人,转为黯然自伤。当年的周公瑾既有美人相伴,又建立了不世功勋,一时风头无限,而词人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未成,有什么资格去评说古人?“多情应笑我”一句是词人的自伤、自怜、自叹、自怨、自抑、自嘲,可以说是百味杂陈。作者由景及人,由人及己,一次次完成情感上的转移,不着痕迹,非常巧妙。全词的最后一句“一樽还酹江月”,是词人强烈感情的再一次回归,同时也是全词的又一高潮!从感慨到追忆,到自伤,再到洒脱,作者不仅完成了情感上的转移,还实现了精神上的超越。他并未一味沉溺在负面情绪之中,而是以一杯美酒祭奠古人,祭奠过去。

总之,作者巧妙地将风景、历史、人文融为一体,还加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在带给读者强烈审美感受的同时,也感染与熏陶了读者的心灵。苏子之词如诗如画,如歌如酒,品之读之,令人心醉神迷,这都源于词人巧妙的艺术构思。

(作者单位: 安徽省六安中学)

猜你喜欢

怀古词作赤壁
睡仙亭
竹叶沟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探究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裴怀古的“诚”字诀
裴怀古的“诚”字诀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