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策略研究

2020-09-10李多莉莎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供给侧改革

李多莉莎

摘要:供给侧改革实则是利用优化资源、调节要素等方式,促使利益实现最大化。故而从供给侧改革视角研究艺术创作很有必要。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并通过明确创作目标实现效益融合、创新创作方法彰显媒体价值、依据新兴媒体模式造声势、制定多元化电视创作方案等策略,以此提升创作质量。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电视纪录片;媒体价值

前言:李克强总理曾于2019年3月5日会议上提出:供给侧改革能增加经济活力。对此,若能针对电视纪录片创作工作渗透供给侧改革思想,将为我国电视纪录片事业的兴旺发展带来重要指引方向,从而经由供给侧改革提高电视媒体综合效益,使其在展现艺术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能为受众群体带来高质量电视纪录片。

一、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我国经济自从2015年起开始呈现下坡趋势。据此,实施供给侧改革是应对时代挑战的重要途径。结合供给侧改革背景,它的推广能为我国现下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所谓供给侧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创新驱动力。我国无论是企业结构还是文学艺术领域,若出现品质下降问题,都会引发经济风险。为了进一步打造高品质品牌,需实施创新改革,而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能解决创新发展中,原有资源不足等问题。好比传统制造业,它正需要创新驱动力实现高端改造。正泰集团曾花费8亿元专门用于开发高端智能电器,旗下具备的300余项专利将成为企业站稳脚跟的关键要素。

其二,关联市场。任何组织机构都不可能脱离市场独立存在。而供给侧改革为其提出了“接轨市场”的发展方向,除了需要关注国内市场变化趋势外,还应注重国外进出口市场发展状况。比如华海药业曾将研发成功的高端控释片推向国际,美国占有率高达60%,这也促使后续遭受经济危机时,其利润依旧未低于60%。这表明,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与国际市场接轨,不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其三,工匠精神。任何行业都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持,而工匠精神的渗透有利于增强我国整体制造力。相比之下,若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具备工匠精神,不但有助于培养创作者的责任意识,而且还可为我国下一代创作人才的诞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应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充分尊重技术人才,使其在良好的职业素养下创作出更多佳作。

二、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电视纪录片创作策略

(一)明确创作目标实现效益融合

从供给侧改革视角分析电视纪录片创作形式,既要明确创作目标,又应当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融合,从而在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电视纪录片的同时也能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反响,由此推动电视业的兴旺发展,使其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奉献力量。电视纪录片作为纪实类电视节目,理应具备传承文化、传递民心、把控时代的功能。

其中在传承文化方面,可通过解读我国历史文物、分析民族情怀,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由此达到“呼应”的效果。比如《史说汉字》、《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它借助传统汉字文化与历史文化,在人们观看之余使其感知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促使人们能从电视纪录片的观看过程中认识到文物保护与汉字传承的重要性。

在传递民心阶段,因其具备真实性特征,故而可在创作电视纪录片期间传播中国人的民族情怀,由此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爱国队列中。比如《辉煌中国》,它主要记录了自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由此在展现国人功绩的前提下也能推动生态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同时,也能确保观众从中了解我国的伟大战略,使其产生自豪之情。

针对时代的科学把控,电视纪录片在创作阶段,需紧跟时代潮流,精准掌握我国思想变化趋势,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会议上提出的新观点等,这些都应渗透在纪录片中,由此对我国制度改革、创新发展提供指引方向。好比《军工记忆》,重在体现我国国防科技力量,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加强国防科技创新”思想相契合,进而明确新时代国家发展方向。

(二)创新创作方法彰显媒体价值

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开展电视纪录片创作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创作方法,以此运用新型手段彰显传统媒体的社会价值。目前,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应从以下两个部分予以创新:

其一,应用微视频化创作方法。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倾向于观看微视频获取信息。据此,可在电视纪录片创作期间,将创作素材整合成“微视频”,从而有助于观众从简短的电视节目中瞬间掌握关键信息,以免长时间播放影响电视纪录片的有效性。好比《早餐中国》,它是由电视台、腾讯视频联合开创的电视纪录片,这种创作方法不但有利于强化推广效果,而且在将其剪辑成微视频用于宣传时也更加便捷。

其二,打造年轻化风格创作方法,目前,受众群体开始趋于年轻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受众需求,应尽量采用丰富的网络用语或灵活的编辑技术进行创新改革。好比在《大国崛起》中关于西班牙国王查理走向断头台场景,由于无法真实还原现实情景。故而借助数字动画技术参照博物馆行刑图模拟了“砍头动作”,以此加深受众群体的记忆[1]。

(三)依据新兴媒体模式造声势

据了解:截止到2019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6.88亿,其普及率已突破50.3%。据此,新兴媒体也迎来了时代浪潮走向更高阶层。为了确保传统媒体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理应借助新兴媒体,增加声望,从而吸引更多观众观看电视纪录片。一方面,可就电视纪录片中的关键词开展话题讨论活动,在新媒体平台上鼓励受众群体发表个人建议。另一方面,可拓宽电视宣传渠道。比如借助直播平台、影音播放器将电视纪录片的相关信息上传到平台上,进而促使更多受众对其产生密切关注。

以《死于独特》为例,它主要记录的是“Robert与Sophie因追求个性而丧命”,在这期间,可以“个性美”为焦点引起大众的反思。因此,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应朝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前进。

(四)制定多元化电视创作方案

1.构图设计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需依据供给侧改革中展现的工匠精神特征制定多元化创作方案,以此增加电视纪录片的鉴赏性。以《筑梦中国》为例,它在于讲解中国复兴道路上的阻碍与成就。在构图设计环节,需按照时间顺序表现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艰难,包括遭遇鸦片战争、圆明园被毁等,直到后续新中国的成立,进而促使创作者始终秉承着“如实记录”原则开拓创作之路。

2.音乐烘托

《筑梦中国》中还包含“时光”、“根据地”等背景音乐,经由音乐烘托能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进而达到情感升华的效果。因此,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还应当根据内容优选音乐[2]。

3.镜头转换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还应运用“广角”、“近景”镜头转换的形式展现电视纪录片中建筑物的宏伟或食物细节特征,进而突显电视纪录片具备的商业价值。好比在《舌尖上的中国》中,针对每种食物的配料、颜色常采用近景形式予以记录,便于细致刻画中国菜肴丰富形象。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供给侧改革实施电视纪录片创作创新发展,将成为当前传统媒体改革工作的重要方向。因此,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理应从创作目标、创作方法、新兴媒体模式、多元化创作方案等方面着手,以此为我国电视纪录片节目的推广提供重要促进作用,使其占據优势,满足当前人们对电视纪录片的观看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木坤,曾繁凤.新时代电视纪录片微视频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6):110+168.

[2]毕晓旭.频道化背景下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118-119.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供给侧改革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原型叙事中的奇石符号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电视纪录为载体的中医文化传播新范式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论纪录影像中文化传播的限度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