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2020-09-10王远吉

高考·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创造性思维物理教学

摘 要:现阶段新课改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育面临着较高的挑战。为此需要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转变以往教育理念,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与其相关技巧的过程中,更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以此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途径,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

前言:物理是具有抽象性、实践性、理论性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高考重要的科目,为此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创造性思维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在传统教学中,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物理基础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期间更加注重物理学科的公式以及概念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组成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社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创造性思维能力指的是通过人类联想与思考进一步加深问题的研究力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这期间一方面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现状对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积累。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根据事物的表面看到实际本质所在,在这基础加强想象和推理。在高中阶段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在力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具有充足的耐心,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而加强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状况,并且对一些发展不良的情绪进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从而改善学生学习心情,提高学习效率,为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基础保证。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一)巧妙建设问题情境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致使教师更加注重物理知识点的讲解,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太多的思考时间,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思考能力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由此可知,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够适用于理论较强、实践较强的学科。对于这个问题而言,教师应当改进、优化教学方式。建设物理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积极性,进而加强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能力。

例如,在学习《向心力》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情境建设,以此建设有效的情境,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汽车在拐弯的时候需要减缓速度,其中的原理又是什么?”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知识的积极性,选择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加强物理实验操作

物理实验是高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验证物理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解题思路以及不同的操作。为此教师需要将实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实验教学的作用,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的操作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且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猜测的过程中还会增加学生探究知识点的兴趣,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摩擦力的了解情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进行猜测。应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心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基础途径是构建良好学习氛围。为此,需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在创造轻松地教学氛围时避免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出现抵触心理,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以亲切的态度、随和的语言,促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心,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课堂中感到轻松的氛围。并且在学习和生活教师需要更加的关心和爱护学生,以此形成爱屋及乌的现象,让学生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物理学科。

(四)加强学生之间合作研究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度,对于存在的问题指引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值得注意的是保持每个小组的平均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们提一些相关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思考,如依据相關观测信息资料显示,在土星最外围部位有一个光环存在,然后要求同学采用动力学知识判断土星外围光环是什么?并提供相关假设,是连接土星的连接物?还是像月球一样围绕土星的小卫星群?然后对以上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鼓励其大胆说出自身的不同看法与见解。这期间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进行探索,这样既能实现学生间取长补短,又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思维能力人才,物理学科具有一门抽象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有利于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韦宁宁.加强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摭探[J].成才之路.2018(09):33

[2]胡国齐.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96-97

作者简介:王远吉(1986年6月)男、侗族,籍贯:贵州省锦屏县,贵州省雷山民族中学,一级教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高中物理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创造性思维物理教学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