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意象“芙蓉”的角度解读《涉江采芙蓉》

2020-09-10许智芬

高考·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芙蓉意象情感

摘 要:在古诗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意象的审美特征是教学的重难点。熟悉古诗中常见意象的寓意有助于学生品味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本文旨在通过从意象的角度解读《涉江采芙蓉》。

关键词:意象;芙蓉;情感

诗歌即时率性的吟咏平台,是情感与美感的高度融合。诗词的本质是抒情。一般来说,诗歌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间接抒情则是指作者的情感不直接出现,而是借助其他方式来表现,显得曲折而含蓄,给读者留下诸多留白的空间。其中,表面看似写景,实则抒情的写景抒情手段是古典诗词中间接抒情的主流。

古典诗词写景抒情常是借助意象来承载诗者的情愫,营造意境,将读者引入到其中,从而品读感知诗家词人的思想情感。

那么,何为意象?

所谓的意象就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组合。“意”就是作者的情思;“象”即诗中的客观物象。意象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感的完美融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往往是借助意象来传达情感。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现以《涉江采芙蓉》为例,谈意象之于诗歌解读的作用。

《涉江采芙蓉》出自《古诗十九首》。从内容上看,《古诗十九首》主要是写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表达的是诗人的落寞失意、游子的离别之愁以及思妇的相思之苦。

《涉江采芙蓉》一诗的大意是:

“我渡过那江水去采摘清艳芙蓉,那沼泽地上,兰草芳香扑鼻。

采摘下来的芙蓉要送给谁呢?我日思夜想的人儿啊,远在海角天涯。

转身回头,遥望故里,归乡之途,漫无无际。

明明是感情极深的两人却分隔两地,愁苦悲伤直至终老他乡。”

诗中写主人公涉水去采摘芙蓉花,缘何?是为了赠予自己日思夜想的那个人。

隔着遥远的时空,要聆听这份相思之愁可谓不易。但是,可借助诗中意象来理解。

此诗最重要的意象是“芙蓉”。“芙蓉”即荷花。它长于池塘,与清水相伴,与清风共舞,优雅脱俗,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意象。“芙蓉”的别名有:君子花、菡萏、芙蕖、荷花、莲花等。且看古诗词里的“芙蓉”。

(1)君子之花

周敦颐的《爱莲说》,诗中有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出了莲之香气清幽、品质高洁,花是君子之花。

屈原的《离骚》,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荷叶做上衣,用花瓣做下装,着芬芳花草服饰,喻其品格告诫,志向高超。此亦是君子之花。

(2)佳人之花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自然且清新

“美女一何丽,颜若芙蓉花。”——选自傅玄《美女篇》

——诗句直接以清秀而自然的芙蓉花为喻,写女子娇美俊秀的容颜,花的姿容与人的容貌合二为一。

(3)爱情之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江南》(汉乐府)

闻一多先生说:“用鱼比喻男子,莲比喻女子,说是鱼儿与莲嬉戏,实际上相当于是说男子与女子嬉戏。”可见,《江南》是一首情诗,诗中的“鱼”与“莲”是男女爱情的暗语。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西洲曲》(南朝乐府)

(“莲”与“怜”谐音双关,因而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有不少写莲的诗句,诗人借它来表达至真至纯的爱情。)

“芙蓉”自古便为文人墨客所喜爱,诗文里亦多有引用。或是借以表达高洁的品质,或是借以体现佳人之美,或是借以传达美好的爱情。《涉江采芙蓉》也是如此,用“芙蓉”来表达思念,来隐喻这份纯洁美好的爱情。

此外,这首诗的意象除了有“芙蓉”,还有“兰泽”和“芳草”。

“兰泽”,即长满兰草的沼泽地。“兰”,自古以来,是君子的人格象征,是“高洁、正直、纯洁”的化身,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具有广泛的审美意蕴。

“芳草”并不是特指一种草,有时甚至是各种花草的总称。早在《诗经》里,芳草便是古人寄托爱情的对象。如《诗经·关雎》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依水而生,可口亦可摘,而姑娘已初长成人,美貌窈窕犹可追求。荇菜因此成为众多“采摘”母题诗的代表,寄托了先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无边的芳草寄托了词人的离情别绪,依依不舍。“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站在黄鹤楼眺望时,只见芳草萋萋,却茫然不见乡关,这愁情满怀,又与何人说?

诗歌借“芳草”抒写离愁别绪和思鄉之情,情与景的融合可谓是巧夺天工,情感的流露可谓是酣畅至极。

《涉江采芙蓉》一诗,借“兰泽”和“芳草”,营造的是高洁的环境,烘托二人情感的纯洁而美好,但却是分隔两地,传达浓浓的愁情。

整首诗,以“芙蓉”为主要意象,辅之以“兰泽”和“芳草”,描摹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某日,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这是莲花盛开的美好季节。湖泊里满是摇曳生姿的莲花。美丽而又多情的采莲女,身穿艳丽衣裙,驾一叶小舟荡于荷叶连连湖泊之上。携伴而行,共采盛莲。微风过处,莲花摇曳,芳草幽美,香气阵阵,快乐的女子在湖面上嬉戏打闹,时而戏水,时而俯身,采摘那朵心中最美的莲花。

芙蓉,谐音双关,与“夫容”谐音,喻夫之容颜。从发音这个角度来看,采莲女采芙蓉,是借此采集心上人的容颜,以此来传达浓浓的相思之情。故而,读者可明显地感受到一个多情思妇的深深的忧愁。

通过解读,可知,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却分隔两地,思念绵延不绝;这样深厚动人的感情已直观地展现在诗中。爱得深沉,思念得厚重,见芙蓉而欲赠之,赠之不得只好深情回望,不见归人,只见漫漫长路,更知相聚之无望;因爱得长久所以才有了“终老”之“忧伤”。

从意象的解读来解读《涉江采芙蓉》,聆听这从千年前传回来的叹息声,可知,这爱得距离有多远,这痛有多深。

参考文献

[1]葛明静.《古典文学中芙蓉的审美意象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

[2]陈远燕.芙蓉含挚爱,离居有忧伤——《涉江采芙蓉》的形象与情感探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

[3]孙琼.用联想和想象还原《涉江采芙蓉》意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

作者简介:许智芬(1990年8月——),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士,就职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霞葛中学,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芙蓉意象情感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秋华岁月,独爱这一树芙蓉开
蓉城立秋夜有寄
来自林间的风
情感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让爱再一次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