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教学中地理教学关键点的突破策略

2020-09-10周美容

高考·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问题链关键点合作探究

周美容

摘 要:突破教学关键点,对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检测学前认知、设计问题链、运用思维导图,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策略,实现突破教学关键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差异;关键点;学前认知;问题链;思维导图;合作探究

教学关键点是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和智力发展起突破性作用的内容,往往涵盖重点、难点、疑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及学科基础性强、迁移性强的知识技能等。高中地理教学中,基本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及读图能力、空间区域认知、地理综合思维等学科能力,都可作为教学关键点。教学关键点是学生认知结构中最紧要的一环,把握并突破关键点,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认知上发生顿悟,促进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提升。把握并突破关键点,才能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当然,不同主题的课堂,教学关键点不同,同一堂课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其教学关键点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并突破教学关键点,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才能帮助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下面,结合高中地理差异教学,探讨突破教学关键点的策略:

一、摸清学前认知,把准教学关键点

莱顿研究表明,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水平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影响知识技能的迁移。因此,摸清学生的学前认知情况,把准教学关键点,对于顺利开展有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起决定性作用。把准教学关键点,首先要从研究教材出发,弄清本课教学内容在地理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弄清教材内容的层次与结构,确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储备,以及图表判读等学科技能;其次,在学生课前自主独学的基础上,对必备知识储备及学科技能水平进行测查,将测查结果反馈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知识技能薄弱点、疑惑点及知识重难点确定为课堂教学关键点;第三,根据学生个体在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学习起点及知识疑难点等方面的差异,采取集体或个别辅导方式,对学生尤其是中后生的知识缺漏和技能缺失进行补救,优化起点,缩短差距,为突破教学关键点提供学前认知准备。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课标要求为“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并分析自然背景对流域开发的影响。”本课涉及的知识技能储备较多,如流域概念、水系概念、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水能开发条件评价、航运条件评价等。笔者通过对学生的前测反馈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对流域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水系特征描述不完整、航运条件的评价要素不全面,部分同学的地形图与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读方法未掌握,中后生的知识缺漏更多。因此,采取集体讲解的方式把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技能缺漏进行课前补救,对中后生则进行针对性个别辅导,帮助弥补知识缺漏和掌握读图方法,为课堂教学作好认知前提准备。在此基础上,将结合图文信息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和水系水文等自然要素特征的方法,及其对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影响评价方法确定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二、巧设问题链,引导深入思考

有效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体现思考文化的课堂。而塑造思考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设计好的问题或优质问题链。好的问题能够推动学习,优质问题链则能带来深入的思考,促进深度学习,达成突破教学关键点。教师在备课时,最好能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多个问题,形成问题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而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终达到触摸知识内核,获得新知,提升能力。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著名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可根据“世界四大渔场与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设计以下问题链开展探究:①读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图,从洋流分布的角度说出北半球渔场分布有哪些共同特征?②为什么渔场与洋流的空间分布会存在这种联系?③从洋流分布的角度,分析秘鲁渔场的形成与其它三个渔场有何不同?④根据秘鲁渔场的成因,分析还有哪些海域可能会形成大渔场?⑤从洋流分布的角度,总结渔场的形成条件?如此,通过以上问题链的解答,学生对世界著名渔场空间分布与洋流的关系形成清晰认识,达成突破教学关键点。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学习方式差异,提供梯次不同的问题链和学习内容,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学习。中后生因知识技能储备不足,往往只能对陈述性知识进行浅加工,经常會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思维受阻。因此,在探究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可通过提供思考提示、学习支架等方式以降低思维难度,或通过增设引导性问题以降低问题坡度,也可通过把设问改为填空题、选择题等方式,帮助中后生学习。而优生则具备较丰富的知识技能储备,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加工,能理解运用程序性知识。针对于优生,则可通过设计建设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引导新旧知识联系与思维拓展延伸,加深对教学关键点的理解与迁移应用,促进地理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的提升。如在上述案例中,第③第二问有一定难度,可在导学案旁注部分添加答题提示“渔场的成因可从营养物质(营养盐类、有机质)、饵料等方面考虑”,为中后生指明思考方向;增设问题⑥“除以上两种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渔场的分布?”,帮助优生培养发散思维,增加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三、运用思维导图,让思考过程可视化

一般而言,教师和学生都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缺乏直观的认识。只有让思考过程可视化,教师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位置在哪里,他(她)是怎样思考的,表述是否规范,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只有让思考过程可视化,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存在问题,从而运用元认知能力,进行修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且削枝强干,引导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保证关键知识点的掌握。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实现思考过程可视化的最佳途径,也是突破教学关键点的有效策略。通过思维导图,教师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思维的轨迹,能发现他们的认知误区或思维受阻点,从而给予针对性指导或讲解,实现教学关键点的突破,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思维导图可运用于知识点讲解分析过程、解题过程或题目讲解后知识小结,均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例如,2018年泉州市高三质检卷36题:“我国南方某铁观音原产地的生态茶园(附等高线地形图),铁观音茶树属于喜阴植物,喜湿怕涝,耐酸喜肥。(1)说明茶园适宜茶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本题考查考点”农业区位因素”,教学关键点是“建立茶树生长习性与茶园自然条件之间联系的分析方法”。可采取如下做法:首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通过题目及图文解读,获取茶园的自然地理特征及茶树的生长习性等信息,从光、热、水、土、地及气象灾害等自然因素进行分析,并写出思维导图;然后,提问中后生分享答题思维过程,请优生质疑与补充,教师适时点拨;最后,教师结合思维导图对学生的作答情况作点评与知识方法小结(见下图),并提供题目变式练习促进思维拓展。

变式1:说明茶园影响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变式2:从气候角度,说明茶园影响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通过以上思维导图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培养了综合思维能力及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从而达成突破教学关键点。

四、利用差异资源,促进共同成长

格拉瑟选择理论认为,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是满足自尊需要与归属需要,他们通过提问、看、听等方式与其他学生互动,同时又主动观察与积极反省彼此的互动,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思考,分享交流,互帮互助,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共同成长。地理教学中遇到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可采取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组织学生相互切磋,以优带差,从而达成学生的合作性知识建构与个体知识建构,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促进突破教学关键点。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第一课时):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得出流域开发自然背景要素分析的一般思路后,提供气候要素和水文水系要素两个不同难度的活动方案,要求各学习小组运用以上区域研究方法,任选其一开展合作探究。其中,气候要素方案难度相对较大,提供“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角度”学习支架,帮助中后生找到思考方向。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专注地思考、倾听、表达、交流、追问、质疑或补充,教师适时参与讨论、点拨、解惑、点评、小结或拓展延伸,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出现思维碰撞,“课堂”变成了真正的“学堂”。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充分挖掘了学生群体的差异资源,实现以优带差;通过师生的交流、质疑和追问,引导思维向纵深发展,促進教学相长,达成突破教学关键点。当然,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及学生的不同情况恰当选择同质分层或异质合作的小组形式,并交替运用,便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总的说来,有效把握并突破教学关键点,在课堂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和有的放矢,纲举目张,带动知识系统和学习方法掌握,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每堂课的教学关键点不宜超过2~3个,才能确保关键点的有效突破,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2版修订本)

[2]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3]罗恩·理查德[美].《如何使学生成为优秀的思考者和学习者》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9

[4]周彬.《叩问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

猜你喜欢

问题链关键点合作探究
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关键点研究
利用定义法破解关键点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