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生活化理念,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2020-09-10陈静

高考·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蛋白质生物生活化

陈静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生物教学迎来更多挑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就要转变观念,创新引导,结合文本将生活与教学融合,以此激发学生,让其在生活化氛围中思考,由此促进生物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将结合实例围绕生活化教学从课堂导入、探究以及实践切入,具体阐述生活化教学理念在生物课堂上的运用。

关键字:高中生物;生活化;策略

有效的生物教学要植根生活土壤,基于现实创设情境,由此促进学生了解,让其在面对重难点时能积极思考,主动分析,不断提升认知能力、探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利用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展开引导,鼓励学生分析,让其在不断深入中提升探究能力,最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我将结合实际具体阐述。

一、导入——基于生活,调动思维

“导之有道,学之有效”,导入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加强重视,在传统基础上创新设计,借助生活激发学生,让其在熟悉氛围中展开思考、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出于学生兴趣激发的目的,会设计各种各样的导入,但效果并不好。分析这一现象,原因就在于没有结合设计,考虑学生特点,以致于其在学习中缺乏兴趣,无法主动参与,进而影响课堂效率。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在传统基础上突破,根据文本内容尝试将生活引入,借助合理的生活化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此优化教学,让课堂达到预期效果。在教学“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时,考虑到学生对“元素”、“无机化合物”缺乏感性认知,就可联系生活借助多媒体播放广告,在学生观看后提问:1.广告词中的“花一样的钱补五样”中的“五样”是什么?2.“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蓝瓶的,好喝的”其中包含的金属离子是什么?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都十分感兴趣,这时就可给其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其在讨论交流中思考。随后,为了满足学生好奇心就可公布正确答案,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由此进入新课,为新课学习拉开序幕。

借助这样的导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让其能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尝试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廉洁,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学生认知能力,让其在生活化氛围中不断深入,逐步提升学习思维,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联系生活,培养能力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受到应试制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讲解授知,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就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严重阻碍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就要借助生活化教学改善,让其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加深理解。

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加入学情分析,从实际入手,结合生活引导,让学生在现实“支架”下充分思考。这样一来,原本单一枯燥的生物学习就会变得有趣,无形中提高课堂参与度,推动课堂教学,逐步走向高效。基于这一目标,在教学时就要联系生活实际,在引导时学会还原生活,让学生在熟悉情境中认知、体悟。在教学“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内容时,讨论到“酶在什么温度时活性最强”时,就可先告知学生在“最适合温度”时,活性最强。这时,就会有学生联系到人的正常体温,结合生活经验,他们认为:人的正常体温在37摄氏度左右时,感觉最舒适,当体温上升到39摄氏度时,就会感觉浑身无力,如果體温超过40摄氏度,就会出现意识错乱、昏迷不清的现象。这时,就可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人体温度与“酶”的活性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就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随后展开交流,最终得出结论:如果人的体温升高,那么“酶”的活性就会下降,这时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减慢。

至此,在生活情境引导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好激发其探究思维,在生活现象中思考,借助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关键处点拨、引导,由此促进思维发散。

三、实践——还原生活,发展素养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最终的教学目的还要落实到运用中,为生活、生产服务。意识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就要注重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操作探究的机会,让其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生物的认知,让其在实践中意识到生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突出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逐渐喜欢上生物。在讲解“蛋白质”时,就可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氨基酸和蛋白质食品。之后,在教学时,就可让学生展示,鼓励其运用已有经验判断:哪些食品中的氨基酸多一些?哪些食品中的蛋白质多一些?借助这样的学习,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蛋白质的理解,还能完善已有知识建构。在这一基础上,还可适当拓展,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哪些食品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服用蛋白质多的食物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在这一环节,可酌情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思考时间,让其将对“蛋白质”的思考转移到人体身上,以此拓展思维,让其在学习生物的同时,充分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便日后的长久保养。或者,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简易小实验,像制作小生态瓶,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像调查身边的常见的色盲发病率、本地果园的生态系统等。

这样一来,就能逐步摆脱传统教学,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活动中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由此推动课堂,让教学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让其在课堂内外都有实践、思考的机会,在活动中提升、发展。

总之,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着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要培养其各种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提升。在教学中,要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借助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让其在生活化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猜你喜欢

蛋白质生物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优质蛋白质与免疫力
第12话 完美生物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鱼中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