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2020-09-10张永刚

高考·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高中生生活化

张永刚

摘 要:生物从生活中而来,是一门具有很强自然性的学科,同时生物也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均是由一种或多种生物因素组成的,所以,学习生物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将生物学科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认识到,这也是生物教育的最终目标。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生物教学;生活化

在以往的生活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采用得最多的一种,如此教学就很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调动起来。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予以关注,结合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生活,这种教学方法更重视让学生借助学习的生物知识将实际问题解决,如此才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亲切感

在高中生物课堂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1]。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从下述两个方面入手,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第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探寻生活化教学的切入点,立足于教材创设生活化情境;第二,适当精简教材内容,把繁琐的部分去掉,着重讲解重难点内容,确保生活化情境教学空间和时间上的充足性。以“蛋白质”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初为学生准备一些香蕉、牛奶、鸡蛋等含有丰富氨基酸、蛋白质的食物,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分析这些食物的成分。立足于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富含蛋白质,将氨基酸添加到食物中的作用是什么?借助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深刻了解本课知识,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二、引入生活化素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中将生活化素材引入的方式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生物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既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自主探究和理解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以此入手把所学知识的价值发现,对其学习兴趣予以有效激发,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讲述这一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检验人员借助对比嫌疑人家中发现的荔枝壳和死者胃中的荔枝残留的DNA谱带,以此成功确定了嫌疑人就是杀人凶手。引入此素材,充分激发了学生对“DNA”、“遗传信息”等知识点的兴趣。之后,教师再以指纹的唯一性入手,给予学生指导,让其围绕“DNA与指纹的性质”进行探讨,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优化学生生物素养

传统的生物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多是学生是否可将生物习题正确解答出来,学生本身的学习感受往往不再其关心范畴之内。而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让其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教学效率提高。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对生物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最终优化其生物素养[2]。通过对生物知识进行了解,学生能够有效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说:“在进行大棚蔬菜的种植时,农户经常会将白色塑料薄膜运用到,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由于植物绿叶可以最大程度吸收太阳光,进一步促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利于蔬菜健康生长。课本中为我们呈现了具体的光谱图,大家可以认真观察。”学生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甚至还有学生问:“我还见过一些黄色或红色的叶子,是不是因为其未较多的吸收黄色黄绿色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引导学生独立寻找答案。通过对生活化教学内容予以利用,既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其生物素养得到优化。

四、开展生活化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欲

《新课标》清楚要求,教师在开展探究实验与活动时,应把学生常见的材料和物品利用起来,以让生物实验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此思路,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应运用生活化教学,把生活案例引入实验教学,在实验中多运用生活用具和生活器材,在教学中开展诸多贴近生活的实验。比如,在探究“酵母的呼吸方式”时,教师可进行利用二氧化碳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把澄清石灰水、干酵母、纯净水、白糖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器具和材料利用起来进行实验,从而探究酵母是怎样呼吸。又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时,教师可把农业生活中的“烧苗”现象引入到课堂上,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既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物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入生活案例开展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水是植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化合物或成分,细胞的结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使学生建立起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结语:总而言之,生物学科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密切结合生物教学和实际生活,实现生活教学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课堂学习效率提升。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高中生物教师应大力研究学科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对教学方法予以创新,使课堂和生活相贴近。增强知识的生活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素真.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黑河教育,2017(5):31-32.

[2]张立.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44):180-180.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高中生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