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制策略研究

2020-09-10陶希才马琴

高考·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

陶希才 马琴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提出和践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作为《民族地区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主要结合课题组反思和实践及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从高效课堂中导学案的基本功能、编制原则、编写过程及具体使用方法等方面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效课堂改革中如何编制及使用导学案,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制及使用策略

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理想,难以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其中高效课堂的提出和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制关系着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情况。本文笔者主要就导学案的基本功能、编制原则、编写过程及具体使用方法进行如下一些具体的论述。

一、导学案的基本功能说明

导学案编写过程中,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导学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通过设计各种问题及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和优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导学案,既需要强调“导”也不能忽视“学”,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其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了融洽的整合,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实现更高的教学效率,是高效课堂活动进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载体。

二、导学案编制遵循的基本原则

1.课时性:导学案编写过程中应注意按照单元课时情况进行编制,具体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探究活动的安排、习题测评等以单个课时为单元设计。这样进行设计的原因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二是便于教师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

2.问题性:导学案设计中需要设计出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各种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课堂情境等,并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重难点等巧妙的内含于各种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在个体思考以及同伴协同探究等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教学过程中,师生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地升华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能力。

3.自主性:高效课堂组织教学中特别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学習过程中的自主性。导学案在编制过程中就需要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时空以及自我提升和实践的机会。

4.启发性:导学案编制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地想象空间和创造时间,在学习目标的设计、疑难问题情境的创设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的指导中,都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实现知识掌握理解与能力发展提升的统一。

三、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一是提前备课。一般情况下导学案的编写建议在授课前一周左右由主备教师根据备课组会议商讨情况准备相关材料。二是轮流主备。备课组长在安排编写任务时,一般三人一组,新老教师间进行分工搭配,轮流承担主备任务,根据教学内容分课时或分章节进行编写。三是集体研讨。导学案编写过程虽然具体课时由某个主备教师负责,但其实是经过备课组各位老师集体商讨和努力的结果。四是对导学案进行优化完善。这一环节其实伴随在导学案编写的始终,尤其是备课组成员的集体研讨中更是明显,除此外,也包括教师对主备人完成的导学案结合个人特色和班级学情进行的个性化修正完善以更符合教学的需要。最后一个环节即为师生共用,具体可参考本文第四方面的内容。

四、导学案的具体使用方法

1.课前导学:一是一般在授课前一天,让学生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热点、考点以及疑惑点,掌握学习主线等。二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尽学生能力解决学案及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导学案设计内容的指引下,学生带着问题根据个人情况对教材内容有目的性的进行自学和预习,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导学功能。

2.课上群学:一是课前对导学案进行适度批阅,教师通过反馈或调查,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二是上课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学法指导,对教材中涉及的新概念、新知识有所了解,对教材内容实现初步的掌握,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所面对的各种问题。

3.课后检测:导学案应设置适量的课后检测题,以节省学生课后作业时间,更加有效地检测学习效果,也利于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下一阶段任务。

总之,为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更好地发展,需要我们进行大胆地尝试和改革,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就是一种积极地探索,其中设计和编制符合地域特色和学校学情的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一线教师的改革者们应发挥团队力量,集体研讨、协同备课,用科学合理的导学案来保障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逐步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王中伟.走向高效课堂[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3]项家庆.高效课堂的理念与实践[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第2版.

(本文系甘肃省2018年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族地区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732)

作者简介:陶希才,现年46岁,高级教师,从事中学物理教学26年,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现为甘肃省积石山县民族中学教导处主任。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连片贫困地区高校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研究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