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的思考

2020-09-10张福花

高考·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施建议课程评价新课标

张福花

摘 要:2017年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课程标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看到,新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几乎有90%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内容中包含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在新课标中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我们既要让学生建立一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体系、还要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活动中,从而成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如何围绕核心素养开展课堂教学,如何对学生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现阶段我们要实施新课标将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这些都是我们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课程评价;实施建议

过去的信息技术课程因为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教材,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各个学校各自为政,教学内容有太多的重复。有些软件从小学开始学习,到初中还在学,高中继续学,学生通常早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学习也往往停留在简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无法真正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信息素养,更不能形成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目前大部分地区信息技术课还不是高考科目,会考是这门课的唯一考查形式。信息技术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都会以会考考纲作为参考,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依据会考考纲进行日常教学的。会考考纲主要关注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评,未能与课标形成一致的评价标准。

为了解决课程内容陈旧,课程标准无法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突出问题,新修订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统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课程的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的核心素养体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养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伴随着课程内容和目标的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也应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开。现阶段我们就应该思考我们如何改变以往偏重基础知识记忆和基本技能操练的现状,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教学和对学生建立全新的评价方案进行评价。我想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课堂教学

1、精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

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新课标中所讲的学科核心素养,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来引领整个学科的教学。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和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整合教材内容,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信息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以课程内容为抓手,创建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环境,让学生适应数字化环境并开展学习活动,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信息社会责任这一角度的内容,培养学生具备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增强信息社会责任。

2、改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现代社会科技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更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可能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已经成为“过时”的内容了。学生只有具备优秀有效的自学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和问题的咨询者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生的自主探究要抱有“不怕犯错”“敢于犯错”的精神,鼓励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升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3、项目式学习

在教学中,要采用系统化学习的教学设计思路。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项目来进行。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学习可以基于这些项目来进行,先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的细化,学生在开展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把前面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项目式学习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学科系统知识体系的建立。

4、分层次教学

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之间能力存在的差异较大,不同学校在初中阶段对本课程开设的情况不太一样,所学内容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候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生个人能力差别很大,无法实行一样的教学内容,更不能布置相同的任务。我们的教学内容要适当调整,既要保证基础薄弱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还要让程度较好的学生也学有所获。所以在每节课的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拓展,既是对当堂内容的总结也是思维水平的提升。在布置学生学习任务的时候,更不要“一刀切”,应该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布置一部分较高难度的额外任务,让学生去挑战完成。

二、教學评价

教学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后进行,我们要采用全面的、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来进行科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尽量采用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一个阶段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的检验,可以采用纸笔测试和上机测试相结合,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评价。除了对课堂内容进行检测外,可以增加一些综合性实践题目,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较多,这种评价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益的。对于学生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对于课堂中学生的情况及时有效给予一定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调整课堂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对教师而言,这种评价可以为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设计提供改进的依据。过程性评价我们可以采用作品展示,点评,学习情况记录表,小组成果展示袋等形式来展开,学生通过这些评价可以自我调整学习状态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当然,我们除了要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课堂教学,对学生建立全新的评价方案外,教师也要快速自我成长,加强自身学科知识的学习。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也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J].肖广德,魏雄鹰,黄荣怀。中国电化教育.2017(01)

猜你喜欢

实施建议课程评价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关于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课程改革及实施的建议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实现高中地理三维目标的几点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