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中高段数学课“引答”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0-09-10钱赐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高段数学课教学模式

钱赐平

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经验,教学中重点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针对小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数学教师可以适当的对他们加以引导,使学生可以独立的思考问题,主动的探索数学知识,在合作中更好的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点。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数学;引答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2-245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之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数学教师在讲某些重要的内容的时候,经常会把语速放慢,这个时候所有的小学生会本能的把自己的理解告诉教师,每个学生都可以明白老师的目的,就连讲话的语速都可以和数学老师的语速很接近,这样的方法就叫做“引答”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引答”的时候,一定要依据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班里学生的层次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找出数学问题的实质而且还要能够算出来结果。

一、小学中高段数学课的教学现状及“引答”教学在数学课中的重要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注重“引答”教学的重要性

学校和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正确给予学生“引答”来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注重“引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中缺乏启发性的引导,没有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效果。

(二)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弱

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因而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度比较低,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弱,遇到问题不会独立思考,而且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总会出现没有思路的情况,感觉比较脱离实际化,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引导然后去回答。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认为学生答不出来就是不会,不懂得去给学生“引答”,而是直接讲解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起到点拨的效果,反而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小学中高段数学课“引答”教学的重要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进行“引答”教学,给予学生点拨,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恰当进行提问引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给予学生重点的讲解,有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教学的需求,需要教师及时更改创新教学模式。

二、小学中高段数学课“引答”教学的策略

(一)学校和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校和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学校要为教师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答”教学,多加开展教学研讨会,让教师之间多加交流,整合出更高效的“引答”教学模式。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引答”的教学方式,注意要找准问题去切入,而不是盲目地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且教师提问时需要把握好问题的尺度,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再者,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多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通过“引答”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提问时注意在知识对比过程中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引起提问,多鼓励学生去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再给予学生正确引导。比如:在数学结合律、交换律这些问题上,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没有思路,不知道用哪些公式去解答,应给予恰当点拨,激发学生去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利用启发式的引答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要注重总结问题,因为数学的知识比较分散,在遇到相似问题上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自主思考并说出其相似处和不同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同时对知识范围进行拓展,在原题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思考出解题方式,这个过程也是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汲取他人好的思维模式并为己所用。

(三)利用情境引答,提问应情境化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情境引答法,为学生创造出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比如“鸡有几条腿?兔子有几条腿?”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贴近生活并且处于生活中。又比如,在教学 “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片给学生创设情景:“熊大熊二一块出去玩,看到小树林里有9只鸡,7只兔,每只鸡2条腿,每只兔子4条腿,然后熊大要了2只鸡带回家,熊二要3只兔子带回家,树林里还剩下几只鸡?几只兔?还剩多少条腿?”这种情境教学引导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解决问题时更轻松高效。在讲解圆、三角形、圆柱体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如水杯等带到课堂上,给予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去领悟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学生拓展更多的解题方式,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中开展“引答”教学方式,通过采用情境引答法、抛出问题引答法,多加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的疑问点重点讲解,注重提问的尺度以及激发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分析、总结,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达成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陈赵寒.小议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20.

猜你喜欢

高段数学课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网红”数学课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