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探究

2020-09-10李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2期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创设

李梅

摘要: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进行数学知识和能力奠基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以科学有序的教学方式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日后在数学学习上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基础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各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性教学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课程教学,而本文则将从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方面,对构建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方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方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2-228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然将深化新课程改革作为重要的责任。但是纵观当前学科课程教学现状,仍有许多不容乐观之处,诸如许多教育工作者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在教学中无法避免“填鸭式”教学,致使课堂常常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无法形成自身的思维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而经过实践探究所得,情境教学法的科学运用,则是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利用游戏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科学的进行知识点讲解,更需要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和心态进行课程参与。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游戏活动渗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式运用的重点。通过设计一个与教材相关具有新颖性、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将原本书面性的教学内容带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更为清晰形象的理解数学知识,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程时,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进而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大卖场”的游戏。首先将课堂布置成商场的形式,让学生自贝一些以供购买的道具,像是笔记本、铅笔盒、橡皮等等,再由教师带入一些其他学生熟悉的实物,进行有小数点的价钱标注,将教室装扮成卖场的形式;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买家或是卖家一方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各备五十元的虚拟现金,选择自己喜欢物品进行购买。最后计算自己的花费,到付款台与“售货员”沟通合算,计算花费和找零。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以趣味的练习巩固课堂所学,这样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效率也会获得相应增强。

二、通过图画情境,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图画情境是教师在开展情境创设时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以往的图画教学中,由于技术的限制和时间、空间的限制,往往只是运用教材中所自带的图画进行情境创设,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多媒体设备在学校教室中的普及,给当前 的课堂图画情境创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其突破时间与空间的优势,可以将网络上丰富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带入到课堂,以充分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同时给与学生以动态化的学习体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其性质,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准备活动中,去网络上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像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和实物,如窗户、对联、电扇空调等等,将其图片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带入到课堂,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轴对称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除了课外资源的带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将其中设计轴对称图形变化的内容,以自制动画视频的方式,使其运动变换起来,让学生在轴对称图形的全面展示过程中,可以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的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行辨认。通过这一方式,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

三、借助趣味问题,引发学生数学思考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许可,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严重忽视学生自身思维思考,极大的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作为新时代教师应注重对这一教学问题进行优化,重视起课堂中学生的思考,为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从具体的例子出发,在深切把握學生思维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适时的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样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也能获得锻炼提升。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幼儿园现有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的几个苹果?从简单且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回答。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问题提出,让学生试着将一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思考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用一个数值来表达?在学生的探究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分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从问题出发探究整体“1”的分割应怎样表示。通过这一趣味的方式,学生的思维思考得到一定锻炼,教师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也能获得更好的开展,分数的表示成为了全体学生的迫切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让学生带着这一心理进行课程参与,课堂教学效率也将能获得进一步提高。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特点,科学合理的创设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更为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教师应清醒认识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探究更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境教学方法,以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获得持续性提升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进忠.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策略思考[J].家长,2019(28):141.

[2]孙凤鸣.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4):115.

猜你喜欢

轴对称图形创设
创设未来
《轴对称》巩固练习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轴对称”复习点睛
分图形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