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诗歌的责任担当

2020-09-10程应峰

阅读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瘟神抗疫责任

程应峰

所谓责任担当,于诗人而言,就是直面现状,拿起笔来,汇聚和弘扬正能量。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抗疫大环境下,诗人们纷纷从多视角书写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可以说,面对疫情,抗疫诗歌大多讴歌了人性的光芒、品格的力量,积极作为的人生状态、蓬勃向上的生命张力。

古人云:“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带着温暖和爱,书写抗疫诗歌,以特殊的情感符号抗疫,既是作为诗人的担当,也标志着诗人和诗的存在。这样的时候,诗人和诗,站在时代的前沿,重现生活的真实,彰显责任的份量,负起担当的勇气。

吉狄马加在《死神与我们的速度谁更快》一诗中,饱含深情地赞扬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们,富有激情地凸显了抗疫必胜的信心,真实再现了面对疫情,执著坚守、同心共担人类命运的场景。梁平在《与万物和解》中写道:“英雄与人民/都有同构的身躯和骨骼/一个生命倒下,所有活着的人/伤痛扎得更深、更狠。”通过生死交汇后的深切反思,体悟出更真切、更深层次的生命痛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许多无名作者、有担当的诗歌在疫情汹涌时应运而生。潘逢燕在她的诗中这样写道:“我们能持有的,这最后的底牌/握在每个人手里,紧贴着呼吸/气息里有随着数据同步跳动的频率/有一致的热泪与祈祷……最深层的呼吸一直安然无恙/与大地母亲贴合,与蓝天白云相依/厚重,底气十足/每呼吸一次都靠近春天一步。”在口罩里呼吸,或是在隔离的空间里,倾听空寂的街道和立春后的阳光,是多么逼仄的一件事情。好在,我们依然呼吸着,依然可以目睹阳光倾泻,惟有彼此珍重,才更有可能好好地走下去。“从自我出发,从心的醒悟出发/从志愿者的彩虹接过霞光/从白衣天使的誓言接过火烛/从火神山雷神山飞速竣工护卫百姓安康的神奇里接过斗志/紧接着,我们深信/立春后,阳光就会洒满大地。”

杨忠庆有一首《医生吃了豹子胆》:“医生吃了豹子胆/竟敢和冠状病毒扳手腕/鼓足了勇气铆足了劲/一扳就是几十天//护士吃了壮腰丸/整天和那恶魔对着干/为了别人的健康/就不怕自己被感染//而我,什么都没吃/岁月静好/家里面/等到云开雾散时/锣鼓喧天迎君还。”短短几行诗,便将医务工作者为了他人的健康安宁,扛责任、敢担当,舍身忘死、无私奉献的姿态,别无二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冬末春初的一场战役》中,我也这样写过:“面对降临人类的巨大灾难/隔离的,是时间空间/隔不开的,是人与人之间/最暖心的鼓励和默许/帮扶隔离者,关爱隔离者/又何尝不是在帮扶和关爱自己//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次冰冷的/必须有人付出温度的战役/是干部,是党员/都像防病毒口罩一样/义无反顾地在特殊的岗位阻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带着拯救的心逆行,以志愿的心态站在第一线,是作为共产党人特有的责任担当的姿态。

忽地想起了《七律·送瘟神》二首。其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6月30日阅读《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夜不成寐写下的诗歌。

在主席看来,血吸虫所毁灭的生命,或甚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蹂躏。主席写下的这两首诗,字里行间,融汇着理想与现实、科学与神话,既有对旧时代人民苦难生活的叹息,又有为新时代人民壮举的喝彩。给中国人注入了战胜瘟神、战胜邪恶、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既是革命浪漫主义杰作,又是有责任有担当的抗疫诗歌杰作。

抗疫诗歌,闪现着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诗人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思考,只为人类能摆脱不期而来的厄运。是的,诗歌,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纯粹的又是复杂的,抗疫诗歌更是如此。它承载着疫情带来的重压,在重压下,它脱胎出来,成为抚慰人类创伤的一剂独特的、有效的良药。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瘟神抗疫责任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战瘟神
赞抗疫工作者
大疫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